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论坛传播是网络公关亮点(1 / 1)

公共关系的本质是一种信息的双向交流活动。与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相比,互联网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互动平台。企业可以通过网络论坛、BBS、E-mail,等形式,与广大的公众进行实时互动。在网络传播日益发达的今天,网络论坛作为一个有代表性的虚拟社区,在社会传播过程中正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正在成为公关传播的一个重要阵地。

据最新数据显示,中国互联网的舆论平台已经十分发达,几乎每个门户网站都设有BBS论坛(BulletinBoardSystem,电子公告栏),论坛总数已达到130万个,位居全球第一。而且,据有关部门调查的数据显示,28.1%的网民使用论坛时间占总上网时间的比例为40%以上。论坛是互联网的特殊空间,一群有共同爱好、共同需求的网友可以在论坛上坦诚相见、推心置腹、互通有无,交流思想情感。

在网络这个言论自由的空间,大家乐此不疲地讨论着关心的话题。近两年来,所有由网络爆出的热点几乎无一例外起源于论坛。从之前的“华南虎”、"艳照门”、"家乐福”,到最近的“躲猫猫”,都在无形中彰显了网络论坛的巨大威力。

在线访谈一夜成名

前一段时间,上海华普汽车的老总徐刚和一名天涯网友的对辩让华普一夜成名。

2006年8月,天涯论坛“四海一家99”的一位网友,针对华普汽车的在经营以及市场策略、车型上的质疑措辞激烈,对华普大肆谪贬。特别是在质疑华普的车型抄袭仿冒时,作者尖锐地毫不留情地指出:

“华普被车友骂的最厉害的就是没头脑低水平的抄袭仿冒。什么车都仿冒,市场上卖的好卖的差的都仿冒。从高档车的奔驰、宝马、奥迪、凯迪拉克、到低档车的夏利、富康,反正认为别人的都是好的,自己的是最拿不出手的。

当这个社会进入到个性化时代、国人以和别人不同为荣时,华普竟然还在仿冒抄袭,不知疲倦的仿冒抄袭,听不进意见的仿冒抄袭,无悔无怨的仿冒抄袭,我想大部分有头脑的人不会认可华普的做法。

改良创新真的就那么难吗,华普吉利里就没有能人吗?"

帖子一经在天涯经济论坛发出,立即引起不小的反响,也给华普——这个在汽车行业,刚想显山露水的小弟弟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打击。

虽然作者也许是恨铁不成钢,但是,这种偏激的言辞还是很难令人接受,特别是华普的员工。就像孩子总是自己的好一样,商家谁都不愿意让别人说自己的“孩子”不好。何况又是这种指责的语气。在这种认知引领下,很多不明真相的人会认为华普汽车就是车烂,技术差。

此时,如果上海华普无动于衷,这种“一家只谈”很可能会引发“蝴蝶效应”也不一定没有可能。于是,在人们关注这个帖子的同时也在关注着华普会怎样反击。华普会不会让作者“拉出来溜溜”,看看他能创新什么车型?

出乎人们意料的是,华普没有任何员工对骂,一周后,华普老总徐刚开论。老总当然有高度,辩论合情合理,既体谅作者对华普的厚爱,也表明了自己的立场。这两个帖子一先一后在天涯热点了半月之久,一时间吸引了大量网民的关注。

本来,很多消费者甚至不知道华普汽车的样子,也不了解华普这个汽车生产商,经过这场论辩,华普不仅度过了危机而且被更多的人了解并认可。

论坛的魅力

论坛可以让企业转危为安,也可以让企业一夜成名。那么,论坛究竟有何种魅力,让众多网民如此“流连忘返”呢?

(1)互动

在网络论坛上,只有让受众与内容互动起来,才能实现公关传播的价值。

曾经,传统媒体过高的准入门槛将绝大多数人拒之门外。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及Web2.0时代的到来,互动已成为论坛文化的主流。人们不再满足单纯地从传统媒体中被动地接受信息,特别是“草根”阶层更加渴望以参与者的身份加入讨论。论坛让高大的人物从高高的媒体上走下来,与人们平等交流,人们不必再仰望,也不必只是听他一面之词。论坛无疑实现了草根们的愿望。

(2)口碑效应

论坛的主要特征就是口碑相传。论坛把人们联系在一起分享观点、价值,并进行交流和沟通,形成“让大家告诉大家”的口碑效应。以天涯论坛为例,在2007年6月,注册用户就近2000万,同时在线人数超过30万人次,每天的发帖量达到1万篇,每天的回帖数量高达150万。因此,网络公关不可忽视论坛的口碑效应。

因此,在危机发生后,利用某个特定机会,邀请公司的高管进行在线访谈,让网民分享企业或者自身的成长经历、理念,已经成为公关人员越来越熟悉的手段。关键是要重视意见的均衡表达和相互之间的尊重。

(3)情感宣泄的需要

其次,论坛之所以有如此高的关注度和人们的心理因素分不开。

在工作与生活压力不断加大的今日,许多人都在不同程度地压抑着自身的情感与欲望。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一人发言,而且内容又是自己比较关注的,自然热情参战。再者,论坛‘隐身”(隐藏真实身份)的发言方式无疑提供了一个量‘安全”的情感宣泄场所。

(3)开放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西方文化的渗透,人们的思想不断开放。在互联网上,只要轻轻点一下鼠标,就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进行深入了解。论坛上,没有国界,人与人的沟通变得更加畅通。世界各地的思潮汇聚成强大的舆论,都可以通过论坛影响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正是因为论坛由以上这些优点,因此,才吸引了成千上万的网民踊跃发言。在企业危机中,他们既能发挥“众口铄金”的作用,又能起到“众人拾柴火焰高”的作用。因此,危机公关需要对他们进行适当的引导,和他们形成良性互动。

“一贴灵”

论坛互动有各种形式,其中,帖子是网民在论坛中就其感兴趣的话题发表的个人见解。网民就某一现象发表意见后,其他网民可就这一话题以回复(跟帖)的形式参与讨论。

一组完整的帖子一般由主帖与跟帖组成。

精华帖:帖子内容精彩、有价值,带有“精”标识的帖子;

置顶帖:值得向本版网民展示,带有“顶’标识的帖子;

热帖:内容有吸引力,能引发网民参与讨论,带有‘HOT”标识的帖子;

平帖:出现在相关板块发帖栏内,无任何特殊标识的帖子。

曾经,网上流传着这样一个帖子,主题是:现在的药名为什么都那么难记啊?

发帖人的内容为:什么“地喹氯铵含片","维拉帕米”、"特莫昔芬”、“马来酸依那普利胶囊"等等,读得拗口,记得头痛,仿佛下决心不让人懂,现在买个药怎么还这么费劲啊!

顶贴为:我就知道明治地喹氯铵含片是治疗咽喉炎、口腔溃疡,齿龈炎的。其它的还没用过。

另外一幅顶贴为:像“胃舒平”、“保肝灵”、“感冒清”、“止咳糖浆”、"消炎片”……这样,文化程度不高的人也能按“名”索药,岂不大家方便?

可能是有规定吧,要不,生产药的也不傻,干嘛给自己找麻烦。

这个帖子的巧妙之处就在于不经意间向人们传递了“明治地喹氯铵含片”的功能。既能吸引网民点击,又巧妙地传递了企业产品的信息,可以说这样的帖子就是非常成功的。

如果在应对企业危机中,特别是在树立产品品牌和企业形象方面,公关人员懂得巧妙地运用发帖和跟帖的效应,也是可以化解危机的。因此,在设计网络传播方式的时候,要注意通过新的创意和策略,不露痕迹地抓住网民的心。

要想通过发帖成功公关,需要注意帖子的写法。

一般来说,网民浏览论坛的时候,首先接触到的是帖子的标题,标题“诱人”与否直接决定了帖子是否会被点击浏览。因此,在策划标题时,多是选定一个能引发争议的产品,以争议点作为标题内容,吸引网民眼球。

其次,主帖要精彩。在撰写主帖时,可以把标题中有争议的场景展开,以便引起人们的讨论。另外,跟帖也要注意从不同角度左右烘托,而不是单方面宣传企业或产品。

需要注意的是:在运用发帖进行网络公关中,如果在帖子中遇到有人发布企业的虚假信息以及进行人身攻击的内容等,要想方设法将其引导到正确的观点上来。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必然会带来危机公关方式的变革。网络论坛和搜索引擎相比,因其隐蔽性而没有强制消费的意思。网络论坛不像百家讲坛,在这里,人人都可以开坛。因此,这种方式正逐渐成为网络时代商家所看重的一种解决危机的公关方式。在论坛互动中,通过口碑使企业的品牌得到传播,形象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