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声誉很大程度上和企业家本人以及高层管理者,比如CEO、首席执行官等,这样的企业掌舵人的声誉有关。他们的声誉也是公司声誉的关键组成部分。
特别是作为思想领袖、战略的制定者、计划的决策者、行动的最高表率的企业家本人或者首席执行官,在危机管理中,他们作为企业的形象大使、内外传播的最高级
别发言人,在恢复企业声誉的危机公关中承担着最高责任。一场突如具来的危机,对企业家也是一个重大的考验。决策果断、指挥正确、行动有力、危机处现得当,就能很好地层示企业家的个人魅力,提升企业的形象。因此,辩证来看,危机能给企业或者个人提供展示自我、提高知名度的机会。调查显示,CEO声誉对公司声誉有48%的贡献度。首席执行官、企业高管和员工分别认为,公司声誉归结于CEO声誉的比例是49%、47%和52%。因此,企业家本人要注重打造自己良好的信誉。如果不注意自己的形象管理,对于企业形象的恢复会起到破坏作用。在这方面,历史曾经为我们提出过严重的警告。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一代枭雄董卓趁势走向历史的前台。从当时的情况看,董卓得到天下是具备着无与伦比的优势:汉献帝刘协还是小孩,朝政大权实际上都落在他之手;拥有军权和大批优秀人才;几方势力都还没有形成绝对的气候,不能和他平分秋色。可是,如此顺风顺水的董卓怎么就走向穷途末日、最终却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这是为什么呢?
你可能会说,董卓是中了司徒王允的美女连环计,被吕布杀死的呗。可是,假如,董卓的个人形象深入人心,他的部队在社会上有着强大的公信力。王允怎么会想到如此办法要置董卓于死地。吕布就是再有勇无谋恐怕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动董卓一根毫毛。由此看来,董卓遭遇的失败危机有着深刻的背景和原因。
首先,董卓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视百姓的安危于不顾。当董卓的西凉大军受到重创,国都洛阳决定迁都时,董卓采取的行动是:一把火烧了洛阳。当时,中原大旱,百姓已经易子而食,留守的大臣奏报朝廷希望拨粮救灾,但是遭到董卓的拒绝。董卓置百姓生死不顾的结果是,更多的饥民加入了讨伐他的队伍。
其次,董卓与吕布争貂蝉无疑是伤害到了合作伙伴吕布的核心利益。因为一个本来并不属于自己、甚至以后也不会属于自己的女人而与吕布这个合作伙伴翻脸,董卓显然缺乏一个政治家的胸怀。正因为董卓在人们的心目中没有良好的声誉,所以,王允才能借美人计除掉他。
纵观董卓的失败,给企业家的启示是:要成就一番事业,必须要为自己打造良好的声誉。
首先,不能只考虑企业自身的利益而怠慢消费者,否则,就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另外,还要让员工舒心。员工是为你冲锋陷阵的人。如果管理苛刻,肆意克扣员工的工资,使员工的正常需求得不到满足,老板又如何能长久地舒心?因此,在公司内部,必须与各级员工沟通并且善于沟通;有效沟通将能够给予员工更大的激励。当各级员工确信领导者不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才能对他们信服。当虽工们能够自觉地在思
想上奉行公司的价价值观并在行动上执行公司的行为规范时,公司的业务风险和声誉风险就会大大降低。因此,只有培育出一支优秀的经营管理团队,企业才能实现长远持久的发展,社会也将在一代又一代企业家的推动下不断进步和发展。
在公司外部,需要与重要客户、投资商、股东、政府高级官员等沟通,以增强他们对公司重新恢复形象的信心。
如果公司高层在以上这些方面能保持和他们的良好关系,在他们的心目中有着良好的声誉,即便企业遇到困难,别人也会出手相救。
主动创造宣传机会
公共关系是创建正面公众形象的一种专业化方法,又是建立并维护一个企业或品牌忠诚度的一种经营手段。近年来,公共关系作为一种企业管理和经营的理念与方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可和接受。因此,在企业的声誉恢复中,管理者也可以运用公关的作用。当然不是等媒体来主动宣传自己。
虽然公司可以通过安排媒体采访来提升企业的声誉,但不能保证媒体会写出一篇公众感兴趣和有助于公司声誉提高的深度报道。而那些富有思想并擅长沟通的高管才是媒体争相采访的对象。之后,有关成功企业和成功企业家的讯息将通过不同模式持续进行传播。这样一来,高层管理者本人和公司的声誉不仅得以建立而且还可以不断提升。
有一次,通用公司的工程师在领工资时,发现少了30美元的加班费。为此,他找到顶头上司,而上司却无能为力,于是他便给公司总裁斯通写信。斯通得知后,立即责成最高管理部门妥善处理此事。
3天之后,公司给这位工程师补发了工资。但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他们还利用为员工补发工资这件小事大做文章,向著名的《华尔街日报》披露这一事件的全过程。结果,在美国企业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公众都看到了斯通爱护人才、对员工的深切关怀。树立了斯通和通用公司的好形象。
树立领导的亲和力
从1981年到2001年,凯莱赫一直担任西南航空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他的领导风格亲切、幽默、个性十足。
他与一线员工沟通,并问候他们的家人;他常常帮地勤人员卸行李、帮服务人员发饮料。甚至他还在公司员工自编自演的节目中扮演“情圣”,还曾以猫王的扮相出现在航空杂志的广告中。她在西南航空公司网站上开办了名为“柯琳一角”的专栏,不断地将企业文化的理念传播给每一位员工、客户及关注公司的其他利益相关者。
甚至,公司总裁也经常在有西南航空航班起飞和降落的城市间飞来飞去,安排与员工会面,并将生日贺卡亲自递到员工的手中。
正是因为总裁和首席执行官这样的亲和力,增强了员工的凝聚力。当公司员工感觉到他们得到公司的认可和尊重后,他们会以能在这些公司内工作为荣。他们会认同公司的价值观、自觉遵守公司的行为规范,并通过他们高质量和高价值的工作建立和维护公司在外部利益相关者处的声誉。除此之外,公司员工对公司正面和积极的看法将能够影响他们的家人、亲戚和朋友们对公司的看法。
虽然西南航空也曾遭遇到一些没有预料到的危机事件,但是,领导和员工们不离不弃,共同对付危机。在领导们亲和力的感召下,消费者和公众也对他们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利益相关者们也在短时间对企业重新恢复了信任。
在企业的发展中,如果企业高层平时注重声誉管理,必然会要求全体员工在思想上加强风险和危机意识,带头遵守较高的职业操守及要求企业合规经营,并且在决策时会考虑声誉风险带来的潜在和巨大的危机。在危机发生时,他们会充分利用其在利益相关者中的信任度,动员起各方资源,尽可能地将危机的负面效应降至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