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重要的名词解释和需补充的知识点(1 / 1)

(一)名词解释

儿童小说——根据少年儿童的理解能力、欣赏能力和心理特点创作的、为他们所喜闻乐见的一种儿童文学样式。

典型人物——指小说中具有某种代表性、并且有独特性格的人物。

典型环境——指小说中典型人物活动的特定的历史环境和具体的生活环境。

情节——也叫故事情节,是叙事文学所运用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段。它既构成人物性格的发展历史,也展示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矛盾冲突,是小说创作的三大要素之一,一般分开端、发展、**、结局四个部分。

形象——又称文学形象。作家依据现实生活,经过艺术概括,表现在作品中的具体可感、鲜明生动的生活图景。文学形象主要是指人物形象。

(二)需补充的知识点

儿童小说塑造形象的基本方法

《儿童文学》教学大纲将“掌握儿童小说塑造形象的基本方法”列入教学的“重点”,但在教材中缺乏这方面内容,现补充如下。

一般来说,塑造人物形象的基本方法主要有五点:

(1)坚持从生活出发,遵循现实主义原则,以生活中的真实形象为原型,来塑造人物形象。如《刘文学》《雨来没有死》中的刘文学和雨来等。

(2)安排引人入胜的情节,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因为情节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历史。如《小兵张嘎》中的张嘎、《宝葫芦的秘密》中的王葆,其形象是随着情节的不断发展而逐渐丰满起来的。

(3)把描绘人物的外部特征与必要的心理刻画结合起来,以便更具体地揭示人物的内在思想、情感及性格,也是刻画人物的手段之一。如杲向真的儿童小说《小胖和小松》,通过描绘外形和人物的心理活动,使两个不满10岁的儿童形象活脱脱地出现在读者面前。

(4)通过对典型环境的描写来塑造典型人物,是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因为典型环境是典型人物赖以活动的场所。如《闪闪的红星》中的潘冬子、《鸡毛信》中的海娃,都是特定的战争环境造就了他们的英雄形象。

(5)通过对比来塑造人物形象。如成人形象与儿童形象的对比,正面形象与反面形象的对比等。在对比中凸现人物性格,丰富人物形象。如《喀布尔人》中小贩喀布尔人和幼女敏妮;《闪闪的红星》中的胡汉三和潘冬子等。

此外,还可以通过富有个性化的语言以及独特的细节描写,来凸现人物性格,丰富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