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政当居之无倦
【原文】
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解析】
子张问怎样处理政事,孔子说:“身居官位不懈怠,执行政令要忠实。”
居之无倦就是身居官位不懈怠,勤于政事,就是兢兢业业,夜以继日,励精图治;不辞病苦,奉公尽职。其最高境界就是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忘我工作,利国惠民。
勤于政事,是成就一个有作为的封建君王的基本条件。综观历代比较英明杰出的帝王,特别是那些开国创业之君,一般都是兢兢业业,勤于政事。如果连勤政都做不到,那就必然陷于荒**:嬉戏怠惰而难以自拔,朝政因之委于他人,于是重臣擅权,宦官干政,轻则导致朝纲紊乱,大权旁落,重则引来内忧外患,身败国亡。
平民皇帝明太祖朱元璋是个勤政的典范。他从征讨杀伐中夺得江山,深知皇权来之不易。为了防止大权旁落,他登位以后便果断废除丞相制,改由六部(吏、户、礼、兵、刑、工)长官直接向皇帝汇报,由皇帝亲自裁决,使得皇权与相权集于一身,大小政务均亲自处理,断不假手他人。往往天不亮就起床批阅公文,直到深夜才得以休息,甚至吃饭时还在思考政务。每思得一事,就顺手写在纸上,缝在衣服上,事情记多了,挂得满身都是,上朝时再把它们一一处理了当。以洪武十七年(1384年)九月的收文为例,从十四日至二十一日8天内,共收到内外诸司奏札共1660件,计3391事,平均每天要批阅200多件奏札,处理400多件事,其政务的辛劳可以想见。侍臣怕他操劳过度,劝他:“陛下励精图治,天下苍生之福,但圣体过劳,宜多加保重。”而朱元璋却说:“我难道好劳而恶安吗?以往天下未定,我饥不暇食,倦不暇寝,奖励将帅平定天下;现在天下已定,四方无事,难道可以高居宴乐了吗?自古以来,人勤则国家兴,人怠则国家衰,我怎么敢暇逸呢?”他把勤政放到关系国家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所以能自觉坚持,甘之如饴。洪武九年(1376年),刑部主事茹太素上万言书,朱元璋命人读了6000多字还未听到具体意见,大发脾气,叫人把茹打了一顿。可是心中仍然系于政事,未能释然。于是第二天又命人读,读到1.6万字后,才涉及本题,建议了5件事情,其中4件可行。朱元璋即命主管部门予以施行,并指出这5件事有500字即可,不必啰嗦1万多字,还承认自己打人是过失,表扬茹为忠臣。并亲自写文规定建言格式,公布全国。可见其对政事是多么一丝不苟。
《尚书》说,“怠忽荒政”“业广惟勤”,勤能补拙。因此,古代贤能的地方官吏,都以勤政来自律自警,从而实现吏事的练达和政治的清明。
晋朝时的陶侃,历任南蛮长史、江夏太守、武昌太守、侍中、太尉等职,他不仅是一代名将,也以“性聪敏,勤于吏职”著称。
王敦之乱平定后,朝廷任命陶侃为南蛮校尉、征西大将军和荆州(今湖北江陵县)刺史。陶侃资性聪敏,勤于吏职。他整天正襟危坐,处理公务,千头万绪,都没有遗漏;远近的书信和奏疏都亲手草写,下笔如流。及时接见远来近投的客人,门前没有停客。他经常对人说:“大禹是圣人,尚且珍惜每一寸光阴;至于我们这些凡俗的人,应当珍惜每一分光阴。怎么能够游逸荒醉,生着无益于当时,死了默默无闻于后世呢?那样是自暴自弃啊!”僚佐有的因为清谈和游戏荒废了正事,陶侃就命人取来他们喝酒、赌博的器具,都投入江中。如果参与的人是官吏和将领,则加以鞭打,并且说:“赌博是牧猪奴才干的勾当。”有奉赠物品的,陶侃都仔细地问明由来,如果是辛勤劳作所致,虽然微小,也一定高兴,慰劳和赏赐都加倍;如果是不正当的方式所得,就严厉地斥责他们,还其所赠。
陶侃曾经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的稻子,遂问:“用它干什么?”那人说:“行道所见,随便取了点。”陶侃大怒道:“你不种田,竟敢糟蹋人家的稻子!”抓过来就鞭打了他一顿。由于陶侃勤政爱民,老百姓也都勤于农业生产,家家丰裕,人人富足。当时造船,陶侃命令把锯下的木屑和竹头全部收起来,官员们都不了解他的用意。后来,正月初一,正遇上雪后转晴,公署厅堂前余雪犹湿,于是以木屑铺到地上,走路时一点没有妨碍。到桓温伐蜀时,又以陶侃所存的竹头作钉子,建造船只。
陶侃珍惜光阴,理政周详,建立了不朽功业。北魏时的宋世景为政“无早晚之节”,也写下一段勤政的佳话。
宋世景起初官拜国子助教,后任司徒法曹行参军、尚书祠部郎和荥阳太守等职。时称他的文武才略和清平忠直,少有人能比得上。虽才德过人,依然夙勤不怠,因而判案如神,政绩卓著。
宋世景任荥阳太守时,当地豪门郑氏依仗权势,纵横乡里,人们都很惧怕。世景下车伊始,就抑压豪强,赶跑了郑家一位贪赃枉法的县令。于是,僚属们都害怕他的威严,没有不改过自谨的。为了治理好荥阳,宋世景废寝忘食,僚属和百姓,随到随见,没有早晚时节的分别。来者没有一个不能和盘托出他的隐情和心事的,因为太守总是平易近人,屏人密语。这样,宋世景对于民间发生的事情,不论大小,都能知道;揭发奸人、揪出隐情,像神明一样。曾经有一个官吏,休完假还郡,路上吃了人家的鸡;又有一个听差,私下里接受了别人一顶帽子,又吃了两只鸡。世景喝斥他们说:“你们怎么敢吃了某某的鸡,拿了某某的帽子呢!”二人听了,大惊失色,急忙叩头伏罪。于是,上上下下都震惊恐惧,没有敢触犯禁令的。
古人说,勤于思则理得,勤于行则事治。居之无倦、勤于政事是为政者的基本品格与原则。一个人不论才能大小和职位高低,只要在其位,就应该敬其事,出其力,勤于行,尽其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