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头脑风暴法找不到可行的解决办法
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可能是:活动刚开始时,气氛比较沉闷,参与者不够活跃,发言不积极,或者不善于表达,因此很难“刮起风暴”。建议可以采取如下对策:活动开始前,做一些热身活动,设置一些能激发创造力的思考题,打破沉闷的气氛,激活大家的思维。通过做游戏等多种活动,积极鼓励参与者消除隔阂或畏难情绪,及时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到活动结束头脑冷静下来之后,对提出的众多设想进行认真分析、筛选,选择切实可行的方法。也可以将几种设想中的可取之处加以提炼,整合成一种新的最佳方案。
(二)访谈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是:访谈者访谈技巧使用不娴熟,难以打破僵局,无法切入主题,访谈效果不够理想。可以考虑的对策有:
善于发现被访谈者的优点,并用恰当的语言表示欣赏或赞许,但不能显得虚假和勉强,或者以被访谈者感兴趣的事为话题,打破僵局,为访谈顺利进行打下基础。需要注意,这一阶段耽搁的时间不能太久,更不能由被访谈者牵着鼻子走,以防干扰访谈的主题。
访谈前一定要充分准备好访谈提纲或问题清单,但也允许访谈对象提出问题清单之外的新问题。事先对访谈对象的基本情况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诸如文化背景、爱好、忌讳等,以便使访谈顺利进行。
访谈时也要选择好时间、地点,要注意访谈的节奏和时间,把握好访谈的主题,一旦谈话偏离主题应采用适当方法加以制止和引导。方式应该是开放的,能引起访谈对象的兴趣,而不是“审讯式”的一问一答。访谈者要保持高度机敏,谈问题不一定面面俱到,可以抓住某一方面,说详细、谈具体,及时发掘隐藏的问题,获得真实有效的信息。
(三)社区图反映的信息不完整
由于参与者的眼界、时间限制等多种原因,社区图所提供的信息可能不是十分完整。主要的对策是:社区图不能由一两个人来画,尽可能让不同群体的人参与,同时主持人要不断的引导和提问,让参与者不断补充、增加和完善各类信息。对社区图中反映的每一种信息都要认真分析,这些信息对学校有什么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还要分析哪些资源可为学校目前、未来所利用,同时还要考虑学校能为社区提供哪些服务,考虑如何取得双赢等。不能只考虑如何从社区攫取资源。
(四)社区大会无法保证群众有效参与
不少学校反映召开一个成功的社区大会比较困难,这也是对校长能力一个非常重要的考验。可以考虑的对策包括:校长要事先做好相关的宣传动员工作,如写标语、发通知、发邀请函、广播电视宣传等,并积极要求社区干部和学区校长给予支持,必要时与某些特殊群体如宗教人士、社会贤达、政府官员、知名家长等事先进行沟通,获得他们的支持。安排好社区大会的时间、地点、内容、方式等,从而使社区大会有效、顺利地进行。
(五)问题树“根不深、叶不茂”
要通过问题树准确而深入地找到问题的原因和对策,确实需要参与者开动脑筋、深入思考、相互启发、归纳提炼。校长在使用这一工具时,可以运用多种方法,如头脑风暴法、角色扮演、戏剧表演等,鼓励参与者积极寻找问题的“原因”和“结果”,再进一步寻找“原因的原因”和“结果的结果”。这样一层一层地寻找下去,直至找到最根本的原因及对应的结果为止。要注意的是,寻找到的原因、结果都是真实存在的,而非虚构的。
(六)教师缺乏相应的技巧和能力
教师是制订和实施学校发展规划的骨干力量,需要培养教师相应的技巧和能力、与其他群体加强协作,只有这样,才有助于制订和实施学校发展规划。建议校长一定要组织好教师培训工作。校长根据自己学习、接受培训的情况,针对教师的实际、确定培训方案,突出重点和难点,让教师熟练掌握征求意见的技巧和方法。同时,通过培训提高教师对学校发展规划的认识,形成积极的态度。教师在参与过程中遇到困难、问题时,校长要及时帮助、支持与指导。另外,校长要与教师定期和不定期召开研讨会,研究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通过相互探讨交流,共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团队精神。熟练掌握技巧和方法需要一段时间,要允许教师产生疑问、出现错误,但对出现的疑问、错误要正确认识,引导其真诚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