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重要的,不但要知人,还要知己;不但要知事,还要知理;不但要知此,还要知彼。因为能知,就不会与人争;能知,就不会不平,就能自在。所以,“有智者不争”,有四点意见:
第一,勿与积聚人争富
世界上有很多有钱人,虽然富可敌国,因为只知道积聚财富,而不懂得“钱用了才是自己的”,因此成了富有的穷人。因为他们的钱只是存在银行里,或是放进保险箱里,每天只是提心吊胆,害怕财富被人偷盗,结果存了一生的积蓄,自己却从来没有享用过。这样的人,是贪求执着的愚者,因为有钱是福报,会用钱才是智慧,所以,做人不要只会积聚财富,而要善用财富。
第二,勿与进取人争贵
有的人每天汲汲于钻营地位权势,或许他因此高升荣显。但是,面对这样的人,我们不必羡慕,也不必计较、不平,因为一个人一生的成就,不是以官位高低来衡量,而是要有道德,要广结善缘,要多行善事,如此才能受到他人的肯定。否则“宦海浮沉”,一旦失去权势时,人生的价值又何在呢?
第三,勿与矜饰人争名
有的人为了沽名钓誉,不断地掩短饰长,只为争取功名禄位。荀子说:“长短不饰,以情自竭,若是则可谓直士矣!”一个人能将真实的一面表现出来,才是正直之人。除此之外,我们鉴古推今,但看汉朝时同辅刘邦夺天下的张良与韩信,一个懂得功成身退,一个夸功争名,结果隐退者得全身,争胜者被杀戮,所以,人生以踏实为德,实在不必争功夺名。
第四,勿与狂傲人争礼
世间上有一些自视很高的狂傲之人,要求别人对他要毕恭毕敬,不可有一点怠忽。这样的人,我们无须对他不满,或是要求他对别人也要礼尚往来。如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敬之。”一个人只要有高尚的品格,懂得尊重别人,自然会受人尊敬,否则,欲得别人的礼遇,往往求荣反辱,所以,不必与狂傲者争礼。
《战国策》云:“无其实而喜名者削,无德而望其福者约,无功而受其禄者辱,祸必握。”一个没有真才实学的人,只知一味地贪图虚名与权势,总有一天会从高位荣显中堕落。所以,一个有智慧的人,要争的是道德与人品,而不是争外在表相的虚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