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徐志摩是张幼仪的情结,那么林徽因就是徐志摩的情关。“一入情关,便不足观”,任何人,沾染了“情”字,都是很难全身而退的。
林徽因之所以没能和徐志摩走到一起,恐怕就是因为两人爱情观的不同。林徽因冷静、理智,徐志摩却如同一把火,让人着迷,又让人怕。
1924年5月8日,新月社为了给泰戈尔庆祝64岁诞辰,用英语编排了《齐德拉》,林徽因饰演公主齐德拉,徐志摩饰演爱神玛达那,那场戏演得动人心弦,台下掌声不断。5月17日,林徽因单独约见徐志摩,在他以为两人还有机会的时候,林徽因再次给他浇了一头凉水。泰戈尔离京去太原,徐志摩、林徽因送别,徐志摩写下如下的话语:“我真不知道我要说的是什么话,我已经好几次提起笔来想写,但是每次总是写不成篇。这两日我的头脑只是昏沉沉的,开着眼闭着眼都只见大前晚模糊的凄清的月色,照着我们不愿意的车辆,迟迟地向荒野里退缩。离别!怎么的能叫人相信?我想着了就要发疯,这么多的丝,谁能割得断?我的眼前又黑了!”
后来,林徽因和梁思成双双赴美,徐志摩也在情伤未愈的时候爱上了陆小曼。即便历经千难才将美娇娘娶到手,即便他的心也是爱陆小曼的,可他仍然忘不了曾经的情窦初开——林徽因。
徐志摩和陆小曼回老家度蜜月,林徽因就从宾夕法尼亚寄信给二人,祝他们白头偕老。1928年,徐志摩去看望病重的梁启超,他在给陆小曼的回信中是这样评价林徽因的:“林大小姐……风度无改,涡媚犹圆,谈锋尤健,兴致亦豪,且亦能吸烟卷、喝啤酒矣!”“涡媚犹圆”让陆小曼怎不多想?
徐志摩的表妹夫陈从周在1950年写的《徐志摩与双括老人》里面,有这样一段文字记载:“民十九秋,徽音病肺居长春,志摩探视之,执手呜咽,徽音出自作小说一部,言其中主角即伊等二人,复重申婚嫁之议,事前徽音曾有一照一诗寄志摩,志摩黯然者移时,迟迟未成行,徽音再以电催之,始行。”
1930年初,徐志摩到沈阳看望梁思成和林徽因夫妇,当时林徽因病得厉害,徐志摩主张让徽因到北京治疗,一点儿都不避嫌。他经常找林徽因倾诉自己婚姻的不幸。当时的北京城,来来往往夹杂着叫卖声,红墙绿瓦之中透露着暧昧的气息,徐志摩到了这儿才感受到一丝温馨。
第二年春天,徐志摩到北平教书,没事就去梁家走一趟。林徽因病重,他劝林徽因到山上疗养,而且写信告诉小曼:“你要是见了徽因,眉眉你一定吃吓。她简直连脸上的骨头都看出来了;同时脾气更来得暴躁。”
徽因在山上疗养的那段时间,志摩经常和一群朋友过去探望她,徽因胖了、徽因瘦了、徽因这、徽因那……给小曼的信倒成了他倾诉徽因的日常,陆小曼也吃醋,还警告过他:“你跟任何女人的任何交往都不必瞒我,我无所谓,绝不干扰。唯独林徽因,你绝不可跟她再有接触。只要让我知道你跟她还有来往,我绝不答应。老实讲,我是要吃醋的。”他甚至夸林家的孩子:“孩子倒极俊,可爱得很,眼珠是林家的,脸盘是梁家的。”这话让无法生养的陆小曼心中扎了根刺。
徽因住在山上的那段时间,丈夫梁思成一个星期去一次,还没有徐志摩去得勤。志摩每次去看望徽因,都会住在甘露旅馆,有资料显示,“九一八”前后,竟住了半月之久。两人一见面,从文学谈到诗词,他还引导林徽因写诗,那首《你是人间四月天》传诵至今: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
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
星子在无意中闪,
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
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
你是天真,庄严,
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那篇鹅黄,你像;
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
柔嫩喜悦,
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
是燕在梁间呢喃,
——你是爱,是暖,是希望,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两人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共同的审美,共同的情感经历,这些都是陆小曼无法相比的。陆小曼经常抱怨,徐志摩到北京根本不是上进和振拔,只是因为那里有个林徽因。甚至较真,家中妻病了不管,却去北京照顾别人的病妻。徐志摩却赶紧写信为自己澄清:“此次相见与上回不相同,半亦因为外有浮言,格外谨慎,相见不过三次,绝无愉快可言。”就像陆小曼和翁瑞午的交往有了浮言,他和林徽因的交往也惹了浮言。
林徽因病弱,可仍然相夫教子,奔忙事业、写诗;而陆小曼虽然病弱,但精神头却足得很,整日交**友、吸大烟、看戏、打牌。两相对比,志摩的心也是沉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