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系1978级 郭家宏
1980年5月底6月初,离大二放暑假还有一个多月,我开始感到左侧腰椎及左腿外侧隐隐作痛,随着时间的推移,疼痛逐渐加剧,到期末考试前,上课已经成了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放假回家后到医院检查,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虽经治疗,但并无效果,暑假结束前,我无论是站立、坐下还是行走都感到十分困难。
大三上学期开学第一天,我勉强听完上午的课程,下午经人介绍到护国寺盲人诊所按摩治疗。不料当天晚上在宿舍准备洗脸就寝时,刚一弯腰,一阵剧痛突然袭来,瞬间冷汗直冒,我当即瘫倒在**。
第二天早上我发现自己根本无法起床,只要一坐起来,剧烈的疼痛就从腰椎沿腿部外侧一直蔓延到足跟,更不能站立和行走,只有躺下才能使疼痛减轻。从这一天起,我完全失去了自理能力,日常生活全靠同学们照料。同宿舍的黄力平、李国祥将一日三餐端到我的床前,杜国忠、李春雨每天早晚打来热水给我洗脸洗脚,大小便时刘宏秋、温广玉背我上厕所,衣服脏了同学们帮我洗,头发长了同学们给我理,中秋佳节,柯珊、张奭等女同学送来了热腾腾的饺子。虽然我经受着病痛的折磨,但同学们的悉心照料和帮助使我感受到亲人般的温暖,给我莫大的慰藉。
为给我求医治病,同学们多方联系、四处奔走。刘沪同学先后十几次联系了四五家医院,柯珊同学仅广安门医院和回民医院就往返八次之多。由于我不能行走,每次到医院就诊都要用平板三轮车接送,同学们总是争先恐后地抢着去,郑鹤麒同学一人就送了我四次。为了尽量减少对大家学习的影响,在党支部书记刘沪和班长郑国梁的组织下,采取按小组轮流接送的办法。冯元化、张世启等同学原本不会蹬三轮车,为送我就医,利用午休时间学会了骑三轮车。有一次在医院做完椎管造影,张志荣同学在观察室陪了我一整夜,第二天又和郑国梁等同学一起顶着寒风将我接回学校。
我是1966届高中毕业生,也是全班年龄最大的同学,当时女儿三岁半,妻子在河南平顶山工作,她一个人既要上班,又要照顾女儿,本就十分辛苦,所以一开始我没有将真实病情告诉她。后来眼看半个学期就要过去了,我实在不愿再继续影响同学们的学习,于是写信给妻子告知我的情况。接信后妻子向单位请假,将女儿送到郑州的父母家中,来到北京。学校对我十分照顾,专门安排一间宿舍给我们住,为我的生活和治疗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妻子来校不久,柯珊同学通过熟人联系到广安门医院的骨科专家,经过半个月的住院治疗,我的病情有了好转,虽然出院以后仍需每周两次到医院按摩,但可以在妻子陪同下乘公交车就医,不必再让同学们接送。到放寒假时,我已能够生活自理。整整一个学期我只听了半天课,所有课程全靠病**自学,期末我申请了概率统计课程的考试,系里特批我在病**答卷,最后总算及格,其他几门课程随着开学补考也都顺利通过。
开学了,妻子返回单位上班,我也重新走进课堂。我一边上课,一边坚持治疗,同时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康复锻炼。经过一年半的不懈努力,终于在大四最后一个学期基本康复,当我拿到毕业证时,心里不禁百感交集,这本毕业证实在是来之不易啊!
几十年来,每当我回忆起这段经历,总十分庆幸自己能够在数学系1978级2班度过四年的大学时光。我们班是一个团结友爱、亲如一家的集体,是一个充满了爱心与温暖、真情与友谊的集体,正是有了这个集体,有了同学们的精心照顾和无私帮助,我才得以完成学业、顺利毕业。否则的话,我的后半生将完全改写。这浓浓的同学情刻骨铭心,使我终生难忘。我真诚地祝愿我的同学们都能够健康快乐、吉祥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