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徐志摩在光华大学找了份教职。周有光先生在他的著作《我的人生故事》中这样写道:“光华大学请了中国有名的学者来上课,譬如教文学的有徐志摩,徐志摩是北京大学教授,又兼光华大学教授,从北京到上海跑来跑去,结果飞机失事死了。徐志摩的作品、作人的风格影响学生。我到过徐志摩家里,他和原来的夫人离婚,徐志摩的前妻张幼仪也是很有文化的,张幼仪是小脚,他们是家里面订婚的。后来他跟陆小曼结婚,在上海住,一幢房子三层楼,下面一层是英国式的,第二层是日本式的,第三层是印度式的,三层楼三种文化。那时候老师跟学生、校长跟学生关系很好,像朋友一样。很多人很钦佩徐志摩的,他是一代风流。有人说白话诗到徐志摩时成熟了。”
徐志摩的薪金情况,可参照《文化人的经济生活》一书:“1927年6月公布了《大学教员资格条例20条》及《大学教员薪俸表》。其中规定:教授一级月俸国币500银圆(约合今人民币17000元),二级教授450圆,三级教授月俸400圆。副教授一级月俸340银圆(约合今人民币12000元),二级副教授320圆,三级副教授300圆。讲师一级月俸260圆(约合今人民币9000元),二级讲师240圆,三级讲师220圆。助教一级月俸180银圆(约合今人民币6000元),二级助教月俸160圆,三级助教月俸140圆(根据《大学院公报》第一年第一期)。”各项资料表明了徐志摩应该是在光华大学等学校担任教授,那么最低月俸也该有400银圆。照理来说,生活应该是相当富足了。可事实却是捉襟见肘的时候多。
1927年春,徐志摩参与筹办起了新月书店,1927年9月,他的诗集《翡冷翠的一夜》由新月书店出版,序中写道:“小曼:如其送礼不妨过期到一年的话,小曼,请你收受这一集诗,算是纪念我俩结婚的一份小礼。秀才人情当然是见笑的,但好在你的思想,眉,本不在金珠宝石间!这些不完全的诗句,原是不值半文钱,但在我这穷酸,说也脸红,已算是这三年的唯一的积蓄……我不能不郑重的献致给你,我爱,请你留了它,只当它是一件不稀奇的古董,一点不成品的纪念。”至次年2月,徐志摩兼任上海大夏大学教授。10日,和闻一多、饶孟侃、叶公超等创办《新月》月刊。
才华横溢的浪漫诗人、作家,兼任辛苦经营的书店老板、月刊编辑,辗转奔波的大学教授。而他所做的这一切,都是因为家里的开销太大。他们的住处月租银洋100元,陆小曼喜欢吃奇珍异果,又是一笔开支。陆小曼柜子里漂亮的衣服、鞋袜、首饰,很多都是外国货,徐父就是见不得陆小曼什么都要外国的、高档的。只是陆小曼已经养成习惯,用品出处、做工、材质必须讲究,不是好东西不用,不是名牌不用。记得有一次徐志摩写信给刘海粟:“小曼仍要绸丝帕DonMarche的,上次即与梁君同去买,可否请兄再为垫付百方,另买些小帕子寄来。小曼当感念不置也。”再加上后来小曼吸食鸦片,开销就更大了。
1927年,徐志摩和张幼仪的兄弟张禹九等人共同开办了上海云裳服装公司,张幼仪是总经理,江小鹣是艺术总监。江小鹣从法国留学回来,眼界非常开阔,让陆小曼、唐瑛担任模特。1927年8月26日《上海画报》第260期,陆小曼穿云裳公司的新衣出镜。一周后,《上海画报》就刊登一首《如梦令·题陆小曼女士新装小像》:“云裳尔许丽都,花容月下谁知?晚装楼十里,甚帘敢卷真珠。仙乎仙乎,一时瑜亮唐家。”从那之后,陆小曼成为时装和时尚界的名人,在衣饰方面的开支就更大了。
陆小曼的父母虽然把女儿培养成了名媛,可却并未教她如何持家,所以家里的财政大权都交到了母亲吴曼华的手中,吴曼华虽出自名门,可也觉得女儿的生活过于奢侈:“每月至少得花银洋五百元,有时要高达六百元,这个家难当,我实在当不了。”如此败家,有几个男人养得起?
似乎只有这种浮躁的生活才能帮助她远离痛苦,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思考那些不愉快的事情。可徐志摩就惨了,煞费苦心地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