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建构以综合大学和职业技术师范院校为主体的中职专业教师教育体系(1 / 1)

随着我国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大力推动,预计到2020年中职学校学生在校规模将达到2350万人,比2010年新增534万人。《纲要》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达到这一规划目标,《纲要》对职业教育教育队伍建设提出:“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提升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立健全技能型人才到职业学校从教的制度。完善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师资格标准和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办法。”由于我国目前中职教育师资缺口仍较大,技能型人才到中职学校从教的通道尚未畅通,因此未来中职教师培养仍然面临巨大需求压力(见表5.2-26)。

表5.2-26 中职教师数量和学历结构的现状及其目标预测 单位:万人

根据教育部规划司所做的有关中职教师规模预测,在未来8年(2013—2020年)内我国要新增小学教师共计94.71万人。同时要在2020年达到教师全员学历比例都在本科及以上学历水平,还要逐年提高本科和研究生的学历比重。因此在2013—2015年期间,每年需要11.92万人,在2016—2020年期间,每年需要11.79万人(见表5.2-27)。

表5.2-27 中职教师培养院校培养规模与2013—2020年中职教师需求对比表 单位:万人

目前我国有800多所院校开设针对中职教育师资培养的专业,2009年毕业生规模也仅为3.29万人,而其中专科层次所占比例不小。但这与未来年均11万的师资需求和本科及以上学历层次的需求差距很大。因此在建构未来教师教育体系中职教师培养部分时,首先必须要发挥综合大学的多学科优势,一方面逐步减少专科层次规模以增加本科层次规模,并通过对现有学科教育和学科专业进行改造,并且新设中职教师培养专业等多种方式,增加培养规模;另一方面鼓励综合性大学通过与地方师范院校以联合办学等方式进行中职师资培养专业试点,利用综合院校多学科优势与师范院校师范参与来培养中职师资。

其次要着力打造一批高质量的职业技术师范院校,通过加大建设力度和投入,支持本科院校通过专业改造和专业新设等增加本科层次培养规模,特别是重点建设一批职业师范学院,体现示范引领作用;在部分地区新建职业师范学院,并支持普通教师教育成绩不突出的师范学校改造为职业师范学院。

最后要逐年减少高职高专院校的中职教师培养专业招生,鼓励有基础的院校与本科院校联合办学,实现专本连读,提升培养层次。鼓励有基础的师专院校升格为师范学院,提高中职教师培养层次。同时要通过新增教育硕士中的中职教育专业等方式支持有基础的师范大学和综合性大学参与研究生层次培养,建立和完善综合学院、综合大学与师范大学共同建设“4年学科专业本科+2年中职教育专业硕士”通道模式,扩大研究生层次培养规模。

在未来中职教师教育体系建构上,有必要从东、中、西部地区差异、中期(2013—2015年)和长期(2016—2020年)时间段来确定调整措施:

(1)东部地区调整策略:逐年减少高职高专招生规模,兼设专本科层次的院校减少专科层次规模以提高本科层次规模,通过新建院校、专业改造新增和“4+2”通道模式扩大本科及以上层次规模(见表5.2-28)

中期调整策略:在2013—2015年期间,东部地区非师范类高职高专院校逐年减少中职教育专业招生规模,在校学生通过“专升本”方式进入相关本科院校学习,鼓励有基础的院校与开设中职教育专业的本科院校进行联合办学,通过专本连读的方式来提升培养层次;东部地区4所开设中职教育专业的师专院校的招生规模小,建议停招相关专业,2010—2012年入学学生,可通过“专升本”的方式进入相关本科院校学习;兼设专本科层次中职教育专业的院校进行内部培养结构调整,减少专科层次规模以提高本科层次规模,现有专科层次学生可通过“专升本”方式在本校继续学习;在部分中职师资供给不足的辽宁、福建等省份各新建一所职业师范学院,支持现有职业师范学院进行专业建设,进一步扩大培养规模;支持有基础的师范院校和综合院校重点发展中职师资培养特色,并通过专业改造和新设的方式扩大培养规模;鼓励目前未参与中职教育培养的综合院校,特别是综合性大学通过与当地师范院校联合办学等方式加入中职师资培养;支持综合学院、综合大学与省内师范大学建设“4+2”的通道模式试点,支持师范大学和有实力的师范学院新设或增加“4+2”专业硕士培养,增加研究生层次培养规模,通过新增教育硕士中的中职教育专业等方式支持有基础的师范大学和综合性大学参与研究生层次培养。

表5.2-28 东部地区中职教师培养院校培养规模与2013—2020年中职教师需求对比表 单位:万人

长期调整策略:在2016—2020年期间,东部地区非师范类高职高专院校逐步停止中职教育专业招生,有基础的院校可将相关专业撤并到相关本科院校;兼设专本科层次的院校从2016年开始停招专科层次,进一步增加本科层次招生规模;重点建设职业师范学院,特别是新建的职业师范学院,积极探索专业设置和培养模式的改革,体现示范引领作用;增加综合院校和师范院校联合办学开设中职教育专业的试点范围,继续支持和完善跨校“4+2”的通道模式建设和校内“4+2”专业硕士建设,鼓励相关院校增加中职教育专业硕士的招生比例,进一步增加研究生层次培养规模。

(2)中部地区调整策略:逐年减小高职高专招生规模,兼设专本科层次的院校减小专科层次规模以提高本科层次规模,通过院校改造、专业改造新增和“4+2”通道模式扩大本科及以上层次规模(见表5.2-29)

中期调整策略:在2013—2015年期间,中部地区非师范类高职高专院校逐年减少中职教育专业招生规模,在校学生通过“专升本”方式进入相关本科院校学习,鼓励有基础的院校与开设中职教育专业的本科院校进行联合办学,通过专本连读的方式来提升培养层次;部分招生规模小的师专院校停招相关专业,部分有实力且有一定招生规模的师专院校通过院校升格提升中职教育培养层次,其他师专院校可与地方师范学院、师范大学进行联合办学,实施专本连读;兼设专本科层次中职教育专业的院校进行内部培养结构调整,减少专科层次规模以提高本科层次规模,现有专科层次学生可通过“专升本”方式在本校继续学习;对中部地区有中职教育培养特色的师范学院进行改造,通过国家专向资金投入来支持其更名为职业师范学院,从而进一步扩大培养规模,同样支持现有职业师范学院进行专业建设并进一步扩大其培养规模;支持有基础的师范院校和综合院校重点发展中职师资培养特色,并通过专业改造和新设的方式扩大培养规模;鼓励目前未参与中职教育培养的综合院校,特别是综合性大学通过与当地师范院校联合办学等方式加入中职师资培养;支持综合学院、综合大学与省内师范大学建设“4+2”的通道模式试点,支持师范大学和有实力的师范学院新设或增加“4+2”专业硕士培养,增加研究生层次培养规模,通过新增教育硕士中的中职教育专业等方式支持有基础的师范大学和综合性大学参与研究生层次培养。

长期调整策略:在2016—2020年期间,中部地区高职高专院校逐步停止中职教育专业招生,有基础的院校可将相关专业撤并到相关本科院校;兼设专本科层次的院校从2016年开始停招专科层次,进一步增加本科层次招生规模;重点建设职业师范学院,特别是新改造的职业师范学院,积极探索专业设置和培养模式的改革,体现示范引领作用;增加综合院校和师范院校联合办学开设中职教育专业的试点范围,继续支持和完善跨校“4+2”的通道模式建设和校内“4+2”专业硕士建设,鼓励相关院校增加中职教育专业硕士的招生比例,进一步增加研究生层次培养规模。

表5.2-29 中部地区中职教师培养院校培养规模与2013—2020年中职教师需求对比表 单位:万人

(3)西部地区逐年减少高职高专招生规模,兼设专本科层次的院校减少专科层次规模以提高本科层次规模,通过师专升格、院校新建、专业改造新增和“4+2”通道模式扩大本科及以上层次规模(见表5.2-30)

中期调整策略:在2013—2015年期间,西部地区高职高专院校逐年减少中职教育专业招生规模,在校学生通过“专升本”方式进入相关本科院校学习,鼓励有基础的院校与开设中职教育专业的本科院校进行联合办学,通过专本连读的方式来提升培养层次;兼设专本科层次中职教育专业的院校进行内部培养结构调整,减少专科层次规模以提高本科层次规模,现有专科层次学生可通过“专升本”方式在本校继续学习;通过国家专项资金投入支持有基础和实力的师专学校升格为职业师范学院,支持部分有中职教育培养特色的师范学院改造为职业师范学院,从而进一步扩大培养规模,并在部分中职师资供给缺乏的甘肃、青海、宁夏、西藏等地新建2~3所职业师范学院;支持有基础的师范院校和综合院校重点发展中职师资培养特色,并通过专业改造和新设的方式扩大培养规模;鼓励目前未参与中职教育培养的综合院校,特别是综合性大学通过与当地师范院校联合办学等方式加入中职师资培养;支持综合学院、综合大学与省内师范大学建设“4+2”的通道模式试点,支持师范大学和有实力的师范学院新设或增加“4+2”专业硕士培养,增加研究生层次的培养规模,通过新增教育硕士中的中职教育专业等方式支持有基础的师范大学和综合性大学参与研究生层次培养。

长期调整策略:在2016—2020年期间,西部地区高职高专院校逐步停止中职教育专业招生,有基础的院校可将相关专业撤并到相关本科院校;兼设专本科层次的院校从2016年开始停招专科层次,进一步增加本科层次招生规模;重点建设职业师范学院,特别是新升格、新改造和新建的职业师范学院,积极探索专业设置和培养模式的改革,体现示范引领作用;增加综合院校和师范院校联合办学开设中职教育专业的试点范围,继续支持和完善跨校“4+2”的通道模式建设和校内“4+2”专业硕士建设,鼓励相关院校增加中职教育专业硕士的招生比例,进一步增加研究生层次培养规模。

表5.2-30 西部地区中职教师培养院校培养规模与2013—2020年中职教师需求对比表 单位: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