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知是干活的人,忙,自然是生活本色。
有的朋友知道了我很忙,时常说不忍心耽误我的“宝贵时间”来串门。我说千万别,好友串门来,简直是赐福于我了。真的,有朋自远方来,或是自“近”方来,坐下来促膝畅谈,总是成了我最难得的享受。
“您每天那么忙,累不累?您可要当心,千万别累坏哟!”这天一位友人串门,关切地说。友人是那样地真情,让我心里暖暖地。暖流的涌动,让我忽然记起好几位友人前辈也曾这样关心过我,也曾经给过我这样的温暖。每次面对这样的温暖,我都几分动情,连连地说:“谢谢,谢谢,我一定当心!”不过,从未仔细想过,我到底累不累?这回,再次的感受了友情的温暖之余,我认真地想了想这个问题。仔细想过之后,准确地说,我的感觉不是累,是忙。
是的,我的确很忙。
上班,单位里常规的工作已经并不清闲,如今在工作上谁敢不使出浑身解数?而且,由于我工作的特点,工作还要延伸,许多事情很难按点“下班”的。接待各地心理求询者的来访,赶写各地报刊的专栏约稿,参加一些学术会议,还要读书,还要研究……总之,忙。
再说,我们又都是俗人,谁敢光要事业不要家业?上有老下有小的,衣食住行,过日子的事谁也推不光。于是,也得忙。
这么忙,累不累?
平时人们喜欢说“又忙又累”。于是,不少人觉得,好像忙就是累。我倒觉得忙与累,不一定就是一码事。
古人造字很有讲究。“忙”字,从心,最初的“忙”,意思是“心迫也”,就是心里着急。后来又有一解:“忙,冗也”,“不暇也”。就是事情多,没多少闲工夫的意思。这样说来,是不是忙了就累,就得看忙得心情如何了。如果总是心里起急,忙起来自然容易累。如果只是每天静静地做着事情,心里并不急,那就不过是少了几分闲散,少了几分闲得难受,哪里有什么累?其实,平时所说的“又忙又累”,恰好说明忙未必就累。比如走路,有人急着要赶到一个什么目的地,就觉得累;有人就为走路而走路,把走路当成一种生命的享受,并不想赶到哪里,快也好,慢也好,都不觉得累。再比如垂钓,有人急着要钓上个大鱼,本来是一种休闲,也会觉得累,有人就为钓而不为鱼,就不觉得累。
再看看我们现实的生活。如今有人其实还没怎么忙,也整天喊累。累在哪儿?累在心里。为什么?心里总在想着达到什么目的,总在想着得到什么东西,为此花费的心思太多太多。心中太多的挂念,太多的忧虑,怎能不累?
不错,人都难逃“功利”二字,可也有个淡泊一些还是急近一些的不同。急功近利,为功利所累,就累;淡泊功利,不叫功利牵着鼻子走,生活也一样有所收获,却不累。生命是一个过程,热爱生命就是善待生命旅程的每一步,而不必太在意什么结果。以如此心态,忙是忙了,却可以忙得神清气爽,忙得心静神安。而且,忙起来的时候,自己就生活在当下,就专念于当下,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当下的每一刻便成了一种生命的享受。
因此,忙起来累不累,有时候全看心态如何。
忙,是每个人生命的本色。如果生活闲散,倒是一种难耐的痛苦了。无所事事,会让一个人的心灵没有着落,在不安中煎熬。正所谓“闲心难忍”,空闲催人老。所以,佛家也讲究“常做佛事,永不休息”。那个百丈禅师,更是“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直到老年依然如此。我们芸芸众生怎能不忙?
更重要的是,有了淡薄的心态,忙起来简直成了一种生命的享受。忙,可以斩断烦恼的藤蔓,忙,可以清除杂念的源头,忙,可以使身心得到最好的补养,忙,可以让我们的生命充满生机,忙,可以创造美妙的生活,忙,可以播洒幸福的种子。
真的,忙,已经让我深受恩惠。不少人说我精神很好,好久不见的朋友说我,还是以前的样子,不见老,还年轻了。仔细想来,就得感谢忙。因为忙,我没空烦恼,没空生气,没空忧愁,甚至没空老。忙,让我落个身心清静,对身心简直都是一种滋养了。
因此,我忙,但不累,而且乐在其中。
1998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