蒙恬(1 / 1)

蒙恬(?-前210),秦始皇时期的着名将领。祖先本来是齐国人,后在祖父那一代迁至秦国,并为秦王室效力。其父为秦统一中原立过大功,他自己也曾多次立功,深受秦始皇宠爱。为防止匈奴的侵扰,他北筑长城,戍守边疆,功在不朽。但最终被赵高矫旨害死。

将门虎子大秦名将

蒙恬年少之时曾学狱法,后为狱官,并负责掌管有关文件和狱讼档案。公元前221年,蒙恬被秦始皇封为将军,开始了他的军事生涯,后来因为破齐立功升任内史,其弟蒙毅也位至上卿,从此他的才华开始得到秦始皇的真正认可。

当时,六国被灭天下一统于秦,中原的战事虽然沉寂,但秦朝北部边疆却仍然没有安宁。战国时经常袭击燕、赵、秦三国的北方少数民族匈奴,依然对秦朝北部边境构成着严重的威胁。公元前215年,蒙恬奉秦始皇之命,率军30万北上反击匈奴。匈奴是我国北方的一个古老民族,他们主要从事游牧生产,强悍勇猛,以骑射着称。蒙恬针对匈奴军队作战的特点,采取了非常审慎的态度和正确的作战方针。首先以强大攻势挫敌凶焰,抢占要地,控制边塞;然后筑城固守,以主待客,以守制攻。通过一系列的军事行动和手段,最终收复河南地区(今内蒙古河套地区),匈奴因受到秦军的沉重打击,北走遥遥,民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蒙恬从此威震匈奴。秦始皇又命他将原来的秦、赵、燕三段长城联为一体,利用地形,设立关塞。长城西起临洮,东迄辽东,延绵万余里,对防御北方的匈奴骚扰起了积极作用。

此后,蒙恬一直领兵驻扎在上郡,对边防开始治理。经过十多年的努力,这一地区经济开始由原来的牧业渐渐转变为农牧业,这些卓有成效地治理使蒙恬深得始皇的信任。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始皇长子扶苏因谏说“坑儒”一事,被贬至上郡,监蒙恬军。

蒙恬的弟弟蒙毅因善于谋划,受到始皇的格外宠信,后来官至上卿。始皇外出,蒙毅陪同与始皇共乘一车,在朝时又侍从始皇的左右。蒙氏兄弟二人,一个负责对外军事,一个谋划国内政事,在当时有“忠信为国”的美名。

蒙毅法治严明,从不偏袒私己,从不畏惧权贵,满朝文武,无人敢与争锋。一次,内侍赵高犯有大罪,蒙毅依法判其死罪,后被秦始皇赦免了。但从此时起,蒙氏兄弟便成了赵高的眼中钉、肉中刺。

奸臣作逆兄弟受诛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巡游会稽途中患病,于是派身边的蒙毅去祭祀山川祈福,以求龙体早日康复。不久,秦始皇病死,死讯被封锁。中车府令赵高这时得宠于公子胡亥,为了一己之私欲,于是联合了宰相李斯,矫诏立胡亥为太子。胡亥即位,便遣使者以捏造的罪名赐公子扶苏、蒙恬死。扶苏自杀,蒙恬不服,要求面见二世胡亥。使者把蒙恬交给了官吏,派李斯舍人来代替蒙恬掌兵,囚禁蒙恬于阳周。

其实胡亥并没有杀蒙恬之心,准备要放了他,但赵高却早已恨透蒙氏,唯恐蒙氏再次受宠任事,执意要消灭蒙氏。于是,散布谣言,说在始皇准备立太子之时,蒙毅曾在始皇面前毁谤胡亥,胡亥于是又囚禁了蒙毅。子婴力谏,认为不可诛杀蒙氏兄弟。胡亥不听,杀了蒙毅。又派人前往阳周去杀蒙恬。

使者对蒙恬说:“你罪过太多,况且蒙毅已死,按法当连坐于你。”蒙恬说:“自我先人直到子孙,为秦国出生入死已有三代。我蒙家对君王忠心无二,如今却反遭斩杀,这一定是有邪臣作逆谋乱、内部倾轧的缘故。周成王犯了错误而能改过自新,终于使周朝昌盛;商纣诛杀王叔比干而不后悔,最终身死国亡。所以我认为犯了过错可以改正,听从劝谏可以觉醒,反复考虑是圣君治国的法则。如今我说这些,并不是求皇上赦免,而是希望陛下为天下万民着想,不要为奸臣所利用。”使者说:“我也只是奉命而来,实在,不敢把将军的话传报皇上。”蒙恬喟然长叹道:“我怎么得罪了上天?竟无罪而被处死?”沉默良久,又说:“我的罪过本该受死啦,起临洮,到辽东筑长城,挖沟渠一万余里,这其间不可能没挖断地脉,这便是我的罪过呀!”于是吞药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