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节 江南竹(1 / 1)

从江南北归已久,但江南却常常悄然人梦。佛塔古寺,棕林蕉丛,叶下轩窗,寨楼歌韵,筒裙丽伞,倩影随舟,如诗似画的江南,怎能不让人牵恋?

然而,我最怀想的还是江南竹。

走马江南,山重水复,总有清竹相伴。楠竹、湘竹、桂竹、毛竹、箬竹、苦竹、花竹、金竹、紫竹、淡竹、木竹、桃枝竹、象牙竹、凤尾竹、罗汉竹、乌林竹……或参天耸立,或临风吐翠,或素雅宁静,或摇曳生姿,或疏枝几竿,或漫山遍野。走在江南竹篁幽径,那盎然清丽的诗意和墨韵便从心头升起。“竹风一阵,飘扬茶灶疏烟”。“千竿修篁,周遭半亩方塘”。沐浴竹情篁韵,静听萧萧竹语,便觉尘寰渐远,荣辱偕忘,杂念尽洗。人清似竹,心淡如菊,心境格外高远。

江南让我心仪的最是那以竹为竿的钓客。江南水多,江河似练,湖泊如镜。水给了江南以灵秀,给了江南以大智。高适“心无所营守钓矾”,端静“本是萧湘一钓客”,綦毋潜一生“愿为持竿叟”,钓客之多,使得“钓竿斩尽重栽竹”。江南钓客手中一竿又一竿的翠竹,划破了烟锁雨笼的人生迷茫,直把丝纶垂到了禅境之中。

长河落日,大漠孤烟,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黄土高原,壶口瀑布,京腔京韵,安塞腰鼓,秦松汉柏,姚黄魏紫。我豪迈壮阔的北方啊,唯独缺少那倩影婆娑的青青翠竹!

一日,和张昉先生谈及此等缺憾,先生说:北方缺竹,但决不缺竹的品格。“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回等北人,不正是“青青不肯黄,楚楚耐寒霜”的江南翠竹吗?

为弥缺憾,张先生当即挥笔,为我作竹石图一帧。先生笔下之竹,瘦劲孤高,豪迈凌云,枝枝傲雪,节节干霄,儒家士子那特有的精神与品格全浓缩在这几竿青青翠竹中。画毕,先生又题诗曰:“写取一枝清秀竹,秋风江上作鱼竿。”

妙哉!妙哉!张潮在他的《幽梦影》中说,“竹以子猷为知己”,然竹的知己岂止子猷一人?徐渭、郑燮、竹林七贤,还有先生和我。

(原载2000《玫瑰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