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军队加紧进攻赵国,赵武成王深知自己力量薄弱,不是秦国的对手,于是决定派相国平原君赵胜出使楚国,说服楚王联合抗秦。
平原君门下好多食客,当时号称3000人,他想从中挑选20个人跟他去楚国,可是挑来挑去,只挑了19个,最后一名怎么也选不出来了。
平原君正在踌躇,坐在末位上一位门客站起来说:“要不就让我去吧!”
平原君吃了一惊,他还不认得这位门下客,就问:“你叫什么名字,到我这里有多长时间了?”
门客说:“我叫毛遂,到此三年了。”
平原君摇摇头说:“有才之士,就像一把锥子装在袋子里,很快就会冒出尖了。”
食客都以为毛遂吹牛,用轻蔑的眼光看着他。但平原君却为毛遂的胆量和辩才所触动,他决定让毛遂随行,当天就出使楚国。
平原君见到了楚国的考烈王,在朝上谈判联合抗秦的事情。20个门客在外面等候,一直从早晨谈到中午,平原君力陈利害关系,但楚王仍不肯联合抗秦。
食客们等得心烦,又毫无办法,有人把眼光投向毛遂。只见,毛遂拿着宝剑,大步上殿,高声大叫道:“合纵不合纵,三言两语便可决定,为什么谈了半天,还不能决断呢?”
楚王听下面叫喊,问是谁来了。平原君说是门客毛遂。楚王听说是一个普通门客,顿时大怒说:“你的主人同本王商谈国家大事,何用你来多嘴?赶下去!”
毛遂毫不惧怕,按剑又向前跨了一步,说:
“我是随我主人来到这里的,当然有权讲话,你身为楚王,不尊重客人,还想仗势欺人吗?”
楚王看毛遂很有胆量,不禁换了口气问:
“那你有什么高见,讲吧!”
毛遂环视左右,慷慨陈词:“楚国是个大国,地方五千里,雄兵一百万,自楚庄王以来多年称霸,后来秦国崛起,楚国连吃败仗,连国君都死在秦国,适得只好迁都。这是贵国的奇耻大辱。这种耻辱,就连我们赵国人都为你们害羞,难道你堂堂的楚王不想报仇雪耻吗?今天我们平原君同你商讨合纵抗秦,并非只为赵国一家,主要还是为楚国着想,为什么你却推诿不干呢?”
毛遂的话像利箭一样戳着楚王的疼处,他只好说:“有道理!”
“那么合纵的事就算决定了?”毛遂紧接着逼问楚王。
楚王说:“就这样决定。”
于是,楚王派黄歇为大将,率8万大军支持赵国。
毛遂因此而名动天下,可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三年不飞,一飞冲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