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系1978级 高明书

参加1978年高考的那年我24岁。至今我回忆起当时的情形,还有些许心潮起伏。我从广播中得知要恢复高考的消息时,正在南苑第三小学工作,表现还不错,可以算骨干吧,校长不愿让我参加高考,认为我不安心于本职工作,好高骛远,给我很大的思想压力;另外,我自己也有点儿担心,怕万一考不上丢脸。我弟弟戏说,如果姐姐考不上,就是“窝头翻跟头,现大眼了”。我没有读过高中,既不能跟那些“老三届”的哥哥姐姐比,也无法跟那些应届高中生比,说好听点儿我是1970届初中毕业,事实上我就是小学肄业。

1966年“**”开始时,我正在上小学五年级,从这之后学校就不上课了,大街上贴满了各种各样的大字报,我每天的活动就是上街看大字报。到1967年底“复课闹革命”,我进入丰台二中,中学3年其实也没念多少书。我记得语文课就是学习毛主席诗词,数学课好像就学了一元二次方程,物理课讲的是工农业基础知识,讲过手扶拖拉机,化学课学了元素周期表,其他就没学什么了。

1970年中学毕业后,我被学校分配去当老师,在丰台师范学校培训了1年多,同样也没上多少课,还是学工、学农、学军。

周围的同事听说我想参加高考的时候,他们向我投来的目光变了,有鼓励的、支持的、羡慕的,也有嫉妒的、怀疑的、讽刺挖苦的。记得报考要经过单位批准,我小心翼翼地跟校长说了,并保证不影响工作,校长极不情愿地给我开了证明信。当时有一个硬性规定,中小学教师只能报考师范院校,于是我的志愿就两所学校:北京师范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由于只有4个来月的复习时间,我就根据教育部的考试大纲自己列了一个复习计划。

没有教材,也没地方去买,我就四处悄悄打听哪个老师家里有参加高考的在校高中生,跟人家借书,一般是借几天到一星期,再借第二本自学。学不懂的,就向那些我认为专业知识比较好的老师虚心请教。恰好北京电视台举办了关于初等数学的讲座,我找到了不用求的“老师”,每到上课时间我都准时收看并记笔记。我把数学公式抄在一个小纸片儿上,拿在手里,骑车回家的时候边骑边背,想不起来时就看一眼手里攥着的小纸片儿。我把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主要人物等内容用粉笔写在宿舍的地上,每天一睁眼,一低头就能看见。

因1976年7月28日唐山发生的7.8级大地震波及北京地区,我住的宿舍的门框也被震出了大裂口。为了节省时间和精力,我就在那间六七平方米的小宿舍里坚持学习,只是开着宿舍门,以备地震来了赶快跑出去。

1978年7月20日到22日,当时学校已经放暑假了,我为了方便参加考试,自己一人住在位于南苑的学校,中午就在小饭馆买个烧饼吃,当天下午考完了自己再回学校。过了一个惴惴不安的暑假,一些参加高考的南苑中学的学生都得到消息了,但我还没有消息,有些着急。9月27日(或28日),我自己偷偷骑车去了当时设在丰台三中的丰台高考办公室,报上名字,工作人员拿出了我的入学通知书,一看,我被北京师范大学录取了,并说早就给我的学校打电话了,但一直没有人来取。我听后一句话也没说。那时我们学校只有一部电话,就在校长办公室里。如果我不亲自来查找,结果是什么,不敢往下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