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时期人才济济,朱买臣也是名载史册的一位。他出身贫寒,之所以能脱颖而出,自然得益于武帝不拘一格用人的政策。
朱买臣休妻的故事,为世人所熟知。其实根据史书记载,这对夫妻的离异,倒是女方主动。朱买臣家境贫寒,但酷爱读书,他不善治产,只好以打柴为生,常常一面挑着柴担,一面高声诵书。妻子怕人听了笑话,劝他不要诵读,他倒反而提高嗓门。妻子忍受不了这种羞辱,就主动提出离婚。买臣挽留不成,只好同意。
过了几年,朱买臣替上计吏驾车,到了长安。他也像当时许多士人一样,向汉武帝上书,等了许久时日,却没有回音。后来幸亏同乡严助的引荐,才为武帝召见,讲论《春秋》、《楚辞》,得到武帝的赏识,于是拜为中大夫,侍奉皇帝左右。武帝选召文学之士侍奉宫中,组成内朝,以丞相为首的百官就相应成为外朝。国家每有重要政事,武帝就让内朝之士秉承他的意旨与外朝官员辩论。朱买臣以中大夫侍中,自然跻身于内朝之列。一次在辩论置朔方郡的必要性时,他据理辩驳,力诎丞相公孙弘,以此崭露头角。
当时,因为东越经常发生反乱,朱买臣建议发兵浮海破灭东越。武帝接受这一建议,并特地任命买臣为会稽太守,让他富贵还故乡。买臣乘着四匹马拉的专车,来到会稽,官府发民除道,官员迎送,从车百余乘。朱买臣看到前妻和她的丈夫都在修整道路,就停车让两人坐后车到太守府邸,供给饮食。一个月后,前妻自杀身死。买臣给她丈夫一笔钱,让他妥为安葬。又召见故人和以前照顾过他的人,都予报答。一年后,朱买臣率兵与横海将军韩说等破击东越,因有功,封为主爵都尉。
汉武帝珍惜朱买臣的才干,将他从贫困无以为生的一介平民提拔为天子的侍从之臣,但当他触犯法律,武帝也毫不予以宽贷,朱买臣曾两次坐事或坐法免官。后来,朱买臣等丞相三长史与御史大夫张汤争权,合谋排陷张汤,结果张汤自杀。武帝亦诛朱买臣等三长史。
点评:
治世之业,当择贤才而用之,岂能以新旧为先后,以贵贱为尺度?用人应该不限资品,同时也要做到张驰有度,让他们把自己美好的一面充分展出来,而把自己的缺点尽量的加以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