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蓝玉清理君侧,录逆臣加强帝权(1 / 1)

朱元璋 李飞 1102 字 9个月前

在朱元璋不断紧收皇权的过程中,其遇到的最大阻碍便是与他一起征战沙场的淮西一派众多开国功臣。这些人从朱元璋最初起事开始,便陆陆续续加入了朱姓队伍,其既有赫赫战功在身,又堪称当今帝王的生死弟兄,所以在建立了大明王朝的稳固基业后,难免会骄奢**逸、恃权无恐。而这正是朱元璋最为担心且最不想看到的。为此,找个机会彻底铲除淮西勋贵,便成了朱元璋的心头事。

淮西一派因为在开创天下的过程中多有战功,因此在立国之后,他们大多都成为了当朝的显贵和重臣,并且手中掌握着大量的财力、人力和兵权。又因为这些人与各地卫所将领的关系非同一般,所以在消除外患之后,朱元璋开始担心起军士之间的袍泽关系。此时,他需要找一个典型对象下手,最终,朱元璋选定常遇春的妻弟,蓝玉,并由此制造了大明王朝历史上非常知名的蓝玉案。

蓝玉是定远人,也属于淮西一派,他先后跟随常遇春、傅友德、徐达行军作战,其不但有着显赫的战功,并且与淮西一派的诸多有名将领关系都很好。洪武十年(1377年)八月,朱元璋命沐英为征西将军、蓝玉为都督,二人合力统兵西征。蓝玉作战十分骁勇,他曾活捉西番酋长,并斩杀番兵数千人,缴获良马两万多匹,牛羊十万多头。二人班师回朝时,朱元璋率领文武众臣到城外去迎接,并为沐英和蓝玉双双封侯晋爵。洪武十四年(1381年),沐英与蓝玉共同征讨南方。洪武十六年(1383年),蓝玉奉旨还师,沐英则留守云南。洪武二十年(1387年),朱元璋又命蓝玉与大将军冯胜北伐征辽。冯胜因贻误战机而受到朱元璋处罚,蓝玉因此被临时任命为统兵,全权负责征辽事宜。这一战,蓝玉收伏敌众十万余人,并且彻底平定辽东地区。从此开始,蓝玉真正掌握了军中大权。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四月,蓝玉奉旨出征北元。此次战役又一次大获全胜,朱元璋大喜,遂下旨褒奖蓝玉,并晋封为凉国公。一时间,蓝玉声名鹊起,并被朝中众人视为可与汉朝名将卫青、唐代名将李靖齐名的大英雄。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西番再次叛乱,蓝玉奉旨前去剿灭,又全胜。回京后,朱元璋再一次对蓝玉大加赏赐,其风头一时无两。躺在功劳簿上的蓝玉,此时似乎已经忘记了心中应该有所忌惮,他自恃功高而失礼放纵。

据记载,蓝玉在北征回师兵过喜峰口时,只因为守关将吏开关稍慢,蓝玉便纵使麾下军士毁关而入。在云南征战时期,蓝玉还命家丁私贩云南盐上百万斤,明目张胆地违反盐法的有关规定。在京城,蓝玉仗着自己劳苦功高且家财丰厚,蓄养家奴数千人,且经常发生欺压百姓的事情。老百姓不得已去御史面前告状,御史本欲出面进行调停,不想却遭到蓝玉及其家奴的毒打。不仅如此,蓝玉还根据自己喜好而擅自提拔、贬谪军中将领,甚至还曾放纵个人**欲而私占北元主妃。如此种种行为,其实早已经被朱元璋记在心中。朱元璋一方面念及蓝玉是淮西旧人,另一方面也略微忌惮他手中的兵权,因此也只是对其进行了适当的警告。在封爵时,原本该封蓝玉为“梁国公”,最终却只是赐号“凉国公”,一字之差,寓意却有着天壤之别。蓝玉并没有体会到朱元璋的深意,他不但依然我行我素,甚至还变本加厉地插手朱氏皇族事务。

皇太子朱标的王妃,是常遇春的女儿。从血源关系上讲,皇太子与王妃都要尊称蓝玉一声舅老爷。蓝玉倚仗此关系,对朱家皇权的最终归属尤为上心,甚至在背后还偷偷地嚼过燕王朱棣的一些口舌。从北方讨元回城后,蓝玉曾对朱标讲道:“燕王尽管有所分封,但他却一直有取代你而继承皇位的野心。我听算命之人说,燕王分封的幽燕之地有王气上升,此人不可不防。”不想蓝玉的这番话却传到了朱棣的耳朵中,朱棣暗藏心机,朱标在位时他一直隐忍不发。待到朱标一死,朱棣直接面圣把此事禀告给了朱元璋,并提醒父皇应该戒备权臣的“纵恣不法”。朱元璋本就对蓝玉的一些做法很有意见,又兼此事发作,于是他终于生起了铲除蓝玉的念头。

之后有一次,朱元璋命蓝玉率军出征。蓝玉带领诸将前去向朱元璋辞行后,朱元璋本打算让蓝玉暂留议事,而让其他将领先行退下。不想在他三次示意后,众位将领仍旧毫无反应。这时,蓝玉只是袍袖轻轻一挥,众人便纷纷离身。这一幕使朱元璋深受刺激,再联想到蓝玉独掌军中大权,如果此时不除掉他,日后恐成大患。于是,朱元璋心中渐渐有了盘算。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二月初八,蓝玉如同往常一样入朝面圣。刚刚见到朱元璋的龙颜,两旁的锦衣卫就冲将出来将其拿下。在之后的审讯中,蓝玉虽然对所有罪状一概否认,但最终还是禁不住锦衣卫的严刑拷打而招认画押。见一切罪证全部到手,蓝玉仅仅入狱三天,朱元璋便将其斩首示众了。

蓝玉之死,掀起了大明王朝的一场血雨腥风。根据蓝玉所招供的诸多线索,在当朝锦衣卫的严加追捕之下,只用两个多月的时间便牵扯出朝臣两万多人。五月,朱元璋命人把所有的审讯结果和笔录结集成册,取名《逆臣录》,共列有一公、十三侯、二伯的口供,以及数千人的主要供词。在经过审校核对无误后,一字不差地公之于天下。

蓝玉可以看作是开国功勋中的典型代表,同时株连出来的对象中有大量老臣名将的后代子孙,在被朱元璋全部作为“逆臣”诛灭后,众人心中皆充满恐惧。为了安抚百官,朱元璋声称此后办案均交由司法机关审理,不再动用锦衣卫。尽管如此,也再没有人敢肆意妄为。

此时,朝廷中掌握着实际权力的臣子已经为数不多,朱元璋正一一细数每个人对自己皇权的威胁程度究竟有多大,并开始了进一步清君侧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