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国娃过好中国节——重大节庆传统节日(1 / 1)

传统,在社会文化意义上是在以往的历史中形成的,传统铸造了过去,诞生了现在,孕育着未来的民族精神及其表现范畴,一个民族的传统无疑与其文化密不可分,离开了文化,无从寻觅和琢磨什么是传统,没有了传统,也不称其为民族的文化。传统文化,是对应于当代文化和外来文化而言,包括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制度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如民族服饰、生活习俗、古典诗文、忠孝观念之类,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文化遗产[12]。

重大节庆传统节日是老祖宗传给我们的珍贵文明财富,体现着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传承,校长要充分利用传统节日的宝贵教育资源,在创新的基础上弘扬中华文化、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在我国众多的传统节日中,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这中国七大传统节日最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从2009年开始,中央文明办七部委联合发文,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倡导全社会积极参与,过好传统节日,从中体现了传统节日文化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

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要紧紧围绕传统节日主题,突出传统文化内涵[13]。

校长要充分发挥少先队、班会等活动载体,围绕传统节日所蕴含的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带领学生接触社会,走进博物馆、村落、城市、乡村等,积极创新主题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比如,元宵节可以开展校园谜语创作竞猜大赛,包汤圆活动等;清明节可以开展缅怀先人诗歌传情创作比赛,追寻先烈的足迹,户外踏春、植树、扫墓等活动;中秋节可以开展经典诗文诵读会,赏月晚会、月饼文化综合实践活动、月饼盒环保制作比赛等活动;重阳节可以开展敬老献爱心活动,如“我的爷爷奶奶”祖辈故事会,尝试制作家族谱志、走访敬老院和街道老人活动中心等活动。要注重主题活动形式和载体的创新,真正使传统节日与现代生活方式相适应,通过节庆活动增进情感交流,丰富内心世界,满足精神需求,增强精神力量[14]。

案例分享

文明低碳过节 共享绿色端午

——××小学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今年的端午节,××小学通过开展“文明低碳过节,共享绿色端午”的主题教育活动,并倡导家长与学生低碳出行,让节日多一丝绿色,多一路通畅,多一点文明,多一些健康。

同学们利用假期,在家长的陪伴下选择不同的方式深入地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习俗,有的从图书馆或网上找找关于端午节这一节气的相关知识和端午节的由来、屈原的故事、赛龙舟和包粽子的习俗等;有的在家人的陪伴下,观看赛龙舟,参加包粽子、采艾草等端午传统习俗活动,向亲朋好友学习包粽子的方法,并把包粽子和吃粽子的欢乐场面拍摄下来;还有的同学充分发挥废旧物品的作用,制作了龙舟、粽子等精美的手工品。

6月7日的晨会上,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同学们在班级里把自己在端午节的收获与同学共同交流分享,说起亲眼看见的龙舟竞渡和亲身经历的包粽子、吃粽子的传统习俗活动,孩子们神气十足、侃侃而谈。家长们纷纷表示:这次的活动特别有意义,丰富了家庭的生活,家人增长了见识,特别是孩子外出时经常会提醒大人,要讲文明、讲卫生,要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做一个文明的广州人。

文明低碳过节,共享绿色端午。××小学将中华民族的节气教育、节气文化和学校特色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加强了学生对端午节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更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资料来源:××小学.文明低碳过节,共享绿色端午[EB/OL].http://www.gzyxedu.net/article_show.jsp?id=34058&htmlfile=2011/6/1307458468719_841.html,2011-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