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系1978级 杜义
我的高考与众不同,重点不在于我自己,而在于其他人和其他事。之所以这样,一是因为我是农村户口,二是因为恢复高考时我已结婚。
我家在山西忻州义井公社安邑村,我在义井高中毕业后就回村务农了。1975年秋开学时,我到义井高中做了民办教师。当时做民办教师有各种各样的要求,我并不都符合。那我怎么能做高中民办教师呢?就因为我的高中老师杜满成点名要我。即使这样,村里仍然不让我去。但杜老师坚持要我不要别人,事情就这样僵在那里好长时间,没办法解决。我父亲知道后到村党支部和他们理论了一番,这件事才办成。这件事对我的高考影响极大。
当时的高考政策是下乡知青结婚了可以考,农村青年结婚了不许考,所以1977年高考时村里不让我报名。我当时非常生气,但没有办法。
我非常不甘心,就想第二次再争取。幸运的是,1978年村里虽然仍不让我报名,但我报上名了。那一年我在高中的同事薛怀钰老师被借调到县招生办工作,他直接从招生办拿了一张报名表给我报了名。
然后就等着高考了。我做过许多“**”前的高考题,不会的很少,所以对考试是很有信心的。考完公布成绩,我考了忻州第一名。当时挺高兴,但很快发现这不见得是好事。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这句话很快就应验了。
不久,县教育局局长找我谈话。我知道自己参加高考可能是违反当时的政策的,预感会有麻烦。既怕取消我的录取资格,又怕给私自带我报名的薛老师带来不好的影响。我带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去见了局长,谈话很平静,局长只问了我的情况就结束了。但我不知道结局会怎么样,心情无比煎熬。
事后得知有人把我告了,告我者跟我的情况一样,他报不了名,认为不公平。得知此事,我觉得都是考得太好惹的祸,要是考得差一点,也许没人注意,也就混过去了。这又加剧了我的担心,要是局长取消我的录取资格,我该怎么办?我在这种担心、煎熬中等着,就像一个等着宣判的犯人,不知道会等来什么宣判。罪犯还有申诉的机会,而我是没有这种机会的,只能听天由命。
终于等来了入学通知书,那一刻真是五味杂陈、百感交集。我不知道录取过程是怎样的,但我知道局长没有取消我的录取资格,我对他一直心存感激。
在北京师范大学学习后才知道,那一年学校到山西招生的是数学系蒋人壁老师,是蒋老师不怕违反政策,把我录取进来的。很幸运,入学后蒋老师恰好是我们数学分析课的辅导老师,蒋老师确实是位好老师,她那认真负责、诲人不倦的态度和作风,非常好地体现了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回顾我的高考之路,感慨万千。首先是感激。如果不是那么多人帮助我,我就上不了大学。许多与我情况类似的朋友,都被当年的高考政策排除在大学门外了,我比他们幸运。
其次是感叹当时的环境想追求教育公平太难了。
如果我的高考能够重复一次,我不希望有那么多的坎坷和幸运,只希望能和广大学子堂堂正正地一起竞争,无论结果如何,我都会坦然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