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系1978级 胡乃非
我虽然是1978级的学生,但我的第一次高考是在1977年。那时,已经29岁的我在呼伦贝尔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简称莫旗)农村插队,已经9年多了。10月底的一个晚上,我从屯中广播里听到了教育部恢复高考的通知,心情别提多激动了,由此下定决心参加高考。考虑到自己手头没有任何复习资料,就打算利用预考前的二十几天时间回北京复习。不料就在动身前一晚,当地下了一场罕见的大雪,雪深过膝,本来打算乘坐附近农场的班车去最近的红彦火车站,这下不可能了,只好徒步走到红彦。结果三四十千米的山路由于雪深路滑我整整走了一天,傍晚才到达红彦站,而乘火车又几乎是一路站着到北京的。
由于那时呼伦贝尔从内蒙古划归黑龙江,所以我是作为黑龙江考生报考的。没想到刚到北京没有几天,就得到消息说黑龙江规定,像我这样超过25岁的知青除“确有专长”者外不允许报考,这好似一盆冷水浇到头上,我只好又从北京回到莫旗的屯子里。但过了二十几天,省里又出台了新的政策,说超过25岁的知青不必“确有专长”也可以参加今年的高考;且由于当时已经错过了黑龙江的预考,可以直接参加即将举行的正式考试,真是峰回路转!我立即全身心地投入复习备考中,并于12月到旗里参加了黑龙江的高考。
由于“**”前我是北京景山学校的老高中生,基础较好,所以高考的成绩还不错,据说在我所在的大兴安岭地区名列第二。我信心满满,以为自己必被录取,不料左等右等也等不来入学通知书。后来才知道,在莫旗有一批像我这样高考成绩很好但年龄偏大且“出身不好”的知青都没有被录取,可见当时在录取时并不完全依据考试成绩,这对我当然又是一个沉重打击。但是此时,国家层面的拨乱反正和思想解放愈渐深入。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坚信国家的高考政策也会变得越来越合理,因此开始积极准备参加下一年即1978年的高考。后来,政策果然又有了调整,将我们这一批高考成绩好但未被录取的“老知青”们又补招进了新开办的位于大兴安岭的师范学校。我因为那时已经下定决心参加1978年的高考,就没有去该校报到。
1978年7月底,我参加了第二次高考,这次高考是全国统一试卷。我有了更多的时间进行复习,考完之后就觉得自己的成绩不会差,因此对自己能够考上大学已经抱有充分的信心,只是不能确定自己能够考上什么学校。8月初,我从插队10年的莫旗农村回到北京,等待录取的消息。1个月后,我得知自己高考的总分是549分,在黑龙江名列前茅;紧接着,又得知我被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正式录取,由此开始了我的大学生活,并且从此再也没有离开过北京师范大学。1978年的高考彻底改变了我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