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通过提升教师资格条件,提升学前教育专业设置条件和专业评估,逐步取消中职院校的专业招生,调整院校整体布局。(1 / 1)

我国学前教育发展长期滞后,幼儿园数量和质量都有待提高,无法满足适龄儿童的教育需求。据教育部统计数据,2009年全国幼儿园学前三年毛入学率仅为50.9%。《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到2020年,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严格执行幼儿教师资格标准,切实加强幼儿教师培养培训,提高幼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努力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程度。”随着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进程加快,幼儿教师数量及其整体队伍素质都成为发展的掣肘所在,幼儿教师队伍建设亦成为学前教育发展的关键所在,而其中从整体上增加幼儿教师培养规模和培养层次则是推进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途径。

根据教育部规划司所做有关幼儿园教师规模预测,在未来7年内我国要新增幼儿园教师共计163.03万人,同时要逐年降低中专及以下的学历比例,提高专科、本科和研究生的学历比重(见表5.2-3)。因此在2013—2015年期间,每年需求15.91万人,在2016—2020年期间,每年需求23.26万人(见表5.2-4)。

表5.2-3 幼儿园教师数量和学历结构的现状及其目标预测 单位:万人

表5.2-4 幼儿园教师培养院校培养规模与2013—2020年幼儿园教师需求对比表[1] 单位:万人

但是根据目前我国幼儿园教师培养规模和层次即2010年的数据表明,目前幼儿园教师培养的主体在中职(含中师)层次,专科和本科层次的教师培养无论从在校生规模和毕业生规模都远远低于中职层次,而且专科和本科层次的培养规模也远低于实际需求。因此考虑到我国目前学前教育发展的迫切需求,和目前我国幼儿园教师培养的结构变革难度,在未来建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中幼儿教师培养的部分,必须要以提升培养层次和培养质量为工作重心。

首先要提升幼儿教师的培养质量,必须从提升幼儿教师资格条件入手。目前幼儿教师资格认定只需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以上学历,从学历层次上明显偏低,也与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幼儿教师本科及其以上学历为主存在很大差距。与此同时,很多中职院校并不具有幼儿教师培养的经验和基础,而盲目根据市场短期需求来建设幼儿教育专业,其培养质量令人堪忧。因此通过提升幼儿教师资格的学历条件,可以从出口上对幼儿教师培养进行引导和管理,避免相关院校在幼儿教育专业上的低层次重复建设。

其次要通过提升学前教育专业设置条件和专业评估,确保培养机构的质量。学前教育本身具有较强专业性,特别是在儿童身心发展、认知发展以及游戏活动组织等领域具有专门的知识基础,其专业设置对教师教育师资和相应硬件条件有较为严格的要求。因此一些并不具备相应条件和经验的中职院校盲目开设学前教育专业,很难保障其培养质量。现在像四川省已经着手通过制订专业评估方案对学前教育专业培养进行准入管理,并取消一些未能达标的院校的招生资格。

再者要通过幼儿教师培养院校布局调整,有针对性地解决西部地区、农村地区幼儿教师短缺的问题(见表5.2-5)。一方面,根据地区差异,逐年减少或停止非师范类中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招生,可以通过与师专院校联合办学的方式,降低中专层次培养规模,转移培养资源以提高大专层次培养规模,并实施农村地区定向培养;另一方面,通过中师升格、与师专院校合并等方式,集中原有中师培养资源来办学前教育专业。例如:在部分幼儿园教师培养机构匮乏的西部省份,可新建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并实施农村地区定向培养;同时,根据地区差异,增加专科院校和本科院校的培养规模,并鼓励有实力的师范院校和综合院校新设或增加研究生层次培养,特别是综合性大学加入研究生层次培养。

表5.2-5 2013—2016年东、中、西部城乡幼儿园教师需求预测 单位:万人

在未来幼儿园教师教育体系建构上,有必要从东、中、西部地区差异以及中期(2013—2015年)和长期(2016—2020年)时间段来确定调整措施:

(1)东部地区调整策略:通过专业评估,逐年减少非师范类中职院校的专业招生并最终停招,通过中师撤并升格和专科院校内部调整适度增加专科层次的培养规模,增加本科层次和研究生层次的培养规模

中期调整策略:在2013—2015年期间,通过地方性质量评估(见表5.2-6),东部地区非师范类中职院校逐年减少学前教育专业,2010—2015年入学的学生在毕业时可通过参加专门考试进入本地区专科院校来修读三年制大专课程,未参加或考试未通过的毕业生允许进入幼儿园承担保育员工作;有条件和基础的幼儿师范学校和其他中师可通过升格或与现有师专院校合并建立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并着力发展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其他中师主要通过并入区内师范院校,承担学前教育专业培养任务,并采用“3+3”方式进行初中起点的专科层次培养,进行农村地区定向培养;有条件和基础的师范高专院校可通过升格,提高学前教育培养层次,其他师专院校可通过改造和合并中师院校成立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其他专科院校通过适度减少中学教育的培养规模,以增加学前教育的培养数量;本科院校则逐步减少专科层次培养以增加本科层次培养规模,支持设有学前教育硕士专业的院校增加研究生层次学前教育培养规模,特别是教育硕士的培养规模,鼓励有实力的师范院校和有基础的综合院校、特别是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加入研究生层次的学前教育培养。

表5.2-6 东部地区幼儿园教师培养院校培养规模与2013—2020年幼儿园教师需求对比表 单位:万人

长期调整策略:在2016—2020年期间,东部地区非师范类中职院校停招学前教育专业,东部地区专科院校通过对非师范类中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继续培养和减少中学教育的培养规模,保持学前教育的培养数量;本科院校可停止专科层次培养,继续增加本科层次培养规模,并可适度调节内部专业结构比例,扩大学前教育专业培养规模;继续支持设有学前教育硕士专业的院校增加研究生层次学前教育培养规模,支持有实力的师范院校和有基础的综合院校、特别是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加入研究生层次的学前教育培养。

(2)中部地区调整策略:通过专业评估,逐年减少非师范类中职院校的专业招生并最终停招,通过中师升格撤并和专科院校内部调整适度增加专科层次的培养规模,增加本科层次和研究生层次的培养规模

中期调整策略:在2013—2015年期间,通过地方性质量评估(见表5.2-7),中部地区非师范类中职院校逐年减少学前教育专业招生规模,2010—2015年入学的学生在毕业时可通过参加专门考试进入本地区专科院校来修读三年制大专课程,未参加或考试未通过的毕业生允许进入幼儿园承担保育员工作;幼儿师范学校升格以建立幼儿师范专科;已经成为区内综合院校和师范院校的教学点的中师院校逐步并入,其他中师院校则并入区内师范院校,并采用“3+3”模式进行专科层次培养,进行农村地区定向培养;其他专科院校通过适度减少中学教育的培养规模,以增加学前教育的培养数量;本科院校则逐步减少专科层次培养以增加本科层次培养规模,并可采用与专科院校进行“专本衔接”来增加本科层次培养规模;支持设有学前教育硕士专业的院校增加研究生层次学前教育培养规模,特别是教育硕士的培养规模,鼓励有实力的师范院校和有基础的综合院校、特别是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加入研究生层次的学前教育培养。

表5.2-7 中部地区幼儿园教师培养院校培养规模与2013—2020年幼儿园教师需求对比表 单位:万人

长期调整策略:在2016—2020年期间,中部地区非师范类中职院校停招学前教育专业;专科院校通过对非师范类中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继续培养和减少中学教育的培养规模,增加学前教育的培养数量;本科院校继续增加本科层次培养规模,并可适度调节内部专业结构比例,可采用与专科院校进行“专本衔接”来增加本科层次培养规模,扩大学前教育专业培养规模;继续支持设有学前教育硕士专业的院校增加研究生层次学前教育培养规模,支持有实力的师范院校和有基础的综合院校、特别是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加入研究生层次的学前教育培养。

(3)西部地区调整策略:通过专业评估,逐年减少非师范类中职院校的专业招生,通过中师升格、撤并和新建幼儿高专并实施农村定点定向培养,增加本科层次和研究生层次的培养规模

中期调整策略:在2013—2015年期间,通过地方性质量评估(见表5.2-8),逐年减少开设学前教育的非师范类中职院校,2010—2015年入学的学生在毕业时可通过参加专门考试以获取临时性教师资格担任农村幼儿园教师,并在未来5年内在本地区专科院校来在职进修大专课程,未参加或考试未通过的毕业生允许进入幼儿园承担保育员工作;幼儿师范学校院校升格以建立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并在青海、西藏或宁夏等师范院校缺乏的省份来新建1~2所幼儿师范高专,增加专科层次培养规模,并定点定向农村地区培养;中师院校则通过并入区内师范院校,并采用“3+3”模式进行初中起点专科层次农村定向培养;专科院校通过适度减少中学教育的培养规模,以增加学前教育的培养数量;本科院校则逐步减少专科层次培养以增加本科层次培养规模,并可采用与专科院校进行“专本衔接”来增加本科层次培养规模;支持设有学前教育硕士专业的院校增加研究生层次学前教育培养规模,特别是教育硕士的培养规模,鼓励有实力的师范院校和有基础的综合院校、特别是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加入研究生层次的学前教育培养。

长期调整策略:在2016—2020年期间,通过地方性质量评估的非师范类中职院校逐年减少学前教育招生规模,2016—2020年入学的学生在毕业时可通过参加专门考试以获取临时性教师资格担任教师,并在未来5年内在本地区专科院校来在职进修大专课程,未参加或考试未通过的毕业生允许进入幼儿园承担保育员工作;新建和新升格的幼儿师范高专适度增加专科层次培养规模,其他专科院校通过减少中学教育的培养规模,增加学前教育的培养数量;本科院校继续增加本科层次培养规模,并可适度调节内部专业结构比例,并可采用与专科院校进行“专本衔接”来增加本科层次培养规模,扩大学前教育专业培养规模;继续支持设有学前教育硕士专业的院校增加研究生层次学前教育培养规模,支持有实力的师范院校和有基础的综合院校、特别是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加入研究生层次的学前教育培养。

表5.2-8 西部地区幼儿园教师培养院校培养规模与2013—2020年幼儿园教师需求对比表 单位: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