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木不成林”。在“繁荣创作”的同时,必须要并肩齐进地“建设理论”。而建设理论的目的,仍然是为了繁荣创作。也只是在创作繁荣的景气中,积累经验,总结经验,成为有条理性的、系统的经验教训,上升转化为理论。从而理论愈丰富,愈建设得完整。它们是儿童文学事业的具有内在联系的两个方面,起着相互影响的作用。用科学上的术语来说,就是具有“连锁性的反应”……
——陈伯吹:《谈儿童文学工作中的几个问题》
儿童文学的特殊性是在于具有教育的方向性,首先是照顾儿童年龄的特征。说明白些,是要求了解儿童的心理状态,他们的好奇、求知、思想、感情、意志、行动、注意力和兴趣等等的成长过程。在这一基础上运用文学创作的艺术手法,根据共产主义教育的目的和内容,用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用艺术风趣的文学的语言,来揭示他们的精神世界和反映他们的生活,同时也就在这艺术的生活图景中,教会少年儿童如何对待生活,如何培养自己的道德和人生观,同时也传达了科学知识……
——陈伯吹:《谈儿童文学创作上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