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月21日,为迎接全国解放,地下党接到指示,要把高士其从台湾转移到香港。就这样,高士其和小白一起悄悄离开台湾,坐了三天海轮,到达了香港。一到香港,高士其就病倒了,他的那位“表叔”黄秋耘恰巧也在香港,就每天来给高士其打青霉素。不久,一个个胜利的消息接连传来:1月31日,古城北平和平解放;4月21日,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捣毁了国民党反动派的老巢——南京,正式宣告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灭亡。高士其再也坐不住了,他一边不断地向党组织提出回北平的要求,一边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党对解放军的歌颂之情,对未来充满信心与希望。当得到解放军胜利渡过长江的消息后,4月25日,高士其自己口述创作了诗歌《长江十唱》:
长江长,
解放军大军渡江忙。
长江险,
雄师百万到江边。
长江红,
大炮打烂蒋海军。
长江静,
过江建立桥头阵。
长江广,
解放大军到荻港。
长江平,
解放大军到江阴。
长江宽,
解放大军到镇江。
长江深,
打下浦口取南京。
长江大,
活捉蒋贼除民害。
长江阔,
红军解放全中国。
高士其通过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顺口溜形式,十唱长江,十赞解放军,清新活泼的民歌风味,酣畅淋漓地表达了作者的欢快心情。就在创作这首诗歌后的第三天——4月28日,高士其又写下了具有饱满政治**的抒情诗《人民年、解放月、劳动日》:
什么年?
人民年
民主年
是老百姓当家的年头
是中国翻身的年头
大家欢天喜地
全国大放光明
连瞎子
也睁开了眼睛
什么月?
解放月
胜利月
是国民党完蛋的月份
是蒋介石灭亡的月份
红旗到处飘扬
满街扭着秧歌舞
连哑巴
也笑出了声音
什么日?
劳动日
工人日
是锄头、镰刀休假的日子
是机器马达整补的日子
卖力气的都得到了安慰
流大汗的都受到了欢迎
连瘫子
也起来行动了
正像高士其在诗中所说的,连瞎子、哑巴、瘫子都行动起来了,何况是高士其呢?在高士其的一再要求下,5月14日,高士其和小白一起,在党组织的安排下,坐上“湖北”号轮船,通过台湾海峡航行十天十夜,于5月24日到达解放区——天津。在天津国际饭店休息一个星期后,于5月31日到达北平。从这时起,高士其开始了新的生活,新的里程。其时,中共中央正在筹备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高士其的到来,得到党组织的高度重视,即推荐高士其为新政协代表。与此同时,高士其隐瞒了十年的中国共产党党员的身份也由党组织公开了。直到此时,高士其的许多亲朋好友才知道他到过延安,而且还是在共产党最艰苦的时期入的党,他们更加敬佩高士其。7月,高士其参加中国文艺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被吸收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9月2日,高士其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大会,终于又见到了毛泽东主席、周恩来副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由于新政协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以前,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所以,这次大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宋庆龄等为副主席,拉开了新中国成立的序幕。憧憬美好的未来,高士其兴奋地写下了《红旗飘飘》:
噩梦已醒
大难已去
新中国以无比英勇活泼的姿态
降生在亚洲的大陆上
像新的螺旋星云
出现在宇宙的中央
红旗飘飘
锣鼓喧天
五万万人民都是保卫世界和平的战士
五万万人民都是苏联的好朋友
喜马拉雅山举起森林的手致敬
太平洋鼓着波涛的掌欢呼
人民当家作主的日子终于来到了。10月1日,毛泽东主席亲手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天,高士其早早就起来了,让护士小白给他穿上最好的衣服,他要去参加开国大典。小白告诉他,党组织考虑到高士其的身体情况,安排他在家里收听广播,并特意给高士其送来当时最好的收音机,但高士其坚持要到天安门广场去亲眼见证这一伟大的历史时刻。小白说服不了高士其,只好请人将高士其从居住地——前门附近的远东旅馆,背到天安门广场。那时的天安门广场已经人山人海,就是健康的人都很难前进一步,高士其挤在人群中,更是寸步难行。好在很多人看到高士其时,都被他的精神所感动,主动帮助高士其,或让开道,或搀扶他一把。这样他好不容易才挤到金水桥边,又因为没有椅子,高士其干脆就席地而坐,等待着开国大典开始。当人群中传来雷鸣般的掌声时,高士其知道开国大典就要开始了。他又在小白的努力下,坚强地站了起来,而且一站就是两个多小时,直到结束。高士其顽强的毅力给他周围的人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当旁边人看到高士其的额头和鼻尖上都冒出豆大的汗珠时,忍不住关切地问他累不累,他就天真地笑着,用他自己特殊的语言“噢噢呀呀”地说:“不累呀,我很幸福!”
回到旅馆,高士其整夜不能入睡,白天参加开国大典的动人情景又一幕幕浮现在他的眼前。感受着新中国蓬勃向上的朝阳般的气息,高士其感到自己血管中的血液在奔涌,一种渴望工作、渴望战斗的**越来越强烈,让他不能自已。党在过去最艰苦的岁月里,以慈母般的关怀,把他从延安千里迢迢送到香港治疗,好几次,是党救了他的命,他的生命是党给的。如今,解放了,党更加关心他,把他安置在北京医院,让他在那里长期养病,尽一切可能减轻病魔给他带来的痛苦,千方百计给他治病,可高士其却不把自己当病人,他也从不认为自己是病人。他经常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养病”无疑是把“病”时刻放在心上来“养”,“病”就越养越不得了。生活里充满一个“病”字,精神生活便空虚烦恼;只有当生活被革命工作充实的时候,病的情绪才能不断被排挤出去,精神生活便充实快活。睡梦中,他梦见自己的病好了,在案头书写着他的科学小品;在炼钢炉前挥钎同工人一起战斗;在万顷绿涛中同农民一起耕作。他常常在梦中发出朗朗的笑声,可是,一睁开眼,又意识到自己是躺在病**,心里顿时像针扎般难受。他曾不止一次地自言自语:“高士其呀高士其,你怎么这么不争气呢?你怎么能当一辈子病人、住一辈子医院呢?不,不能!你是一个共产党员,应当尽一切可能为党工作!”
清晨,当护士拉开窗帘、推开窗子时,一缕阳光正好照在高士其的脸上,高士其的心里一下子明亮起来。他马上把小白叫到跟前,手舞足蹈地向她“呀呀”表白,要求她马上给党组织打报告,告诉党组织,他要工作,为党工作,为新生的中国工作,为人民工作。小白让高士其安静下来,让他慢慢地说。高士其感情深沉地口述起来,小白一字一句地记录着:
亲爱的党,请您不要把我当做病号看待,我还能为您工作,为祖国出力……我是您的一员……我要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战士……我要把我的毕生精力贡献给共产主义的壮丽事业……我恳求党组织给我分配工作,越快越好!
党组织收到高士其的工作申请后,他们非常重视,不仅很快批准了高士其的要求,还从他的身体状况和党的工作需要出发,为充分发挥高士其的特长以及他的影响力和号召力,给高士其安排了一系列的文化工作。为了能给高士其有一个安静而方便的生活与工作环境,党组织决定在全国科学普及协会宿舍里(北京干面胡同31号)专门给高士其安排一个房间,并且配备了几位为高士其服务的专职工作人员。党给予高士其无微不至的关怀与高度信任,高士其终于结束了长期流浪与失业的生活,在党的阳光雨露的滋润下过上了安康美满的新生活,将自己的余生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新中国的科学文化事业,成为新中国科学普及的巨人。
1950年,高士其出席全国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大会,被选为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1951年,高士其任中央文化部科学普及局顾问和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委员。从1952年到1958年,高士其还一直任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顾问。1953年,高士其出席中国文艺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会。自1954年起,高士其当选为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8年,高士其参加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出席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全国代表大会,被选为全国科学技术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同时任全国科学技术协会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