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做典座、饭头,
一直觉得是这一生的遗憾。
就如同顺治皇帝说的:
“我本西方一衲子,不幸生在帝王家”,
我也有这种感叹:
“我本愿做饭头师,不幸现在做大师。”
在我认为,能够把饭煮得不硬、不烂,
让人吃出饭的美味,这是做一个厨师、
典座的人,应该一致努力的目标。
就是各种蔬食的烹调,也要有咸淡、
香脆、熟烂,再加上五味调和,
素食也能展现百味香。做菜的刀工、火候、配料,
都是需要“一理通,万理彻”。
人在世间上生活,民生问题最重要;所谓民生问题,就是衣食住行。
说到衣食住行,指的是生活上的日用。我个人对于自己的衣食住行,应该说是用得最少,但也是拥有最丰沃的。回忆往事,衣食住行的因缘,确实也影响了我的人生。
在俗家的兄弟排行中,我是老二,大哥穿的都是新衣服,他穿过、剩下来的就由我来穿;我穿坏了,弟弟又有新衣服;只有我可怜的老二,没有穿过新衣服。出家以后,十年参学的岁月中,我也没有穿过新衣服,因为我上面有师兄,师父把师兄不用、不穿的衣服都留给我穿。
穿衣是如此,吃饭也是如此。出家前,在家庭里都是大人先吃,吃过了才轮到我们小孩子吃。出家以后,因为我的个性喜欢服务,在青年参学期间,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当行堂(在斋堂里为人添饭菜、服务的行者)。当行堂,要替人添饭添菜,等大家吃完了,才会轮到行堂吃饭,也就是吃第二轮。
回忆往事,衣食住行的因缘,确实也影响了我的人生(行在佛光山宝桥上)
说到住,在六十岁以前,我睡过地铺、睡过广单(通铺)、睡过双层上下铺、睡过草皮、睡过地砖,甚至睡过监狱等等。
讲到行,我这一生当中,两条腿是让我用得最多的交通工具。到了老年,才坐轮椅让它休息。靠轮椅代步的老年,别有一番人生的体会。
以上,就是我一生当中衣食住行的概略。接下来就让我仔细地一一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