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昌英

探索思考

《孟子》中有言: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生活中,爱美的方式有很多,爱美之人颂扬美的方式也有很多,或吟诗作画,或谱曲写词。而袁昌英女士选择用大美汉字歌颂“美”、分享“美”,不得不说是一篇令人陶醉的经典美文。

阅读批注

我生平最爱美,人造美与自然美于我均是同样宝贵。1人造美中如小巧玲珑的器皿,特是我所珍惜。偶尔得着一件香色俱古,或摩登得有趣,而形式极佳的瓷器或玉器,我可以饮食俱废,浓情蜜意的把玩几天,然后藏之宝库,不时取出爱抚。若是一旦得到一本装璜美印刷美而内容尤美的书,那我真会乐以忘忧,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1 开门见山,确定基调

文章开篇,作者用“生平”“最”等字眼表露了自己爱美的年限之久和程度之深。另外,对作者而言,无论哪种美都是“同样宝贵”的。此句自然而然地开启了全文,并引出了下文对“人造美”的论述——无论是器皿还是书籍,只要“美”,作者便会情不自禁地为之手舞足蹈。

自然美中,大者如高山之峻拔,巨川之洪流,常使我的性灵异样震撼:峻拔如给我以纬的提高,洪流如予我以经的扩大。小者如一朵娇艳鹅黄的蔷薇花,可以使我颠倒终日,如醉如梦的狂喜,仿佛宇宙的精华与美梦都结晶在它身上;一只伶俐活泼的翠鸟,相遇于溪畔枝头,可令我雀跃三丈,宛然它那翠得似在动颤的颜色与那再完美也没有的形体拽引了我性灵深处的一线灵机,使我浑然相与为乐,忘乎物我之异了。2

2 语言优美,一气呵成

整段文字,作者都在谈“自然美”,峻拔高山、洪流巨川、娇艳花朵、伶俐小鸟都让作者爱得深沉。为了表达自己爱美的程度之深,作者没有平铺直叙,而是使用了若干短语把情感轰轰烈烈地表达出来,如“性灵异样震撼”“使我颠倒终日”“如醉如梦的狂喜”“令我雀跃三丈”……这些短语本身就是美的代名词,读来真是沁人心脾、美不胜收!

可是美的人,才真是我的特好。记得少年时留学英法,每见一个碧眼金发,皮肤红白柔嫩得那样可爱的洋娃娃,一阵阵的热泪会从我的心坎奔放出来,使我觉得一个能够产生这种可爱的生物的地球,实在值得我的敬爱与留恋。3至若一个美丽的女郎,或是一个拔萃的美男子,都于我更有不可抵御的魅力。在这种他或她之前,我的性灵的兴奋,有如朝霞之灿烂,我的心身的慰藉,有似晚天的温柔。即或一旦他或她给我识破了人格上的弱点,我虽一定与之疏远,然而这位子都或西施,在我的心底上,总还留下两分缱绻,三分原宥,因为我觉得生得美的人,应该有这末一点特权的。

3 举例论证

此处,作者列举自己少年时留学英法的事例,生动形象地论证了“美的人,才真是我的特好。”

容貌上的美,对于我的魔力,是如此猛烈而深入。可是天赋特厚,内心优美的人,也是我的崇尚。4。只要他与她不是拒人于千里外的特别狰狞者,我的相善,总是一往情深,一见如故的。我可说是最爱朋友的一个人。我爱与朋友谈心:在那语言笑诨的交流中,我如晒满秋阳的温暖,浑身是舒适;在那披肝沥胆的论争中,我如吸饱冬风的冷削,性灵上特起一番愤发。我也爱与友朋默然对坐或寂然偕行:在那相互嫣然一笑中,或恬然对视的静默中,我宛若窥见世外的消息,神秘的恩情!5朋友之于我,诚如空气之于有肺动物,水之于鱼,不可一日无也。

4 承上启下,层层递进

上文中,作者表达了自己对“容貌美”的留恋。本段作者用两句话巧妙自然地提出了“心灵美”,并点出:心灵美的人,“也是我的崇尚”。

5 排比、比喻

作者用排比句解释自己怎么爱朋友,“爱与朋友谈心”“也爱与友朋默然对坐或寂然偕行”。作者还融合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与朋友相处时或愉悦,或愤发,或惺惺相惜的感觉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出来。

至于那才,情,貌,均臻极峰的人物,一旦相遇为知己,我必视为人中之圣,理想中之理想,梦寐中之妙境,花卉中之芬芳,晚霞中之金幔,午夜中之星月,萦于心,系于神,顷刻不能相忘;屈子之思念怀王,明皇之哀恋贵妃,想亦不过如此之热烈而缠绵!吾痴乎?吾妄乎?斯亦不过爱美特甚,奉美为宗教的心理上的表征耳。6

6 古今结合,升华思想

文章末段,一气呵成的排比、古今融合的语言、典型生动的事例,把作者对“才,情,貌,均臻极峰的人物”的喜爱表达到了极致。读本段,读者不仅能感受到作者思想的升华,更能体会作者对语言文字运用之娴熟之美妙,令人大呼过瘾。

阅读赏析

袁昌英女士(1894—1973),教授、作家,曾任教于武汉大学。作为中国首个获得英国硕士学位的女士,作为“珞珈三女杰”之一,袁女士无论在生活中、在讲堂上,都是一副大家闺秀的模样,还带着几分淑女的气质。袁女士非常爱美,首先就是注重自己的容貌穿着。她相信,这是与人交往最基本的礼仪,也是让人心生美感最直接的方式。

袁女士的这篇美文《爱美》,以细腻的笔触、优美的辞藻、优化的结构,写出了对美的赞扬与歌颂,句句感情充沛,发自肺腑。而袁女士在表达对万事万物“美”的喜爱之情时,捧书静读的你,是不是也感到了袁女士的心灵更美呢?大文豪契诃夫曾说:“美不应当只美在天然上,还应该美在灵魂上。”而博览群书、学贯古今的袁女士不仅美在了天然上,更美在了灵魂上。

世界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缺少一颗发现美的心灵。其实美无处不在,只要心中有爱,眼中有光,世间万象皆美好!

阅读延伸

1.通读全文,分析文章的写作结构,并说说如此谋篇布局的好处。

2.本文对修辞手法的运用极为巧妙,除画线部分外,请再找出几处加以分析吧!

3.百年来,武汉大学群贤毕至,人才辈出。“珞珈三女杰”袁昌英、苏雪林、凌叔华三位女作家榜上有名。如感兴趣,可阅读其作品,对她们有更多的认识和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