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节 《平阴县建国五十年文学作品选》补记(1 / 1)

1998年3月的一天,省作家协会会员、县文协副主席、电业局办公室副主任宋俊忠来到县文化馆找到省作家协会会员、县文协主席、《平阴文艺》主编雷庆龙,谈了要编一部《平阴县建国五十年文学作品选》的设想。这一设想正中老霄下怀!

1949-1999,明年就是共和国50年大庆,编这样一部书,不仅在平阴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而且可以作为向共和国50华诞的献礼。

50年,在滚滚向前的历史长河中,不过弹指一挥,我们50年的文学和中国3000年的文学成就决不能相提并论。退一步讲,50年中,还没有产生文学成就“为一时之冠”的于慎行那样的“腕”级人物,然而这并不能掩盖50年平阴文学创作的辉煌成就。平阴历史上文学从没有像这50年繁荣昌盛,它业已形成十分壮大的作家群体,文学的天空,一时群星灿烂,光彩夺目:文学创作,如五月玫乡,繁花似锦,回眸一望,令人不胜神往。如果无人去搜集、整理、编辑、出版这些作品,就很可能被河沙所湮没,直至销声匿迹。这该是平阴文学多么大的损失啊!

为了取得县领导的支持,他俩一起到县人民政府去找韩子奎县长。韩县长在百忙之中接待了他们,认真听取了他们的汇报后,对他俩的构想非常赞赏,并表示对他们的工作要大力支持。随后,在韩县长的亲自过问下,老雷和小宋拿出了编辑方案,组成了由韩县长为主任,由张明兰、袁淑玲、李宗顺、柳会青为编委副主任,由李庆余、董宪云、王士田、徐琳、邵邦申、宋俊忠、杨书杰、席传博、雷庆龙为编委的编委会。4月初,500份热情洋溢的征稿启示发往全国各地。应征范围包括平阴县内的“土著”作家、作者,平阴籍的外地作家、作者,非平阴籍而在平阴工作过或正工作着的作家、作者反映平阴生活的文学作品。一石激起千层浪,全国各地的有关作家、作者纷纷来函、来稿,给予鼎力支持。到截稿时,共收到来信80余封,来稿3000余件。对于一些曾写过不少好作品,至今隐而不闻的作者,老雷总是想法设法、千方百计地去搜集、查找他们的作品。汇集的作品多而杂,常常良莠不齐,编委们在炎炎夏日,赤臂上阵,反复挑选,反复审阅,反复校对,忙得不亦乐乎。既要做到优中选优,又要兼顾创作时间,一个作者的同类作品一般只限定两篇,一篇选其代表作,一篇选其成名作。50年中平阴文学也和全国一样,是一步步走向繁荣的,作者作品往往先疏后密,很不平衡,对于早期作品,即使思想性和艺术性都相对差一点儿。也收入书中,主要考虑到作品的历史性。

逾时一载余,阅稿百万字。1999年9月,《平阴县建国五十年文学作品选》顺利出版发行。内容包括诗歌、散文、小说、电影文学、评论五大门类,收入160位作家、作者的280件作品,共60万字。韩子奎、宋俊忠、雷庆龙作序,著名诗人、作家苗得雨题词。这部文选比较全面地反映出了平阴县50年来的文学创作风貌。当然,由于时间短、人员少,任务重、书的容量有限等方面的原因,难免有挂一漏百、取劣舍精的现象,但它却凭自己的厚实、博大、精美奠定了它在平阴文学艺术史上的地位。书中的华章美文将永远放射出耀眼的光辉。

该书出版后,向全国各大图书馆、文化名人赠了书,许多著名作家、图书馆来函表示祝贺和感谢。“嫣红姹紫玫瑰花,五光十色诗文来”,《平阴县五十年文学作品选》像一支艳丽的艺术奇葩别在共和国母亲的胸前。

感谢该书的策划,感谢该书的编委们!你们将于历史同在。

(原载2000《平阴文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