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提炼特色,注重创新(1 / 1)

学校之间的竞争,表面上看是质量的竞争,深究却是人才的竞争,而本质上则是文化的竞争[7]。一流的学校靠文化,每一所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都形成了自己走过的历程足迹,积淀的人文精神,约定俗成的文化认同,独有的地域特色。在设计校园文化活动和仪式典礼时,这些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校长要立足于教育基本规律,探索学校特色,对学校的发展方向进行准确定位,打造学校精品文化活动,做精做专,形成校园文化品牌。在继承传统的过程中不断追求创新,力求让学校的校园文化活动既有时代气息,又能体现学校发展历程,达到传播学校理念、扩大学校影响力的目的。

很多学校都会重视校园文化节日的开展,但除了传统的体育节、艺术节、读书节等活动形式以外,还可以再根据学校实际大胆地推陈出新,以适应学校教育发展需要,形成自身校本特色。比如广东省中山市某学校,根据学校教育教学和德育发展目标的需要,设有11个校本节日活动。它们分别是一月、八月的“快乐家访节”,二月的“亲子节”,三月的“服务节”,四月的“科技节”,五月的“英语节”,六月的“艺术节”,七月的“表扬节”,九月的“爱生节”,十月的“读书节”,十一月的“体育节”,十二月的“感恩节”。这十一个校本节日贯穿一年,引领各月教育活动主题。极具特色的“家访节”拉近了教师和学生、教师和家长、学校和家长之间的关系;“表扬节”让校园里每个人都有机会以各种创意形式向别人发出真诚的赞美和夸奖,比如贺卡、绘画、收集点赞、自制个性化奖状等形式,大家收获自信,传递友谊,肯定他人;“感恩节”促使学生在感恩书信、感恩悄悄话、感恩拥抱活动中,感恩大自然、父母、师长、社会、生活、同学朋友,珍惜一切,感恩所有。这样的校园节日活动经过长期的活动实践,每年都在主题形式上加以变化,受到了师生、家长的欢迎和肯定,从而形成了该校特有的“以和为美”的校园文化传统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