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高祖刘邦征战南北,主要靠的是武将。他一向认为,读书人派不上大用场,因此,也最讨厌书生在他面前卖弄文采。但是,刘邦用陆贾,却打破了惯例。
陆贾是楚国人,他满腹才学,胸怀大略,作为刘邦的幕僚,跟随其左右,为刘邦出谋划策,屡建奇功。汉初,中原人赵佗在南越自立为王,自然成为刘邦统一天下的一个障碍。为招抚赵佗,刘邦特派陆贾前去做工作。
赵佗听说汉使到来,不以为然,很不礼貌的接待陆贾。陆贾一见赵佗,便正气凛然地说:“足下是汉人,亲戚、胞弟和祖坟也都在真定。现在您却忘记了我们的风俗和传统,竟然想凭借南越这一小块地盘与汉朝抗衡,等待您的只能是大祸临头。以前秦朝失掉政权,各方英雄豪杰纷纷起来抗争,唯有汉王先进入关中,占据咸阳。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诸侯们都附归于他,可以说是够强盛的了。然而,汉王在五年之内就消灭了项羽,平定了海内。今天汉王听说您自为南越王,将相们都主张讨伐南越,只是天子不想再让百姓受连累,才派我带南越王的金印授于您。您该早早出城廓迎接,北面称臣才是,而您却不识时务,想以这一块小地方称霸,我们只要派一只偏将,率上十万人,就能轻易将你打败。”赵佗听罢这一席话,赶忙起身谢罪说:“我久居边远地区,不懂礼节,请先生谅解!”
陆贾代表汉高祖拜赵佗为南越王,授给他金印,命令他向汉朝称臣。陆贾圆满完成使命回朝,刘邦大为高兴,拜他为大中大夫。
陆贾经常在刘邦面前谈读论书,刘邦不愿意听,发脾气说:“我在马上得天下,哪里用过诗书之道!”陆贾丝毫不怯让步,他以史为证分辩道:“在马上得的天下,难道还能在马上治理天下吗?成汤、周武王夺取政权之后,文材武将并用,这才是治理国家的长远之策。吴王夫差、智伯穷兵黩武,而身败名裂;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专用刑法,终于灭亡。如果秦王朝兼并六国之后,提倡仁义,效法先圣,陛下还能得天下吗?”
这一席话说得刘邦无言以对,他虽然心里不快,但还是觉得这话有道理,便惭愧地说:“先生是否为我写一本秦朝何以失天下,我能够得天下的书,来总结古今治国成败的经验?”陆贾很高兴地答应了,后来,他果真写了一部《新语》,刘邦逐篇阅读后,大为赞赏。
刘邦驾崩后,吕太后专权,陆贾告老还乡。但陆贾看到吕太后封吕氏兄弟为王,胡作非为,很为国家前途担忧。一次,他前去找右丞相陈平。陆贾见陈平郁郁不乐,笑着说:“足下位极相国,封之为万户侯,真是荣华富贵之极,还忧愁什么呢?是不是担心皇上年幼,吕氏兄弟篡权?”陈平见陆贾将话说明,也直接了当:“先生有何良策,请赐教。”陆贾说:“天下平安之时,众人皆注意丞相;天下危难之际,大家则关注将帅。将相和睦,贤能之士都前来归附,有了贤士们的支持,天下即使发生叛乱,大权也不会分散,国家就能保持稳定,您现在为何不和太尉周勃深交呢?”
陈平依照陆贾的计谋,在太尉周勃庆祝寿辰的时候,送去了五百两黄金祝寿,平时也注意与周勃交往,两人的感情越来越深。这样使得吕太后不敢肆意作乱。吕太后死后,陆贾在消灭吕氏兄弟、立汉文帝的过程中又立下了大功。
点评:
能用人者,无敌于天下。用人,需要“因时制宜”。在得天下时,重用的是武将;而治理天下时,就需要多使用有治国才能的文人。正所谓: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