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永远的怀念(1 / 1)

高士其评传 韩进 1246 字 6个月前

高士其离我们远去了,但他却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从他离开人们的那天起,到今天已经16年了,人们一直在怀念他,纪念他,在继续着他开创的科学文艺事业。

1989年,在高士其逝世一周年的日子里,曾经与高士其共同战斗过的马宁同志写下了《高士其性格》一文,探讨了“人们为什么不能忘记高士其”的“奥秘”:

现在,高士其同志已离开我们周年了,我思念他,许多人也在思念他,为什么他能使人们永远不忘记他呢?到底高士其身上有什么奥秘值得我们思念他呢?

有!那就是我今天想说的“高士其性格”。

马宁同志还以亲身经历,讲述了他在与高士其交往过程中所“认识”的“高士其性格”,马宁将其概括为三大特征:

……他朝思暮想的事都是为着人民的,他时时刻刻想着人民。我认为高士其性格中最重要的最突出的便是——正如毛泽东同志常常教导的——为人民服务。

其次,我认为高士其性格的另一个特点,便是他不畏艰苦、不怕磨难、永不气馁的精神。

……高士其性格的另一面——源自于革命乐观主义的百折不挠和顽强刚毅,他感人的形象跃动于我的心头,永远与我的生命同在。

高士其同志永远离开了我们而去了,但他的精神遗产是我们千秋万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我坚定而自信地说:这是个永垂不朽的人!

在高士其逝世三周年的日子里,由中国科普研究所主持编选的《高士其全集》第一卷,由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1991年11月4日,《高士其全集》第一卷首发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宋任穷、卢嘉锡、赵朴初等出席。卢嘉锡发表重要讲话,高度评价高士其“是科技工作者的楷模,也是一个知识分子的榜样”,号召人们向高士其学习。《高士其全集》第一卷,由冰心作序,收录了方毅同志的《在庆祝高士其同志从事科普与文学创作50周年暨80诞辰大会上的讲话》和周培源的《中国知识分子的楷模——追忆高士其同志》。《高士其全集》共四卷,至1994年12月高士其逝世五周年的日子里出齐,并在1995年获得第二届国家图书奖。

1995年正好是高士其诞辰90周年。朱光亚同志在“纪念高士其诞辰90周年,开创科普工作新局面”座谈会上发表讲话,指出“在高士其身上突出体现了他的科学精神、拼搏精神和奉献精神。学习高士其同志的这些宝贵精神,对于开创科普工作的新局面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张则孙同志在纪念文章中称“高士其同志为革命、为科学、为科普事业艰苦奋斗的一生,是当代中国、当代中国科学史的一个奇迹,也是我们的骄傲”。指出:“这是一个以钢铁般的意志战胜病魔,在几乎不能劳动的条件下,进行创造性劳动的奇迹。高士其同志在与病魔作斗争的六十年中,从动作不便发展到完全瘫痪,却用笔作武器,写下了几百万字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为推动一代又一代青年寻找真理、投身科学、奔向革命,为丰富祖国科学文化宝藏,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做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巨大贡献。”

1999年,在高士其逝世十周年的日子里,人们又自发地掀起了一个纪念高士其的**。李宗浩同志写下了饱含怀念之情的《不尽的长歌——忆高士其》,把人们的思绪又拉回到十年前那令人悲痛的时刻:

北京的冬天总是那样地干冷,空气凝重。10年前,科普界的泰斗高士其就是在这样的天气里,悄悄地走出了北京医院,走过十里长街,走出了黎明的星空。

你终于摆脱了束缚你数十年的轮椅,毋须别人搀扶而远走高飞了;你也不再艰难地启动受损的喉头,哼出令人难懂的喉音,唱着:“生命啊/你是一首唱不完的歌/你歌唱欢乐的大地/你歌唱喜悦的春天”……这首著名的科学抒情诗《生命进行曲》,是在1973年万木萧疏的季节里写出的。当时是那样地令人惊喜和鼓舞。记得我那时握着你僵硬强直的手说:“高老,你这首诗简直像一股穿过千百层岩石的激流,在冲击着我的心。”

……一个真正的爱国的知识分子,就像你那样做人,君子自强不息,为科学奉献一切,为事业鞠躬尽瘁,对同事满腔热诚。你已经走了10年永不再回,你的声音似已遥远,但我们没有将你忘记。无论是昨天今天还是明天,自强不息的生命进行曲是一部写不完的史诗,永远唱不完的长歌!

就在高士其十周年祭日(12月19日)前夕——1999年12月13日,中国科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办“高士其星”命名典礼暨弘扬高士其“把科学交给人民”伟大精神的纪念活动。“高士其星”是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于1981年12月20日观测发现的,1987年10月国际子行星中心给予其第3704号的国际永久编号,并确认紫金山天文台具有发现、命名权。将3704号小行星命名为“高士其星”,源于中国科普研究所研究员李元教授的建议:“建议用高士其的名字来命名一颗小行星,以纪念高士其先生为科学献身的崇高精神。”此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吴阶平教授、著名科学家卞德培教授和李元教授联合行文《请命名高士其星》函寄紫金山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小行星命名委员会讨论认可后,正式向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行星中心申请批准高士其星的命名。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经过审议批准,同意将国际编号为3704号的小行星正式命名为“高士其星”。紫金山天文台接到国际小行星中心的命名通报后,即电贺中国科协。电文说:“高士其先生是中国科普事业的先驱和奠基人,他对中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是中国科普事业的光辉旗帜,获此殊荣完全是实至名归。”中国科协也当即发出感谢电,电谢紫金山天文台将该台发现的3704号小行星命名为“高士其星”,并向该小行星的发现者致以敬意。

小行星的命名具有国际性和永久性,是一项崇高的国际荣誉。高士其在长达60年的岁月里以最大的毅力忍受着疾病带来的折磨与痛苦,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为人民进行科普创作,他用毕生的心血写出一部部脍炙人口的科普作品,他对科学的探索和对科普事业的献身精神,赢得了世人的尊敬。以他的名字来给中国人发现的小行星命名,是非常恰当的,同时表明高士其不仅属于全中国,也将属于全世界。“高士其星”光耀苍穹,象征着高士其的精神如日月同辉,永远指引我们向科学的顶峰攀登!

高士其同志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