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儿童》停刊之时,正是淮海战役决战之时,上海的政治形势越来越严酷。淮海战役后,南京的国民党政府迁到了广州,由于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和谈”协议上签字,4月21日,我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一举解放了国民党政府盘踞达22年之久的南京,上海也随之在我人民解放军的包围之中。
时刻关注着时局变化的陈伯吹,仿佛在黑夜中看到了黎明的曙光,他预感到一个新的政府——新的中国即将诞生,便情不自禁地写下了《小鸡要出来了》,委婉地表达了自己对新中国的渴望:
笃!笃!
小鸡要出来了。
笃!笃!笃!
小鸡们真的要出来了!
诗人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欢欣与希望,小鸡们——
欢欢喜喜地出来了。
生活在光明的
自由的
新天地!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了,陈伯吹期待已久的“光明、自由”的新时代终于到来了,他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动,打电话给“联谊会”的成员李楚材、何公超、金近、邢舜田、严大椿等,提议以“联谊会”的名义写一份宣言,表示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由衷拥护,并在电话中征求会员们的意见。大家一致推荐由陈伯吹执笔,写什么内容也由陈伯吹决定。陈伯吹也感到这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就执笔写了一份《中国儿童读物作者协会为庆祝上海解放胜利和宣示今后工作方向宣言》,并于5月29日发表在《大公报》上。这份宣言欢呼人民解放军解放上海600万人民所取得的光辉胜利,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政权对全国人民、全体儿童以及儿童工作者的摧残与迫害,宣示了儿童工作者今后为儿童服务的努力方向。
《现代儿童》停刊后,陈伯吹把全部精力都用到编辑中华书局的《小朋友》上。5月30日,上海的大、中、小学全部复课;我人民解放军继续向南进军。感受着新时代的脉搏,陈伯吹又以“夏雷”的笔名,写下了歌颂人民解放军的《进军》:
进军,进军,
人民解放军,
快速的脚步,英勇的姿态,
坚决、彻底、干净地消灭敌人。
这些匪徒们,
践踏人民,
看作草芥,
看作鱼肉,
压迫,榨取,欺凌,忍无可忍。
起来,被奴役的人们,
扬着旗帜,
举着火把,
像潮水一样,滚滚地,浩浩****地,
把这些垃圾——匪徒冲洗得干干净净。
这首诗发表在6月2日出版的《小朋友》第947期上。也就是这一天,陈伯吹收到了上海市人民政府寄来的枣红色请柬,邀请陈伯吹参加6月5日召开的上海市文化界座谈会。
6月5日下午,上海市文化界座谈会在八仙桥基督教青年会9楼举行。陈伯吹换上崭新的中山装,准时赶到会场。只见到会的都是各界名流,仅陈伯吹熟识的就有茅以升、梅兰芳、巴金、靳以、赵丹、陈望道、陈鹤琴、郭绍虞、杨卫玉、张乐平、陈白尘、熊佛西、包蕾等。
下午两点半,陈毅市长亲临会场,座谈会便开始了,由夏衍主持。夏衍在作了简短发言后,便请陈毅市长讲话,然后是各界代表发言:上海科学技术团体联合会代表吴有训;中央研究院周仁;教授周谷城、钟兆琳、陈望道;戏剧界代表梅兰芳、陈白尘、周信芳、秦怡;文艺界代表冯雪山、巴金、靳以;教育界代表吴若安;新闻界代表赵超构;出版界代表周予同等。陈伯吹也代表上海的儿童文学界在会上发言。他先介绍了上海儿童文学界的现状,指出占上海六分之一人口的儿童仍受着流离、饥饿、贫穷的威胁,希望人民政府不仅要关心儿童的物质生活,还要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说到儿童文学的前景,陈伯吹高兴地预言,在党的阳光雨露下,一定会茁壮健康地成长。陈伯吹的发言博得阵阵掌声,陈毅市长高兴地握住他的手,勉励他更好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