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系1978级 朱辉元
我的父亲学业优秀,立志深造,无奈家贫,做了当铺掌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当铺关门,我家立马断了生活来源。家中老二送了人,老三出世后不久即夭折,全靠母亲为人当乳母养家。父亲失业在家,郁郁寡欢,得了肺结核。我幼时早慧,四岁起,父亲就教我读书识字,他把全部的希望,包括自己未能实现的大学梦,都寄托在了我的身上。两年后,父亲去世,最后的遗言竟然是要母亲答应一定供我读书!
我曾在《高中入校50年感怀》古风诗中,记述了在当年如此艰难的境况下,我始终没有放弃的是对读书做人的坚守与追求!兹节录如下。
白塔青山远,碧空沱水流,
梦回五十年,雏鸟戏沙洲。
江畔校园美,名校曰内高,
苦难一少年,校园且徘徊。
慈父弃我去,母腹有遗男,
孩儿仅六岁,半城讨米归。
贫迫母改嫁,继父实不仁,
家中常打斗,孩成出气筒,
三天两头打,旧痕添新伤。
七岁就做饭,十岁百斤担,
周末挑沙石,课余拾煤渣,
割草养兔子,下河挑吃水。
小学四年级,晴空传霹雳,
家中弟妹多,命辍学养家。
开学已数日,学费无踪影,
同学伸援手,大恩永不忘。
自此攒学费,自贡挑盐水,
周日搬砖石,未敢稍懈怠。
母教儿勤俭,刚强中长成,
同学呼“文史”,读书是最爱。
“文革”风雨急,蹉跎见世面,
未曾破四旧,未曾斗师长,
未曾打过人,未曾抄过家,
未曾下井石,未曾摸过枪,
串连走四方,未曾借分文。
图书馆窃书,“文革”中污点,
数量十几本,读后散友人。
… … ……
上山下乡苦,余视小菜碟,
吃苦能耐劳,夸余好后生。
知青当榜样,推荐考师范,
乡村当教师,悠悠整五年。
人生的大考,一关又一关;
人生的大考,坚毅履苦难。
呜呼!小子何其幸!
读大学梦想,七八终实现!
艰难困苦,备尝之矣。托改革开放之福,我终于在1978年的高考中,以内江地区文科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了却了父亲的遗愿,圆了两代人的大学梦!
大学四年,有两件事值得一提。
1981年,中国女排在日本以七战全胜的佳绩夺得第三届世界杯冠军,迅速在全国掀起了“女排热”。我出点子请启功先生书写“人民感谢你”,制成匾,以全校师生的名义向中国女排赠匾。这一建议被校学生会采纳,赠匾最终写成了“人民感谢你们”并送达中国女排。如果赠匾保存完好,那就是名家题写的文物了。
另一件事就是毕业论文得到了先生的好评。
我的论文指导老师曹述敬先生和邹晓丽先生在共同署名的推荐信中说:“朱辉元同学编的《说文解字音序索引》(简称《索引》),避开了《说文解字》中所收汉字形体规范化程度不高、异体字多、古今字多等致命弱点,抓住字音这一关键进行编排,使语言文字工作者能既快又准地查检《说文解字》。《索引》审音、定音慎重可考,编排体例周密,具有很强的科学性,是一部有极高实用价值的书。《索引》还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如:由于它把某些谐声偏旁相同、形体相似、词义相关的字串在一起,这就给词义学、 训诂学、文字学的研究提供了比《说文解字》本身更好的方便和启示。所以《索引》的价值将远远超出查检方法的范围。朱辉元同学在中文系学习期间就对古汉语、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有浓厚的兴趣。他基础好,再加上认真、努力、刻苦、细心,所以学习成绩优秀。他的毕业论文《说文解字音序索引》(附《论的索检与改革》),正是他废寝忘食、辛勤劳动的成果。”
灯下重读恩师的推荐信,回想毕业近40年来自己在学术上毫无建树,辜负了恩师的谆谆教诲和殷殷期待,愧对先师,诚惶诚恐,涕泗滂沱,不能自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