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与经验(1 / 1)

一、主要经验与成就

(一)法规政策逐步完善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教师资格条例》颁布,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颁布。同时,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这些法律法规,《国家教委财政部关于职业教育师资班学生享受师范生待遇的通知》《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高等职业(高专)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等文件下发。2005年国务院又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此外,还有不少部委和地方制定了一些相关的政策和规章。这些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制定,为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提供了政策保障和依据。

(二)培养培训体系初步建成

我国职业教育师资来源基本上有五条渠道:一是各类高等院校毕业生被分配至职业院校担任教师,这是职教师资的主要来源;二是行业部门在下属企业单位中选调一批工程技术人员,到该部门办的学校担任教师;三是职业技术学校选留本校的优秀毕业生;四是“转”或“改”,即原来普通中学的教师,参加短期培训后改教专业课;五是聘请企事业单位中的专家、能工巧匠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17]近年来,为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我国逐步建立了一批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工作。第一,全国大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各有关行业部门,根据本地或行业部门的实际情况,依托普通高等学校或国家级、省部级重点职业学校,先后建立了一批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据统计,自1999年启动至今,全国共建立56个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和8个职教师资专业技能培训示范单位。另据统计,仅2003—2007年,中央财政累计投入53亿元,重点支持1080个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235个县级职业教育中心和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推动了中职骨干专业教师培训工作。[18]这些基地的建立和发展,培养培训了大批职业教育教师。依托高等学校培养职业教育师资,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职业教育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第二,国家提倡通过在职“专升本”、攻读硕士学位等措施,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第三,国家、各高职院校又通过短期培训来不断更新职教教师的知识,提高教师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并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现有的职教师资培养单位、学校和基地建设已基本涵盖各行业、部门和专业方向。从学校类型来看,有独立设置的职业技术师范学院,也有普通高等院校的职教学院(系);从层次来看,有本科院校,也有专科院校,有重点大学,也有普通院校。不仅如此,我国还较注重与国外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他们先进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我国职教师资培养培训经历了曲折的发展,从最初依托普通高校培养到建立专门的职业院校再到建设职教师资培训基地,有效地缓解了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带来的师资数量和质量等方面的不足,逐步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需要的师资培养体系。

(三)重视对政策的监督

2004年,国家教育督导团成立督查组,专项检查职业教育的工作情况,以敦促政策在各省市的执行。在2011年,为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根据《关于开展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评估工作的通知》,督查组对56个重点建设的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和8个专业技能培训示范单位通过自评、他评和现场考察进行评估。监督政策的实施有利于提高政策的执行力,更好地完成政策提出的任务。

(四)培养培训方式多元化

改革开放初期到20世纪90年代的师资培养政策大都单纯为了培养而培养,承担培养任务的机构多是师范院校、大专院校等,培养的形式和方式主要是函授、进修等短期培训。从进入21世纪以后,培训内容由重视基本理论知识的增强转变为更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并开始围绕促进教师专业化和增加“双师型”教师来开展培养培训工作。培养形式和方法呈现出多样化、丰富化的特点,不仅包括集中培训、置换脱产研修、远程培训、校本研修等短期培训,还包括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以提高学历层次的长期培训,以提高理论素养为主要目的的师资班,以及组织教师到企业参加实践提高实践技能等方式。

(五)教师能力培养从重理论转向重实践

我国针对职教师资的培养注重对实践能力的要求这一特点,越发关注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1980年国务院批转了《全国中等专业教育工作会议纪要》,提出:“要采取多种形式培训和提高师资。要使尚未达到大学毕业水平的中专教师努力达到大学本科毕业水平。”1997年国家教委发布了《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对教师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短期业务培训。包括专业理论培训、知识更新培训,教育理论培训,现代化教学技术、方法的培训和专业实践技能培训等等。”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要求:“把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作为师资培养、培训的重点……注意吸收企业优秀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到职业学校任教,加快建设兼有教师资格和其他专业技术职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在此基础上,2000年《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提出:“学校要建立有效的培训机制,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企事业单位进行顶岗工作或实习锻炼,提高广大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2006年《教育部关于建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的意见》出台,中职教师到企业实践成为中职教师实践能力培养的专项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