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蚕原来也要吃桑叶(1 / 1)

心灵之旅 马志国 617 字 5个月前

不知天高地厚的我,前些日子竟也在一家报纸上像模像样地码了一篇文字,就“教师外流”说三道四了一回,题之曰《“老九”不能走》。事也凑巧,没几天,我身边的两三位业务能力很不错的同行,还是无可奈何地先后“走”出了校门。

这到底为什么?我只配“胡思乱想”。

俗谚说:“家有二斗粮,不当孩子王。”那是说万恶的旧社会。“臭老九”,那也是“文革”中斯文扫地年月的事。于今呢?一位同仁讲过一则并非幽默的真实故事:一教师家访,力陈读书之重要,苦劝家长让孩子好好读书。不期家长言辞恳切地道出一句:“您的好心我知道,您就别太为孩子费心了,往后,顶不济叫他当个老师!”这位老师登时“卡壳”——自己读书教书,从来自以为神圣,原来是“顶不济”!难怪现代民谣云:九等公民是教员,鱿鱼海参认不全。

漏船偏遇顶头风。近两年又刮起了一股不明风源的怪风——教师工资拖欠风。报载:某自治区历年拖欠教师工资累计达1.8亿元;某省今年拖欠教师工资1.4亿元;某省辖市今年1~6月份拖欠教师工资1200余万元,涉及教师20841人;有些地区教师几个月甚至半年多拿不上一个“子”;某省在解决教师工资拖欠问题电话会上,省长拿出了绝招——连三声地“拜托了!”乖乖,教师教书育人拿工资,天经地义,如今竟要靠“拜托了”!冰心老人最近一次谈到教师的这种情况很为动情:“我刚看到某省拖欠教师工资达7个月之久的情况反映。我认为,这是中国近年来最为可耻的一件事。”真是一语中的,入木三分!

我们没钱么?不错,我们还不富裕。但是,却偏偏有这样的故事:有人在那里阔得喘粗气;有人在那里山吃海喝,吃得国宴都觉尴尬;有人在那里成千上万元牵回一条狗,美其名曰“宠物”;有人在那里以几百元一辆的低价卖掉“旧车”,换回几十万乃至上百万元一辆的豪华;有人在那里腰缠上万元一条的裤带……

原本不富裕的日子究竟该怎么个过法?原本不多的钱究竟该怎么个流向?

教师,你即便给他充分的梦想的自由,也绝少梦想成为巨富大款,充其量梦想生存状态得到一点点改善。尊师重教,喊了多少年。窃以为,眼下最要紧的,最真格的,是解决好教师的生存状态问题。

行文至此,想起读过的一则寓言:树上有两只麻雀。这一只说:“喂,伙计!你说我是往上飞,还是往下飞好呢?”那一只说:“那还用说,当然是往上飞好哇——活一世不就是为了往高处追求吗?人往高处走,鸟往高处飞嘛……”“可是,”这一只说,“地上有吃的呢!而我,现在又是这么饿。你讲的虽然好,听来也十分高尚,应该向上飞,却解决不了我的实际问题。我看,我还是向下飞,先吃饱肚子再说吧!”

鸟们原来也遵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

我自认愚不可及,一直反对“先吃饱肚子”的哲学,一直景仰春蚕的无私奉献精神——你看人家春蚕,光知道吐丝。然而,新近才从一篇文章中确切地知道,春蚕吐丝并非无条件的,而是必须有可口的桑叶来吃。

原来,春蚕也要吃桑叶!

于是,我不再“胡思乱想”。

1994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