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斯宾塞的教育思想(1 / 1)

赫伯特·斯宾塞(H.Spencer,1820—1903)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哲学家和教育理论家。他以社会学和哲学为基础论证教育,在教育目的论、课程论等方面提出了诸多新的观点和见解,对近代科学教育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1861年出版的《教育论》是斯宾塞的教育代表作,其中包括“智育”“德育”“体育”“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等一系列重要的教育论文。

一、论教育目的和任务

斯宾塞批评旧教育将古典知识放在首位,追求装饰重于实用,远离人的实际生活。他认为,真正的教育目的应该是以人的实际需要为基础,指导人为完满的生活做准备。斯宾塞指出:“为我们的完满生活做准备是教育应尽的职责,而评判一门教学科目的唯一合理办法就是看它对这个职责尽到什么程度。”[23]“我们有责任把完满的生活作为要达到的目的摆在我们面前……以便我们在培养儿童时能慎重地针对这个目的来选择施教的科目和方法”②为了使人过上完满的生活,就必须分析个人生活中的主要活动,以此来确定教育的目的、任务、内容和方法。斯宾塞认为,人的完满生活按其重要程度排列主要包括五项活动:①直接保全自己的活动;②获得生活必需品而间接保全自己的活动;③抚养教育子女的活动;④与维持正常社会政治关系有关的活动;⑤在生活中的闲暇时间满足爱好和感情的活动。与此相适应,“为完满生活做准备”的教育也应该包括五方面内容,即直接保全自己的教育;间接保全自己的教育;做好父母的教育;做好公民的教育和进行各种文娱活动的教育。

二、论科学知识最有价值

通过教学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知识,这是传统教学论的一贯主张,斯宾塞对此并不反对。但对于“应该教给学生什么样的知识”这一问题,斯宾塞提出了新的观点。他严厉地批评当时英国学校课程的非实用性,反对把那些“能获得最多的称赞、荣誉和尊敬”,“能取得社会地位和影响”,“能表现得最神气”的装饰性知识看作是最有价值的知识。斯宾塞指出,社会发展了,生产和科学进步了,资产阶级需要培养的是能够巩固资本主义制度的、能够精心经营和管理工商业的人才,因而知识的价值标准也应随之而改变,实用价值才是衡量知识重要性的首要标准。在此,斯宾塞提出了他的著名论断——“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致的答案就是科学”。[24]只有科学才能为人的完满生活做准备,“为了直接保全自己或维护生命和健康,最重要的知识是科学;为了那个叫作谋生的间接保全自己,有最大价值的知识是科学;为了正当地完成父母的职责,正确指导的是科学;为了解释过去和现在的国家生活,使每个公民能合理地调节他的行为所必需的不可缺少的钥匙是科学;同样,为了各种艺术的完美创作和最高欣赏所需要的准备也是科学;而为了智慧、道德、宗教训练的目的,最有效的学习还是科学”[25]。

在斯宾塞看来,知识的价值应当有两个内涵,即指导意义和训练意义。由此出发,他从对人类各项主要活动的指导价值和对发展儿童智力的训练价值两个方面,详尽论证了科学知识的价值和作用。首先,科学知识在指导人们生活的各种活动中具有最高价值,是“使文明生活成为可能的一切进程能够正确进行的基础”[26]。例如,铁路、隧道、港口等工程设计需要几何学知识,工业生产的机械化需要力学知识,纺织、冶金、日用工业和农业都依靠化学知识的指导,天文学和航海技术使庞大的海外贸易成为可能。第二,科学知识对于训练智力具有更大价值。因为科学知识所表明的观念联系是符合事实的,而且科学知识所表明的关系是因果关系,学生理解了事实的因果关系就较易进行推理和判断,而且也易于记忆。当然,斯宾塞也注意到了知识的实用价值和知识的训练价值之间的相互联系。他指出,不是有的课程专门增长知识,有的课程专门训练心智,这种做法“完全不符合自然的巧妙节约的原则”。他认为,应该“在获得那些调节行为最有用的各类知识中就包含了最适宜于增强能力的心智练习”[27],也就是说,通过掌握知识同时发展智慧能力。

此外,斯宾塞还肯定了科学知识在思想、道德品质等方面的教育价值。他反对让学生接受毫无疑问的定论和规则,反对让学生学习空洞的教条。由于科学要求人用科学态度对待事物,用理智去判断事物,所以科学知识有助于培养正确的判断力。与此同时,学习科学知识也能培养学生的求实精神,增强学生的信心和独立性,锻炼人的坚毅和诚实的品质。可见,科学知识具有多方面的教育价值。

基于以上论证,斯宾塞得出结论:“为了训练,也为了指导人类活动,科学都有最主要的价值。”[28]学习科学知识是所有人生活动的最好准备,对于调节人们的行为具有无法估量的最大价值。因此,科学知识应当立即进入学校课程,并且在所有课程内容中居于统治地位。

三、课程论

斯宾塞从为完满生活做准备的教育目的出发,提出了一个以近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为主要内容的广泛的课程体系。根据他对人的五种生活活动的划分,课程也相应设置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生理学、卫生学、解剖学等。这是解释生命和健康规律,直接保全自己生命和健康的知识,是为完成“准备直接保全自己的教育”而设置的课程,“是合理的教育中最重要的一部分”[29]。

第二部分:逻辑学、数学、力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质学、生物学、社会学等。这是为完成“准备间接保全自己的教育”而设置的课程。这些学科可以使人提高生产活动效率以赚取最大的利润,“是与生产活动直接关系而有助于间接保全自己的知识,是使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维系整个社会生存的基础的知识”[30]。

第三部分: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学。这是为准备从事抚养和教育后代的生活活动而设置的课程,是做好父母所需要的知识。子女的身体和心智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怎样教养他们,如果父母缺乏正确指导的知识,子女就会在发展上出现问题。

第四部分:历史学、社会学等。这是为完成“准备做公民的教育”而设置的课程。通过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过去和现在的人类生活,履行社会义务,作为一个社会公民合理地调节自己的行为。

第五部分:雕塑、绘画、音乐、诗歌等。这是为完成“准备生活中各项文化活动的教育”而设置的课程。学习这些知识,可以使学生建立一个有健全文化的生活,以安排随着社会发展而大量增加的闲暇时间,满足人们闲暇娱乐活动的需要。

斯宾塞虽然将课程分为五大类,但并不否认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对一般学生来说,尽管某些科目是头等重要的,但并不要求在所有的方面都造诣很深;当然也不是只要求注意最重要的某几门课程,而是要注意所有的方面。对于有些学生来说,善于学习某些方面的知识,就可能成为他一生谋生的手段。总之,五类课程都要求学生学习,而每个学生都应该有自己的选择和侧重。

斯宾塞的教育思想深刻反映了19世纪英国社会对教育发展的影响。他重视教育与人的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重视科学知识的地位,根据人的生活建立起符合近代社会需要的课程体系,对于近代教育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斯宾塞的教育思想体现了时代的进步潮流,反映了科学和社会发展的趋势,在当今时代仍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当然,其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忽视人文学科,有功利主义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