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英国的儿童图书出版会先于其他国家在18世纪中期达到一个名垂史册的高峰呢?这除了作为书商的约翰·纽伯瑞个人的眼光与劳作外,还与英国的出版传统有着深厚的渊源。
英国儿童文学史研究者曾研究过这样一个问题:17世纪前的英国孩子除了读识字课本、礼仪手册和教会读本之外,究竟还能读到其他哪些书呢?研究者发现早在文艺复兴前期,就有一种非官方的通俗文学在悄然兴起。英国第一位伟大的印刷家威廉·卡克斯顿(1422—1491)曾积极从事翻译和出版工作,其中有三种读物广为传播,它们是1481年出版的法国动物童话故事《列那狐故事》、1484年由法国僧侣手稿直译成英文出版的《伊索寓言》、1485年出版的诗人托马斯·马罗利爵士根据民间关于亚瑟王(6世纪凯尔特族酋长)的神奇传说写成的《亚瑟王之死》。同一时期,还出版有罗宾汉故事等传奇故事集、《杀巨人的杰克》纽伯里曾将其收入《可爱的袖珍书》等民间童话童谣集。未来的作家丹尼尔·笛福在其童年时代所能读到的充其量也就是这些文学读物。出版者当时并不是为孩子出版的,但是孩子却把它们据为己有了。
17世纪的英国,正是清教主义(16世纪出现于英国)对人的生活的一切方面都发生影响的世纪,该派承认《圣经》为唯一权威,儿童读到的图书也就是《圣经》和宗教故事。17世纪后半期的情形稍有改变,但孩子们最容易读到的是由潘·克鲁齐和里·巴尔顿两人合作于1679年为孩子出版的一套“先令小丛书”,即一先令买一本。其中散文作家班扬(1628—1687)的《天路历程》出版后,于17世纪末18世纪初被印成小册子广为流传。这部旨在宣扬宗教思想的故事让孩子又害怕又喜欢,是当时孩子所读到的最惊心动魄的作品,被称为“一本极有迷惑力的书”。班扬还给乡村儿童出版过一本《给男孩和女孩》的书,一样有着令孩子喜爱的魔力。1679年,英国还出版了第一本玩具型的小书,在向儿童生理和心理特性靠拢这点上迈出了一大步。
18世纪最初的30年,儿童图书的出版出现了令人欣喜的潮头。约在1712年,一本署名“T·W”的有12页的文学小册子《给儿童的书》,获得了很大成功,诚如批评家渡塞·莫尔所说,这本小册子是英国“从儿童的视角而不是从成人的观点看待问题”的第一本书,可以被视为英国儿童文学形成期的一个起点。1719年出版了不久就被儿童据为自己的文学读物的丹尼尔·笛福(1660—1731)的长篇小说《鲁滨逊漂流记》。1726年又出版了后来被儿童据为自己的文学读物的乔纳森·斯威夫特(1667—1745)的讽刺寓言小说《格列佛游记》。1729年,法国作家贝洛的《鹅妈妈故事》英文本出版。1730年或更早,托马斯·曼就开始为儿童出书了,而1742年出版的消遣娱乐故事《瑞典巨人卡加纽斯》,受到儿童的青睐。在这样一浪高于一浪的潮头下,书商纽伯瑞于1744年创设为儿童出版图书的机构也就是顺势而为,再自然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