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酬勤(1 / 1)

——彭伟平诗集《窗口》序

十年前,在涟源白马湖省文艺家创作之家,我就认识了伟平同志,后来巡访湖湘文艺名家故居,在萧三、张天翼故乡湘乡,再后来和湖南作家采风团到九嶷山采风,又见到了伟平。伟平年已天命,任过教师、党报记者,在基层文联工作十多年,还主编着文联的杂志,可谓事务繁忙。但他忙里偷闲,勤于笔耕,在各级报刊发表了不少报告文学、诗歌、散文和文艺评论。有一天,他兴奋地告诉我,想将自己的诗歌作品结集出版,问我能不能为他写个序。我说:“好啊!”

看,“井冈山的南瓜鲜红鲜红/像共产党人蓬勃的青春/井冈山的南瓜/在风雨中坚守/质朴的品性折射出红土地的风采”(《井冈山的南瓜》)。清新的诗句洋溢着作者的满腔**,使我想起刘勰《文心雕龙》中的“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给人以震撼力。这是真情与**的力量,表现出作者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真善美的感召力。这样的诗歌,在伟平的这本诗集里还有《家乡茶馆》《清明时节》《仰望祖国的版图》等多篇。“诗言志”,伟平从教师到记者到机关领导干部,他走过的道路,是一条奋发进取之路,一条充满希望的攀登之路,一条不懈追求自我完善之路,也是一条如诗如歌的阳光之路。他的人生足迹、人生感悟、人生理想,在他创作的诗歌作品里得到了充分体现。如《我的世界》《游泳》《凝视一棵树》《山泉》《小路和小巷》《一个人私奔》《九嶷斑竹》《在山那边》《草垛》《这个时候》《窗口》等等。看,《游泳》:“这个世界/没有梯子/让我捷足先登/这个世界/没有保护伞/让我自由自在/这残酷的无边的温柔啊/一旦进入/就不能选择/于是/我以自己的方式/拥抱生活/无论浊浪滔天/还是水平如镜/心中永远装着/理想的彼岸/听啊/“哗哗”的声音一刻也不停息/看啊,欢笑的涟漪**向远方/她们簇拥着我/“哗哗哗”/像欢呼的掌声/而**起的涟漪/就像鲜花盛开。”多么像一支歌,一支深情的歌;多么像一幅画,一幅雄浑的画。它使人产生不尽的联想,想到人生,想到事业和爱情。“心中永远装着/理想的彼岸”,这种信念,这种执着,能引起多少人的共鸣!是伟平走过的人生道路的写照,也是千千万万和伟平一样具有正直品质、坚定信仰的时代弄潮儿的共同写照。

现在正值成熟的秋季,出生于秋天的伟平,对“秋”情有独钟。一树红枫,一片落叶,一弯秋月,一缕果香都让他诗情澎湃。是的,“不是春光,胜似春光”的金秋,怎不叫人心旷神怡?伟平创作的《联想》《静静的秋》《内心秋色》《遍地落红》等等关于秋天的吟唱,无不显现出他深邃的思绪,高尚的思想感情,这种境界、这种美是我们必须珍重的精神食粮。而《凑热闹》《门面》《夜归人》《现代人的情感》《一片树林》《露珠》《月牙儿》《一块玻璃碎了》《在车上》《人情》《车轮滚滚》《老井》等作品则反映了伟平对社会、对人性的深切关注,饱含悲悯、充满哲理。“车朝一个方向开动/车上每个人的目的地/不同”(《在车上》);还有《人情》:“多少笑脸/纷纷扬扬/被秋风秋雨埋葬/多少背影/夜半时分/在眼前显现。”这又何尝不是更深意义上的成熟?

陆游说:“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热爱生活的伟平勤于学习,勤于思索,勤于写作,因为勤奋,净化了他的灵魂,升华了他的才情,也大大提升了他驾驭汉语言文字的能力。我坚信,天道酬勤,在未来的文学创作道路上,伟平一定会写出更多更好的精品力作!

(《窗口》2014年3月由现代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