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乾隆年间,江苏常州有一对姓叶的兄弟赴往巴陵一带游玩。这兄弟二人皆有林泉之癖,因见楚地风光迥异江南,而景色之妙,别有胜场,直似到了天堂一般,每日便尽情流连在那荆山楚水间,寻幽探胜,陶然忘返。
一日,兄弟二人沿湖观览,遥见远方有山,其势甚高,正宜俯瞰洞庭。二人大喜,当即换上一身便于爬山的轻装,带了干粮、水囊,以及防身的弓箭,望那远山行去。
常言道“望山跑死马”,看似山近,路程往往实远,奔行半日,发现尚须穿过一片森林。二人都是心志坚毅之辈,丝毫不以为苦,打定主意,若日内不能赶到,不妨露宿一宵,明日再走,总之不登山顶绝不罢休。
一路上人迹罕见,林子中常有不知名的怪鸟、虫兽扑簌而过,继而万籁俱寂,忽闻一片密集的“嘶嘶”声响自前方传来,好像米筛快速摇动着筛米所发的声音。二人对视一眼,都是一般的心思:“林中突现怪声,多半不会是好事。”弟弟身手轻捷,觑准棵大树,两三步爬上丈高,往那声音来路一看,脸色遽变,忙低声招呼哥哥:“快上树!是万蛇过境!”
哥哥一听,“噌”地跳上另一棵树,手脚并用,爬得比弟弟更高。这时鼻端嗅到一股浓浓的腥气,透过枝叶向下一看,只见青黑白赤,五色斑斓,数不清的长短蛇虫你挨我挤,一层叠一层,仿佛江中大潮般汹涌而来。两人看得头晕目眩,又为那毒气腥风所激,胸腹间烦恶欲呕,几乎跌下树去。
蛇这种动物,通常没有迁徙习惯,如此大规模行动,必然有因。兄弟俩多知方物,不由得猜测,难道是地震发生的前兆?
正在惊疑不定之际,蛇群游走如飞,顷刻间尽数过完,留下遍地毒涎,在日光下晶莹闪亮。
二人心脏兀自扑扑直跳,不敢立刻下树。又等了一阵,再无异状,弟弟从对面树上打了个招呼,就要往下溜去。哥哥眼尖,遥见远处黑影耸动,忙出声阻止,伸手向前方一指,弟弟循指望去,只见一个四四方方的古怪东西,从那群蛇的来路蠕蠕而出。
兄弟俩起初还当来的是野猪之类,待那东西靠近,看得真切,大吃一惊:原来此物竟没有眼睛,也没有耳朵、鼻子,更没有尾巴,似乎也没有腿脚,甚至看不出头和身子的区别,整个身体囫囵一团,活像一坨四方形、会移动的肉。其所经之地,翠绿的灌木丛骤然调萎,枝叶尽皆枯落。
二人从未见过模样这等怪异的生物。哥哥博闻强记,想起古人笔记里的“太岁”、《山海经》中的“帝江”之类传说之物,未敢轻举妄动。弟弟却好事的多,悄悄摘下背上弓箭,一箭射在怪物身上,那怪物却似一无所觉,带着箭矢蠕动而去了。
哥哥压着嗓子呼道:“你干什么?休要莽撞!”弟弟眼睛直直盯着怪物,脸上全是兴奋的神采,根本没听见哥哥的呼声,“刷”地滑下树来,拔箭在手,追到怪物身后,举弓便射。
箭支尚未离弦,弟弟一声不吭,仆倒在地,就此一动不动了。哥哥大惊,再也顾不得危险,忙下树去看时,那怪物已不知去向,而弟弟的身体,从衣服皮肉到骨骸,如沸水沃雪,迅速融化,顷刻之间,整个人竟完完全全消解成了一滩黑水,渗入泥土,什么都没剩下。
外地人被化成黑水的消息,随着哥哥疯狂地奔走,在洞庭湖畔流传开来。官府当然也接到了申诉,其实很多年前,当地就已发生过多起类似案件,只为那杀人的怪物着实难以对付,官府几次捕杀不得,反而折损了许多人手,无可奈何,只得出榜诫民,禁止行人涉足那片丛林,林子附近的人家也都迁到了别处。而多年过去,官府在路口立下的警戒石碑,已经损坏,叶氏兄弟贪于赶路,未加留意,又不曾细细查问,终于酿成惨祸。
现任知县大老爷是个嫉恶如仇的火爆脾气,翻过案卷,见了葬送在那怪物毒吻之下的累累人命,勃然大怒,虎狼当道,岂可一味纵容?他决意铲除此祸,立即派下人手,走访知情的耆宿,请教方略。
一连问了多天,毫无结果,没人知道那怪物究竟是什么东西,只因它最喜以蛇为食,民间便唤它作“蛇王”。这东西没有眼睛鼻子,但生有嘴巴,遇到巨蟒毒蛇,只要张口一吸,蛇身立即化成一道水箭,被那怪物吸入腹中,再厉害的蛇虫也不能抵御。加上它周身奇毒无比,所过之处,草木尽枯,若与之对敌,远攻固然不可,近身更是死路一条。
县老爷大为烦恼,怪物再毒,总是畜类,难道咱们连一只畜生也对付不了?这要是传出去,咱们颜面何存?
这天,差役来报,说衙门外来了个老渔翁,自称有捉拿蛇王之策,要面呈大老爷。知县大喜,忙肃入请教。那老渔翁道:“草民也久有除杀此怪之念,只是草民家贫,无力置办所需之物。”
知县道:“老丈需要置办什么,但说无妨,看看本县有没有能力办到?”
老渔翁道:“大老爷自然办得到,草民只要长竿两根,面馒头五百个,必可除掉蛇王。”
知县原以为此老需索的定会是些稀奇古怪的工具,没想到只是竹竿子和面馒头,这当然好办,隔天便准备停当,由老渔翁带着差役和一队乡勇猎户,摸进那片被视作禁地的密林。
蛇王并不容易找,好在队伍里经验丰富的猎手很多,经过几天的摸索,终于发现了踪迹。
一行人循迹悄悄靠近,远远见一只像柜子般四方形的东西静静趴在土穴之外,老渔翁打了个手势,告诉众人,这就是要找的怪物。
那蛇王大约是因为没有天敌的缘故,警惕性不高,丝毫没有察觉人类接近,但众人深知此物剧毒无比,谁都不敢大意。一个猎人按照早先部署的计划,手执带有铁叉的长竿,扦起一个馒头,慢慢伸向蛇王。蛇王终于发觉了,只见它方形身体上裂开一口,馒头立即变黑,化成泥状,淋漓落地。这时另一根长竿又伸了过去,趁蛇王注意力转移之际,将先前的竿子迅速收回,众人一看,竿头铁叉竟然微有融化迹象,不禁骇然。
两根长竿你来我往,交替送上馒头,起初蛇王一吸,馒头立刻软化成黑泥;渐渐地,蛇王越吸越慢,馒头颜色由黑而黄,不再融化。待到收回来的馒头色白无异时,老渔翁叫道:“怪物力气已竭,大伙儿上啊!”当先跃起,手牵绳网,兜头向蛇王一罩,蛇王慢慢动了几动,便再也无力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