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在台北道场回廊跑香时,看到十二楼禅堂外的庭间,有不少人在打太极拳,询问之下,才知道是佛光缘社教馆附属的松鹤学苑学员在上课。
佛光缘社教馆位于台北道场十一楼,平常举办的社教弘法活动有:妇女法座会、禅修班、经典研究班、青年义工服务队、金刚义工服务队各种讲习会等。
有不少信徒参与这些活动后,深感具有学习性及知识性,纷纷建议社教馆也能办一些适合银发族的社团,好让家中的父母及长辈参加,由此因缘,便成立了专为银发族而筹设的“松鹤学苑”,其主旨在于——
1.提倡孝道,送父母上学。
2.增长新知,接受新资讯。
3.修心养性,学佛积福德。
4.广结善缘,扩生活视野。
据闻开学以来,很多白天忙于工作的子女,都很欢喜将父母送到松鹤学苑来上课,几乎每一班都满额。从早上七时到晚上七时,任何时段都有班级在上课,是社教馆反应最热烈的课程。
除松鹤学苑外,社教馆应一般信众的要求,开办有文化技艺班。另外为了方便信徒到技艺班上课,幼小子女有人照顾,社教馆更在每周五、六开办“善童学园”及“星期学校”,让孩童们利用课余,借着学习技艺陶冶性情、进修语文、拓展新知、熏习佛学、培养品德。
台北道场的十四楼如来殿,则具有寺院弘法利生、净化社会的功能;十三楼的“国际佛光会中华总会”,是全省佛光会员的会务中心;十二楼的会议厅、禅堂、教室、录音室、斋堂,是台北道场的活动中心;十一楼的社教馆每星期活动次数近两百次;十楼的佛光缘美术馆、滴水坊是颇受信众肯定的美术中心;八楼、五楼的佛光出版社及普门杂志社,定期出版的刊物、杂志及新书,都已有一段历史。
两年前台北道场落成的典礼中,我曾说明台北道场有四大特点:传统与现代结合、僧众与信众共有、修持与慧解并重、佛教与艺文合一。如今都已一一具体显现出来,说台北道场是“小型的佛光山”,也很贴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