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子时代和网络时代的迅速发展,传统的写作方式逐渐被在线写作所取代,用来写作的不再是纸和笔,而是计算机、键盘和鼠标,甚至是无线通信技术、移动技术,写作多出了一个网络空间,而网络空间又可以是多维的,超文本的。虚拟空间和真实的物理空间并存。纸和墨变成了电脑中刻在磁盘上的电子数据。传统的写作体验依然存在,但在线的写作体验更能引起人的好奇。范梅南在2007年到2010年这四年间对在线写作体验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心。在这四年间,他写下了论文《Momus技术的教育学:脸书,隐私和在线亲密》《论隐秘的、隐藏的和Momus技术的教育学》《在线写作空间现象学》《在线写作关系教育学》。在这之前,范梅南在《生活体验研究——人文科学视野中的教育学》中曾经探讨过解释现象学的写作,在《黑暗中的写作》中讨论过写作现象学。对于在线写作体验,他提的问题是:隐秘的教育学是什么?在在线写作中,隐私、秘密、亲密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在线写作这种文本交流方式出现了离身化(disembodiment)现象,而两个人或多个人在一起的面对面交流则有明显的具身化(embodiment)现象。人们在这种虚拟空间中人际关系发生了许多变化,双方的身体消失了,没有表情和身体的种种微妙变化。计算机屏幕的空间依然能保持虚拟的亲密性,但毕竟很遥远。真实的千里之外变成了虚拟的近在咫尺。文本的空间,计算机屏幕的空间是在这儿和那儿之间的某个非物理空间。数字化写作,隐私越来越成为脆弱的观念。因为太多私人性的东西迅速公开化。
范梅南在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组织了国际在线研讨班,他们只通过在屏幕上的写作和阅读来进行相互交流。写作的领域是多空间的,如书桌、办公室、思想、文字、文本空间、网络空间等。他们怎样发展出他者认同感?研讨班学生来自许多国家。教师让他们描述写作空间,他们都描述直接的物理空间。他们让学生反思在线现象学研讨班自身的本性,仅仅是屏幕上的单词就带来一种亲密感。我在线写作,但我到底在哪儿?真实的生活与虚拟的生活。拿起一本书,打开,坐下来阅读,打开电脑,打开一个空文档,开始打字,所有这些都有物理空间身体的调整,但这个虚拟空间超出了身体的运动。我们享受时间的体验,将自己向文本唤醒的世界开放,可能文本空间的体验意义就在于“打开”。[1]
在线写作中,在线文本不是手写的,没有书法的性格特征,它是打字。电脑打字除去了手写单词的视觉独特性,表现不出个人性情、品质,呈现的只是印刷体。写作的时刻和说的时刻不同。我们一边写,一边修改。重写时,我们可以检查语义价值、澄清意义,我们可以品味音调,我们检测对想象读者的影响。我们可反复回到文本,从黑暗中探寻意义。
在课堂上,我从未体验客观的说,但当我的文字客观地显现在屏幕上,我的名字和写作好像和我分开了。在线写作时,我可以宁静地思考,也体验到了在线文本的陌生。文本一发表,它就有了自己的生命。网络空间,在线,我们成了另一世界的居民?我们成了数字化的移民?我们只通过在线写作来认识他人,不受视觉、口语和声音的物理呈现。我们没有目光交流,我们被单词、文本所感动。在线,我们无法对另一个人身体的出现、声音和姿势进行前反思的隐性的理解。我们只是通过文本认识他人。文本和面孔很难调和。我们感受到他者性,语词的特殊选择,写作呈现的风格和情调,其他都归于想象。以这种方式,在线写作迫使我们进入一种纯粹关系的模式,我们通过文本感受到他者。如果你面对面看到一个人,你会以不同的方式阅读他的文本。[2]
写作的空间有着不同的时间和空间性质。开始写,有一种感觉,我在和研讨班的同学说话;当我沉潜于我的主题,我就忘记了他人。我只是在思考,只是独自地写作。在我写作的时刻,我沉潜于文本的寂静空间,允许自己被时间的缺席拥抱。在这无时间的亲密的空间打开之前,我们必须在某种意义上被召唤。学生通过屏幕上的文字和教师、其他学生、学科内容相遇。当代的写作可以描述为在线写作,数字化的写作包含着更少的实体性,却有更微妙的积淀方式。
对话关系的空间有某种直接的性质。时间和空间的直接性意味着说话者不能抹去说过的话。相反,写作的空间则不同,更具反思性时间-空间性质。在线环境的时间性使写作迅速加快,你一打字,它就在那儿了,甚至被修改。
写作是用语词吸引读者接近或进入文本,使生活的体验直接感觉到,很近,可以认出。学习真正写作的人想体验触及某种东西,想和人的洞见相遇,与真理相遇。在线计算机技术强化了写作现象学,它们加速,吸引我们到写作体验的虚拟世界。[3]
范梅南在论文《Momus技术的教育学:脸书,隐私和在线亲密》《论隐秘的、隐藏的和Momus技术的教育学》《在线写作空间现象学》《在线写作关系教育学》中讨论了在线写作使私人性公开化,出现了某种秘密或隐秘的危机。新的表达技术,如脸书、MySpace和博客,移动通信技术就像古希腊神话中的Momus窗口,将最内在的思想让所有人看到。隐秘的教育学是什么?孩子生活中的秘密在自我认同和自治的发展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另外,还有社会关系的亲密和距离方面都有其不可忽视的价值。教育应该关注,新的表达技术对秘密和亲密的表达可能产生不同的意义。移动技术和社交网络使以前的秘密公开化,以前有深度的最内在的东西向所有人公开。
日常心理学专注于Momus将内在生活概念化为一种空间,位于人的胸部或心中。如果技术允许,这个空间可以被打开,就像神话故事中所描述的那样。保守秘密就是保护内在的空间不被Momus看到。在古希腊神话中,Momus也是作家和诗人的守护神,而作家和诗人凝视的核心就是内在秘密的隐藏处。小说中的故事就是对内在秘密的叙事探索。孩子们渴望亲密,渴望归属。对自我或他者的内在性的迷恋养育了亲密,这种内在生活的外在化要有私人的保护。在新的社交网络技术中,这种私人性岌岌可危。这些新技术就像古希腊神话中的Momus窗口一样,可以达到他者最隐秘的内心。对私人内在价值的摧毁,年轻人不再珍惜以前的隐私。在数字时代的生活中,隐私的意义会发生改变。网上发信息,不可能有眼神、姿势、语调、表情、专注感和身体的微妙变化。社交网络和移动技术对孩子们很有吸引力,Momus技术让人感觉很亲近。以前的日记是秘密的,现在的日记放在了网上,如博客,让所有的朋友读。[4]
数字化亲密的吸引力和本性是什么?社交网络和视频分享网站,如Facebook, MySpace, Second Life, Share Your Dream和YouTube可以用于不同目的。教师可以利用社交网络创造虚拟的教室,补充他们的教学。研究生研讨班利用Facebook作为方便的网络平台发表和讨论。数字关系的亲密与面对面,身体在场的交往和关系有什么不同?他们体验隐私与他们的长辈不同,或许他们不需要隐私,或许有不同的隐私感。他们在对认同做实验。他们制作文本、图片、视频和照片,不太反思他们是谁。社交网络写作,发信息和移动电话,以及其他的通信技术经常缩略、密码化,缺乏深度。具有讽刺意义的是,这种肤浅的在线交流也能给参与者带来深度感和某种形式的亲密。[5]
在线写作创造了一种文本的亲密。交往语言省略化、密码化,变得无差异。对于那些害羞、不善言谈的人,移动电话的短信交往在心理上吸引他们,因为它不需要扩展的对话。文本交往可以不要太亲密,又可以与朋友和熟人交往。
文本交往的体验是一种远距离的亲密。当计算机和无线技术克服了物理距离,他们没有必要太亲密。文本的亲密被体验为非决定性的亲密。数字化亲密的现象学,它与非数字化亲密有什么不同。它是通过文本实现的远距离的亲密。仅仅通过屏幕上的文字交往有一种亲密的神秘感。从一种奇特的意义上说,语言本身已经是交往。我在给某人写邮件时,我可能体验到开放性。另外,文本的亲密有益于反思。写作的时候,我会选择语词,品味语调,感受情感的亲密和微妙的唤醒作用,而面对面的交往达不到这种效果。在给一个朋友网上写作时,有时我们忘记了在给某人写信。在线亲密的感觉是与自我的亲密,我们被自己的文字感动,仿佛它们来自于外面,这是文本的幸福感。面对面的口语交流难以产生这样的有深度的文本快乐。
范梅南在论文中谈到,一个没有秘密的人,就像没有秘密的生活,毫无生趣。孤独的时候,我可能体验与最内在的东西的亲密,最终隐秘的神秘。与我们秘密部分的亲密,我们渴望亲密、深度的友谊或爱的**。我们可以将隐秘视为绝对的独一无二性,绝对的神秘。绝对的隐秘是所有欲望的源泉,它使人热爱生活,分享和保守秘密成为可能。它可以让我们体验内在的对他者的爱欲,和对生活本身的爱欲。
范梅南说,现象学是对隐秘的研究。隐秘的意义问题不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当亲密暴露在白日的理性之光下,神秘也就消失了,亲密也变得不可把握。年轻人应珍惜和尊重隐秘,并不是一定要知道秘密的源泉。相反,年轻人应该学会,人生秘密的意义永远不可能被完全理解。技术的冲动要抛弃隐秘,贬低隐秘,使我们的亲密和人际关系肤浅化。[6]
[1] Max van Manen&Catherine Adams.The Phenomenology of Space In Writing Online. Educational Philosophy and Theory. Blackwell Publishing, Vol.41,No.1, 2009.
[2] Embodiment, Virtual Space, Temporality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in Online Writing . By Catherine Adams and Max van Manen. College Quarterly Fall, Volume 9,Number 4,2006.
[3] Max van Manen & Catherine Adams.The Pedagogy of Relation in Online Writing.The Sixth Annual Hawa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Honolulu, January 5-8th, 2008.
[4] On the Pedagogy of Secrecy, the Hidden, and Momus Technologies.Presented at the Einstein Forum The Hidden, Cultural and Political Implications of Secrecy Potsdam, Germany, June 12-14th, 2008.
[5] The Pedagogy of Momus Technologies:Facebook,Privacy and Onlinentimacy .QualHealthResOnlineFirst,published on March 24th, 2010.
[6] On the Pedagogy of Secrecy, the Hidden, and Momus Technologies.Presented at the Einstein Forum The Hidden, Cultural and Political Implications of Secrecy Potsdam, Germany, June 12-14th,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