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领导班子凝聚力的特征(1 / 1)

(一)动态性

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处在一种持续动态的变化过程中,领导班子凝聚力的形成和发挥要受到来自多方面的影响,任何一种因素的变动都会造成凝聚力程度的变化。此时的凝聚力强,并不代表彼时的凝聚力强;同样,此时的凝聚力弱,并不意味着今后的领导班子凝聚力就弱。凝聚力的形成借助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某一个人的消极情绪会对组织其他成员在思想、行为上产生一定的影响作用。这就给凝聚力的动态变化埋下了伏笔。校长应时刻注意领导班子成员的细微变化,应时刻关心班子成员的状况,班子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领导班子凝聚力的动态性特征要求校长要正确认识凝聚力的特征,从一些细微的问题着手,把影响凝聚力的个人因素(情感、生活、工作)以及班子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都加以考虑。

(二)长期性

领导班子凝聚力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校长与党团干部之间、党政干部之间进行长期的经营和磨合。凝聚力的形成需要心理上的相互适应,需要行为上的相互默契。凝聚力所赖以维系的基础就是情感,组织内部情感的建立和共鸣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每个人都有自身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领导班子同样也不例外。尤其是对一些新成立的领导班子而言,凝聚力的形成则需要更长的时间,领导班子成员之间需要有一个相互适应、相互了解的过程。领导班子凝聚力长期性的特点的另一个方面,是指它对组织内的成员以及组织自身的影响同样具有长期性的作用。领导班子的凝聚力一旦形成,对身在其中的个体的影响就会是全方面的,它会激发成员的潜能,转变人的思维模式、行动方式。当组织确立新的奋斗目标时,在群体的默契行为背后的这种凝聚力量会引导着组织中的群体进行相互的互补和配合,发挥个体最大的潜能,完成组织整体的目标。

(三)稳定性

领导班子凝聚力一旦形成,就会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凝聚力是一种潜在的无形力量,它对学校领导班子有一种指导和聚合作用。在一个群体组织中,组织成员之间的相互默契保障了组织运转的稳定性,群体之间形成的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向心力、行为方式是不会轻易发生变动的,它能够使群体成员之间的关系更加和睦,加深彼此之间的情感,这在客观上就给组织带来了一种稳定的氛围,群体成员生活在和谐的氛围之中。凝聚力的稳定性特征不仅表现在使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趋于稳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常态化,更重要的是,凝聚力能够发挥维持组织稳定的作用。它通过增进组织内成员之间的联系和交往,通过个人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友谊和感情,从而来维系和保持组织的稳定性和凝聚力。

(四)工具性

领导班子提升凝聚力是一种群体成员自觉的集体行为,它是组织成员之间的相互理解、支持、信任所产生的合力。无论凝聚力是领导集体主观为之,抑或群体成员之间达成的默契状态,凝聚力产生和聚合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组织的整体目标,都是为了服务于组织的良好运转。学校领导班子群体之间要实现良好的发展,就要建立起领导班子的凝聚力,领导班子所有成员向着同一个目标共同进退、荣辱与共。凝聚力的作用在于群体形成一种合力,完成组织交付的共同目标。凝聚力在组织目标的指引下凝聚自身的合力从而进一步促进组织目标的完成。

(五)整体性

凝聚力是一种互动的、目标一致的整体行为。个人是不存在凝聚力的,凝聚力是存在于一定的群体之中的,并且在这个群体中,只有两个人彼此之间存在价值认同、共同的目标追求、彼此良好的信任和情感关系是不够的。凝聚力是整个群体和组织的凝聚力,在组织中所有成员之间都具有相互信任、彼此支持、相互鼓励,向着共同的目标奋进的动力。缺少任何一个成员的凝聚力都不会形成,即使形成了彼此之间的认可和组织的凝聚力,也会受到各种限制与制约,最终导致凝聚力的瓦解。因此,领导班子的凝聚力从数量上看,不仅是全体成员的数字相加,同样也是全体成员的结构合力,彼此之间,他者与他者之间形成共同建构的价值观、行为方式,最终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发挥的合力。

(六)层次性

领导班子的凝聚力是一种多层次的凝聚力。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可分为三个层次,表现在领导班子个体层面、领导班子组织层面、学校组织层面(如图7-1)。首先,在领导班子个体层面,班子成员个体之间表现出相互聚合的力量,它对个体的行为产生持久的影响。其次,在领导班子组织层面,对于领导班子这个团体而言,具有一种团体凝聚力,领导班子是学校的“司令部”,这一团体是学校整体凝聚力发挥的核心推动力量,它的凝聚力的强弱对领导班子甚至学校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最后,学校领导班子的凝聚力是这一学校组织凝聚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中,有领导班子凝聚力、教师群体凝聚力、学生群体凝聚力,任何一部分的凝聚力对学校的发展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但是我们应该看到,领导班子凝聚力是一所学校的大脑,是学校运转的核心之所在。领导班子这三个层次的凝聚力发挥着三方面重要的作用。一是,它要使领导班子成员之间形成一种共同的合力和向心力,形成班子成员之间的和谐发展;二是,它作为学校的“大脑”,学校领导班子要为其他各群体进行示范作用,做到率先垂范,树立楷模,对其他群体的凝聚力进行引领和带动;三是,领导班子凝聚力的发挥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学校整个组织的良性有序地运转,让广大师生视学校为一个大家庭,带动教师群体凝聚力、学生群体凝聚力的形成和聚合,最终形成三股促进学校发展的内在力量,从而促进学校的和谐发展。

图7-1 领导班子凝聚力的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