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月 二十一日 星期二(1 / 1)

上午十一时三十分,在殡仪馆为功德主陈嘉南之令尊陈国政先生主持告别式。

下午二时,搭机返回高雄。

晚上六时,潘维刚议员陪同三光翁娟娟小姐来请法。

七时,在檀信楼为丛林学院学部联合讲习会的同学开示“佛教僧侣的生活与修持”,我们从历史上可以认识古今僧侣的生活有十个层次——

一、原始佛教之托钵制度。

二、由托钵制度到国家供养制度。

三、由供养制度到化缘游方制度。

四、由化缘游方到靠田产收租生活(自耕自收)。

五、农禅生活到工商禅修。

六、经忏祭祀应赴为生。

七、油香、福田思想。

八、素斋、安单、服务观念。

九、信众供养、提供生活。

十、法会。

明晚将续为学生上“佛教僧侣在修持上的生活”。

就寝前,特提笔给“传灯学院”的徒众写一封信——

诸位仁者:

佛光山传灯函授学院开办了。

这是一封为挂念你们待人处事、行道修持而写的信。

数年来,我为弘传佛法于世界,几乎没有停歇地行脚于世界各地,在海内外数十个道场,看着你们都能固守本分,勤劳工作,在陌生的人地,不同的习俗里,播植种子,开拓佛光净土,在各地讲经弘教,有的从事法务行政,有的辛勤文化教育,有的发心维护道场……你们是荷担如来家业的真正佛子,我颇感欣慰。

只是度众弘法是何等神圣艰辛的工作,必须有愿力、耐心、慈悲、热忱,更要有方便权巧的般若智慧,绝对肯定自己的工作意义,以及三宝弟子的使命任务,才能在修道的旅程上没有障碍,而且能胜任愉快。

当然,这一切素养及能力的具备,都须从道业、学业、事业上学习进修着手。在日常生活中,你们可有自订课业?在起心动念中可有自我教育?在懈怠挫折时可有自我鞭策?情绪无明里可有善知识请教?你能不断检讨改过和迁善?你能经常保持满足和法喜?这些都是我最最萦怀和最挂念的。

最近一再思考,决定设立“佛光山传灯学院”,每月定期以书面教学,专为入室弟子指导道业、学业、事业的进修,也为我等师徒之间作接心论道的桥梁,愿所有徒众,不论学习能力多少,进度成绩如何,皆当用心详研教材,专心撰写作业心得,老实学习,真诚受教,以期僧格之健全、佛道之完成,希望你们切实奉行!

以后,每个月我都会写一封信给你们,并每月寄一份教材给你们,每次四门课程,每年十二个月为一期,四年一阶段,也会评鉴而定你们每月作业的成绩,希望你们珍惜因缘,好好和我合作!函授开始,书不尽意,先问

进步法喜

星云 佛光二十六年元月二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