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桂玲[1](1 / 1)

【印象】 朗健大姐朱桂玲

贺春兰

第一次广西之行,差点因为贪恋繁茂的绿植而错过与她的相遇。众人口中的她,是广西民办教育行业当仁不让的女老大。45岁毅然从公办机构下海,她与两位合作者一起,背水一战,成就了今日广西最大的民办高校——广西外国语学院。谈起她的做事风格,有人用“柔中有刚,刚中有柔”来形容,还有人用“雷厉风行,风风火火”来评价。

我对她的兴趣,源于她和另外两位小她不多的男性董事长的成功合作,我想知道,这个合作中的舵手是什么样子。

刚下车便迎来她扑面而来的热情。虽然还在病中,但她的精神却丝毫未减,拉着我的手走进校园,兴奋地分享着自己学校的一切。“擦了点粉才出来的,这边的男同志可不要听哦!”她有些俏皮地说。

和优秀学生家长联合创业,和合伙人喝酒解决矛盾,天生乐观让她谈笑风生中讲起的创业故事多了几份机运与诙谐。

十年前,南宁一所中学有这样两个优秀的少年,他们都是年级佼佼者,成绩也是你追我赶。“妈妈,每次都是我和我们班上那个小孩在争第一!”“好,我去看看,这小孩的家长是谁?”他们的父母由此相识。这两个少年正是朱桂玲董事长的女儿韦茜,黄超香副董事长的儿子黄达。随后,两位父母萌生自主办学的念头,找到另一位教育工作者,如今的副董事长黄灿。荒原建学校的创业经历由此开始。

问起最感兴趣的合作问题,她爽朗地笑了,半开玩笑讲自己的女性智慧。“当然有矛盾啦!体力上我又斗不过他们。有矛盾的时候我就拉他们去喝酒,把他们灌醉。然后打电话让他们的老婆开车把他们带走。”“你喝吗?”“我也喝,我装醉,哈哈哈!”

但是,对待工作,她永远保持纪律严格。

由三个董事长为中心组成的管理班子,刚成立就约法三章,首先就是,亲人不得干涉学校管理工作。每周的董事会,大家一起商量决策,确认经济支出,一齐签字。

由多位热爱教育教学的校长们组成的教学班子,负责学院的教学课程问题。管理队伍只有建议,没有决策权。“好,我们回去商量一下,再决定是否采纳您的意见。”朱董的包容与尊重,给教学队伍足够的自主空间。即使她自己对教学有想法,先得到的也是这样的回复。

说起近日即将成立的广西民办教育协会,她难掩激动与兴奋:“我们终于有‘家’啦!一个人没有了家,没有了国,那他是什么,叫花子!你看看我们,终于有‘家’了!”对于小她多岁而担任会长的肖开宁,她特别表示支持,“我现在老了,民办教育协会成立,该让年轻有为的人当会长,我在台下给你们鼓掌去!”虽然年近六十,依然活力不减,“联合会员募捐,支持1000个广西贫困学生入学”,是朱董想为协会添的第一把彩。

健朗、热情、包容、魅力……初次与她相谈,我脑中不断涌现新的形容词。

业已入夜,本以为故事要终止,却无意间听到她老父亲的故事,发现其背后的精神源头。老前辈是朱熹后人,也是一名教师,家里挂着朱子家训,他也常对子女强调要向上向善。在朱董困难时,老人固执地想为家乡农村捐一所学校,说:“建不好一个学校,我死都不瞑目!”女儿终随了老父亲的心愿。几年后父亲离世,遗嘱就是把自己所有积蓄在学校设立奖学金,让更多娃们能上得起学。而她秉承遗嘱代管至今……到此时,每位听者的鼻头都不禁有些酸。

我眼中的大姐,魅力四射。

(写于2013年12月14日,见贺春兰搜狐博客。)

[1] 朱桂玲,从1993年创办广西大学第二幼儿园优教部(全区第一所双语幼儿园)开始,到2001年,创办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于一体的南宁市东方外国语学校。2004年创办广西外国语学院,现任广西外国语学院董事长。 2011年4月,经教育部下文批准同意将广西东方外语职业学院升格为本科高校并更名为广西外国语学院。学院占地面积154公顷,校舍面积33万多平方米,全日制在校生14000多人。目前开设有泰、越、柬、缅、印尼、老挝、英、法、西班牙、韩、日、汉等多个语种及各类本、专科专业数十个,涵盖了文学、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工学五大学科门类,是广西外语专业人数最多、语种最多的外语类本科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