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 十四日 星期四(1 / 1)

今起一连四天,每天晚上七时三十分,我将在“国父纪念馆”以开大座方式宣讲《阿含经》。

“阿含”是法藏、真理、佛法的宝藏。佛在原始时代最初所开示的佛法皆记载在此《阿含》中,《阿含经》分有《杂阿含》《中阿含》《长阿含》《增一阿含》等,经文计有千篇之多,从中择取十篇,作为此次讲座内容。

一、世间之最:本经文在说明,佛告天子,爱最广、腹最深、憍慢最高、佛最胜。

有一次天子对佛说:世间最大的是土地,最深的是海洋,最高的是须弥山,最大的神是毗纽。

佛陀回答说:“世间最广的是爱,最深的是腹,最高的是慢,最大的是佛。”

爱不深不生娑婆,愿不重不生极乐安养,所以人是从“爱”中而来,对爱最为执著,爱自己、爱生命、爱家人、爱邻居、爱国家、爱社会,进而爱读书、爱音乐、爱艺术、爱名、爱利、爱情、爱缘、爱德、爱道……凡有所喜好者,皆是爱!礼佛也是一种爱,不爱佛如何拜得下去?由爱中可以长养尊敬。若爱得过分,爱得不当,爱得起烦恼皆是不当的爱。

佛门中讲爱,是用智慧水将染污的爱,升华为慈悲,所以佛说爱是最广大、最无边、最无际。惜物不浪费,延长物品使用年限,也是一种爱。从爱自己进而爱国家爱世界,爱一切生态。古人为了护生,候鸟不垂帘、为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更爱护大地使其不污染。

“腹”之所以最深,是因心腹藏在心中深藏不露,所以有人形容心如海很深。心大,事业就很大,心大才能包容天地;心之所以不够深,大不起来,是因为心灯不亮,只要在心中点燃一盏智慧光、戒律光、佛法光、真理光,就可以照亮我们心田。

一个人的心若能容一家,就做“家长”,能容一村就做“村长”,容一县可以做“县长”,容一国可以做“国王”,容世界可以做“盟主”,容一切众生,则可以成“佛”。世界上最完美的东西都以“佛”字来形容,像佛德、佛道、佛法、佛性、佛果,更希望每一位佛弟子,都有佛眼、佛耳、佛口、佛心、佛行、佛禅,把什么事都做得很好,不必等到将来成佛,当下大家都可以成为活佛!

二、乐报之宝藏:内容叙说,福乃火烧不坏、风吹不走、水流不散、贼抢不去之宝藏。

天子向佛陀提出一个问题,什么东西是火不能烧、风不能吹、水不能淹,国王、盗贼的强势也抢不走的?佛回答道:“唯有福是火不能烧,风也不能吹,水灾也不能坏,盗贼国王也抢不走。”

这种对话很像是在猜谜语,我也顺道提出一个谜语,让大家猜一个地名。

1.世间上最伟大的人是谁?

2.虚空中最无边的东西是什么?

3.地球上最高土地为何?

答案是:佛光山

生活在世间上,最盼望希求的是“福”。人一旦有了福,就可以福至心灵、福星高照、福如东海、福德庄严、福果圆满!可见福是人人需要的,佛教对“福”的诠释,在《金刚经》上,有所谓福德与福德性。福德指的是布施做善事,助人结人缘,重在修证福德,是属世间法;福德性则是指我们每一个人永恒的生命,不假外求的真如佛性,是属出世间法。

学佛的真正目的,不在求世间增减的福德,而是在求真如不灭的福德性,是修证,也是真正的功德。

修福的方法有——

1.世福:修行世间善言善行善事的道德福报。

2.戒福:守清净的戒律,可以减少烦恼。

3.行福:自行化他,确实实证修行。

我们常将“福”喻成“田”,所以有福田、福田衣(袈裟)、福地(寺院)、福田院(救济院)等名称;也常将“心”喻成“地”,心田、心地,学佛重在开发我们的心田心地,把心田中本具的福德性开采出来,让心地清净,心田长养功德。

福是人生最好的宝藏,愿今晚前来闻法的大众,人人皆能福慧双修,福德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