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定成空、无望成真的大学梦(1 / 1)

化学系1978级 李森兰

1963年,我毕业于汝阳完中初中部。那年河南第一次举办省、地市重点高中,我是唯一一个被录取到河南重点高中——郑州一中——的汝阳考生。在汝阳有很多人都说:“李森兰半个身子已经进大学了。”在郑州一中的新生开学典礼上,校长讲:“往年郑州一中的大学录取率都在75%以上,相信你们这一届,无论是在大学档次,还是在录取率上都将实现一次大突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班上有不少学生哭得眼都红了,我没有哭,因为我的成绩除了语文,其他都是满分。对于以后考上大学,我充满了自信。1966年,眼看就要参加高考,“**”开始了,中央做出了停止高考的决定,我的大学梦第一次落空。

1968年8月,我还没有到南庄村的家就听人说:“大队根据‘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的指示,已经安排你到村小学教书。”后来我又被抽调到陶营高中任教。1970年参军,1973年复员后,南庄小学已经升为初中,我再次在本村任教。

1977年,中央做出了恢复高考的决定,并且年龄放宽到30岁,考上大学对我来说应当不是难事。尽管这年高考我是汝阳县第一名,但我的大学梦第二次落空了。托人打听才知道,原来我被人冤枉,政审不过关,且无处辩解。可以说,自此,直到我接到北京师范大学的入学通知书之前,我认为我的大学梦已经彻底破灭了。

1978年5月,我姐和我哥专程从县城回到家要我准备参加1978年高考。我说:“有啥准备的?到头来还是政审不过关。”哥哥说:“不管咋说,没有咱爹了,你就得听我们的!”姐姐说:“在汝阳,老干部纷纷恢复了工作,要相信组织。”就这样,出于服从哥哥和姐姐,我报了名。

当时我担任初三毕业班的班主任并教数学和化学。万一学生考不好,我考好了又没被录取,我必将在全县再次“出名”,只顾自己高考,荒废了孩子们,报应呀!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我坚持把注意力放在辅导学生上。庆幸的是,我的12个学生,有9个考上了县一中,南庄初中毕业班的县高中录取率是全县最高的。

1978年我的高考成绩是448分。我在汝阳完中时的校长潘振玉,恢复工作后被任命为汝阳教育局局长,他说:“我无论如何,无论有什么代价,今年也要把李森兰送到大学里去。”

一天晚上,南庄初中教师开会。当刘校长把入学通知书交到我手里,打开一看,我愣住了……“怎么了,这还有假不成?”听刘校长这么一说,我才回过神儿来。

在去北京师范大学报到的路上,当我把入学通知书和钱递进洛阳火车站购票窗口后,售票员对着通知书看了许久,既不说话也不售票。我心里慌了,莫非她接到了通知,要没收我的录取通知书?最后我鼓起勇气问:“怎么了?”“没啥,没啥!洛阳都广播你了,你是咱洛阳地区第一名!”这一下,我吊着的心才扑通落到了肚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