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是什么样子呢(1 / 1)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曾经乔居日本的郭沫若吟诵着这首悲壮的歌子,心情非常激动。“多么悲壮的故事啊!我一定要把它写成一个剧本!”

“筑,筑是什么样子呢?”郭沫若弄不清筑的形状、弦数、大小、击法,无可奈何地说:“筑是剧中的重要道具,没有考定清楚,怎么下笔呢?”他只好先放下了。

后来,郭沫若回到了祖国,查阅了大量文献,经过长期的考证,终于大致搞清楚了:“古筑,五弦,如琴而小,左手执其颈,置其尾于肩上,右手以竹尺击之。”当他考证清楚时,已是1942年,这离当年在日本时的最初设想,已有六七年了。

由于筑的形状考证出来了,创作热情如泉奔涌,郭沫若用极短的时间,便创作五幕历史剧《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