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写作的日益普及为中国的教师教育和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拓展的空间,有危险,也有希望。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移动技术,充分利用在线写作,为新时代的教师之教和学生之学注入新的活力。教师与学生在线写作的交往和互动对传统的教育关系是一个有益的补充,我们可以通过在线写作进行更多的思想交流和情感交流,虽然这种新的形式不可能取代面对面的身体在场的具身化交往,但它却开通了新的交流渠道。教师的工作是需要经常的反思和总结的,通过在线写作,教师之间可以很快进行沟通,相互交流自己的教学心得。写作即反思,写作也是研究,研究型教师可以通过在线写作养成。
教师之教需要理论的自觉,而不仅仅是经验的积累。教师在线写作的过程不仅仅是教育叙事,还包括了很多理论思考,在线写作的过程也是一个理论化的过程,在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在线写作交流过程就会不断激发各自的教育理论思考,为更好的教奠定理论的基础。写作是最好的一种反思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教育,我们需要利用在线写作来进行思想的游戏,开阔我们的思路和视野,为优秀的教、卓越的教养成自己的意识品质。
以前教师的教后记(授课心得)、教育自传、日记和札记,还有教育笔记都可以通过在线写作的方式获得交流,彼此共享。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优秀的学习者。终身学习的观念和学习型社会首先要在教师这里实现。在线写作、在线交流、在线互动就是一种极好的学习方式。我的授课心得和教育自传可能对其他教师带来新的理解和洞见,我的读书笔记或教育笔记也会激发其他教师的灵感,从而更好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这是一个新的教师共同体的空间,可以不断扩大,从校级到省,到国,甚至是国际教师共同体。在线写作可以形成一个新的教师村,在这里可以进行跨校,甚至跨国交际。
在线写作也使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多了虚拟交流的空间,可以弥补课堂和课下教师与学生交流的不足,还可以形成不同的学习小组、研讨班、读书小组,甚至兴趣小组,通过在线写作的方式彼此交流,分享学习的快乐。特别是在线写作为教师和学生家长的沟通提供了新的平台,及时了解学生父母的情况、家庭情况,从而更好地教育孩子。教师之教与“替代父母关系”的整合也可以通过在线写作拉近学校和家庭的距离,使家长也参与到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教育思考。
在中国,首都师范大学的宁虹教授带领他的学术团队进行了多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成果之一就是“教师发展学校”。在国际“院校合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背景下诞生了“教师发展学校”(TDS),在此基础上诞生了教师发展网络协作社区(U-TDS)。从E-TDS到U-TDS代表了从E时代向U时代的无所不在、无所不包、无所不能的网络服务演化。推动大学和中小学合作进入到一个新时代——“教师新时代”。E-learning是基于互联网平台技术,学习者通过计算机上网在线学习或网络化学习。U-learning则基于无线宽带技术与移动通信技术、识别定位技术的“移动学习”。[1]U-TDS(教师发展网络协作社区)就是在线写作的实践尝试,将最新的技术应用于教师专业发展,使传统的教育网络服务化,这是当代教育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宁虹教授以理论在先的态度,勇于实践,以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一个简单的教育命题“教育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种“移动学习”改变了以往的一些观念,如固定的学习场所,固定的教师,固定的学生,移动的时代,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进入某些虚拟空间,进入学习状态,学习真的无处不在。毫无疑问,传统的课堂教学会继续存在下去,面对面的授课依然是当代教育的主要方式,但移动学习也会使学习更加灵活,更有趣味,更具动感。
范梅南在他的论文中讨论了在线写作的忧虑以及一些潜在的危险,它的确会产生许多消极的意义,如关于隐私、隐秘和亲密的公开化。我们在充分考虑在线写作的可能危险的同时,也要学习利用当代的最新技术,使教育和技术真正地结合起来,不是单纯的技术,而是技术的艺术化使教育变得更加生动。
教师发展网络协作社区还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可以有教师-教师网络协作、教师-学生网络协作、教师-家长网络协作、阅读教育经典网络协作、教育问题网络论坛、教育笔记网络社区,通过网络学习和移动学习,彼此讨论,彼此沟通,共同创造一个以学生为兴趣中心的网络教育联盟,以弥补传统教育的沟通不足,联系松散,使孩子们的全部生活真正受到父母和教师的关注。在线写作现象学就是探讨未来的这种网络、移动形式的生活体验写作。在线写作融入教育生活之中,必将成为一种新的教育自然。在线写作是教师发展的新的生长点,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生长点,促进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促进教师发展。
[1] 胡萨、宁虹:《做正确的事:U时代的教师专业发展理念——教师发展学校走进U时代》.载《中国教师》,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