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
砖石纷飞,魔僧挥杖来犯。
刘琨轻轻抓剑在手,出手奇快,一剑西去如大雁纷飞,直罩佛图澄头顶。
佛图澄秃顶凉飕飕,急忙举杖护顶。
温峤忽又飞棋而出,棋子穿过空中砖块,“嗤嗤”直射佛图澄中盘。
佛图澄狂念了一声“佛祖!”把身子舞得磨盘上的乌龟似的,腾空而去。
二人随即跟上。
佛图澄在空中忽如秃鹰盘旋,左腿一蹬一拐举杖反扑,势如闪电。
刘琨叱曰:“断!”
飞剑击杖,如入水中,那杖应声而断。
佛图澄从空中跃了下来,恼羞成怒地扔掉了断杖,边走边摇铃,口中念念有词,双眼瞪得倍儿圆。
温峤笑曰:“秃驴又来了……”
话没说完,忽然晕倒。
刘琨内力深厚,不被魔音干扰,凝神戒备紧逼上前,莫邪宝剑如一汪秋水,冷冷冽冽,清清亮亮,直射贼秃面门。
佛图澄的眼睛被这千年剑光照得碧绿如野狼,心中狂躁难平,手中的铜铃摇得更响了。
“叮叮叮叮当,当当当当叮……”
那声音其实很简单,就像小孩在玩儿似的,但细听竞似暗藏无尽杀机,声声催魂。
刘琨知道僵持下去不是办法,当下运起罡气护住全身,大喝如雷霆:“绝仁弃义!”
老子剑无边攻出。
佛图澄忽见眼前山河纵横,森林万里磅礴至日边,那剑势浩浩*,如入无人之境。
见花则摧花。
见石则飞石。
见山劈山,见海填海,其势难当。
佛图澄狂嘶:“咄!我佛来也!”
双袖中狂风喷出……
顿时乾坤倒转,魔域换人间,三山五岳尽散为尘埃,万里山河破碎不堪,无边森林竟被齐齐吹断,仰倒如尸。
刘琨狂啸:“假手异物,托于同体!”
庄子剑冷气森森,剑气沁入骨髓!
佛图澄忽见眼前群星闪烁,飘出红尘。茫茫太空中有异物飞梭,那剑势如方舟浮出,顿时宇宙掀起了一阵砉然巨波!
“轰隆!”
佛图澄不支,仰天嚎叫:“我佛我佛!”
不见动静。
刘琨长笑,长剑刺出……
方舟忽化为飞碟,向佛图澄连翩抛来。
佛图澄尖叫一声,弃铃遁走。
刘琨挥剑一扫,剑气直入地底十丈。佛图澄在土中东躲西藏,狼狈出城回营。
刘琨将佛图澄遗下的铜铃一剑粉碎,再投炉焚之。
那铃火化时,佛图澄心痛难当,体内一阵阵寒风升起,似觉万千冤魂郁结在头顶,欲出不能出,其苦难忍……
刘聪见佛图澄大败而归,冷笑问:“刘琨何在?大师把他擒在了何处?本王子要见他。”
佛图澄大怒,猛击刘聪。
刘聪举起书桌一挡,大呼:“拿下!”
金甲武士顿时涌入。
佛图澄左拼右挡狂奔出帐,翻身骑上猛犸不知所终。
刘琨听细作报知佛图澄已被刘聪逼走,大喜,连夜出击,又获大胜,痛歼匈奴兵一万五千人。
刘聪元气大伤,惧刘琨甚,急忙撤兵不敢再战。
忽在半路上遥见远处烟尘大起,一支军队排山倒海奔将过来。
望之旌旗蔽空,不知有多少人马。
刘聪骇极,无暇细看,疑是祖逖大军,急欲逃走。
手下有一大将眼尖,止曰:“王子勿惧!是汉王亲自来也。”
刘聪定神一看,果然是自家人马,又喜又愧,列队上前迎接。
两军渐近,前方龙旗飘展。
刘聪见竟是刘渊御驾亲征,急忙下马跪倒:“参见父王!儿臣无能,请父王降罪!”
匈奴人极好胜,此时大败皆感无光。
刘聪军队尽都跪倒在地,几万人排了好几里,一时但闻铠甲“哗哗”碰地之声此起彼伏。
刘渊无言,咳嗽良久,微微笑道:“聪儿请起。”
于是刘聪军尽起,一起仰望刘渊,甚是崇敬。
刘聪复翻身上马,小心翼翼问:“父王带了多少人马?”
刘渊又咳嗽了一声,叹息道:“如今各处都在打仗,孤王身边人马已不多,此次灭刘琨只带了三十万人马。”
刘聪大喜,一挥手令原部人马调转马头为前锋,再返晋阳,与刘琨决一死战。
刘渊甚是安慰,宏声曰:“败而愈振,聪儿可称良将也。孙子有云:‘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如今我军五倍于刘琨,当一举剿灭。刘琨一死,祖逖军立成孤旅,难有大作为。我军称雄中原已近十年,岂惧此二人哉。”
匈奴兵大为振奋。
刘渊问:“石勒派兵来了没有?”
“石勒没有派兵助儿臣,反使佛图澄前来搅局,误我军机。”
刘渊大怒,满脸杀气,咳嗽得更厉害了。一会儿脸上忽又露出诡异的微笑……
见刘聪败走,晋阳城中军民欢腾。
然而不到两天,刘琨在城头眺望,忽见前方沙尘滚滚,又有一支大军从天边开来。
远远望去这支大军队列整齐,竞如一座森林向这边走过来,庞大无俦。
温峤低声问:“你看有多少人?”
刘琨眺望良久,神色凝重:“前军已至平原,后军还在山那边汾河两岸无一空隙,这支军队不下三十万人。”
温峤道:“战还是走?”
“战!”
刘琨大笑:“我为国家收复故土,岂可弃城而走!”
“可是……”
“就算百万大军压境我亦不惧!”
“我军当然不惧,然而计将安出?”
“彼众我寡,宜出奇兵。”
温峤会意:“三点一线防守?”
刘琨点头:“再辅以‘飞龙’、‘翔鸟’、‘虎翼’、‘蛇蟠’”四阵。《握奇经》曰:‘握机望敌,即引其后。以犄角前列,不动而前列先进以次之。或合而为一,因离而八,各随师之多少,触类而长。’此之谓也。”
温峤见刘琨胸有成竹,大喜望外。
刘琨又笑道:“士稚昨日已派人飞马来报,他十来天就到晋阳。”
温峤喜极:“那有何惧哉!”
刘琨道:“刘渊不可怕,石勒才是真正的战争高手。士稚如今在路上与石勒相战,我军稍后可分兵夹击石勒,士稚自会与我军会合,掉头来此。先灭刘渊,再破石勒。”
温峤细思:“然也。”
二人火速招集众将官,就在城头议定了迎敌战略。
刘渊率三十五万大军铺天盖地向晋阳城扑来。
晋阳城高高耸立,如大山连绵。
刘渊也不布置,仗着人马众多一挥手大举进攻,匈奴兵垃圾般狂泻过来。
城上忽闻天撕地裂,转眼箭雨倾盆,匈奴兵大败,一层层倒地果然像垃圾。
刘渊急退,怒指城头大骂:“待我攻下定屠城三日,生剥刘琨之皮。”
城头晋军大旗招展,刘琨带领众将俯视城下,目射寒光,威风凛凛。
匈奴兵皆有惧意。
刘聪争功:“待儿臣为父王打头阵!”
刘渊点头。
刘聪用匈奴语一阵大呼,数万匈奴兵又一拥而上,往城头对射、搭云梯、用巨木撞城门。
城门坚固,雷打不动。
云梯还没搭好就被掀翻,大跌肉串。
城头晋兵居高临下,箭箭亲切,尽中匈奴兵心窝。
匈奴兵哭爹喊娘,一时大败。
刘遵甚恨匈奴人,当下瞄准了猛地就是一箭……
“哇呀!”刘聪中箭,仰头就倒。
晋兵鼓声大震。
刘渊急忙救回刘聪,退军三十里。
刘琨在城头挥舞长竿红旗,那远处的伏兵早已望见,遂从左右两方同时杀向刘渊。
刘渊卒然遇敌不及抵挡,晋军伏兵势如旋风扫入匈奴阵中横冲直撞,大杀一阵,忽又飞奔逸走。
匈奴兵晕头转向,人马太多反而转身不灵,只得任其宰杀,当下又损失万余。
刘渊不敢再轻敌,一面派人把刘聪送回都城,一面与手下商量法。
诸将皆曰:“我众彼寡,晋阳又是一座孤城,宜围而困之。待粮草罄尽自然瓦解。”
刘渊反复思考同意了,又问:“万一祖逖来救又如何?”
军师耶尔伦道:“可分兵五万阻祖逖北上,同时下一级金牌令,务必使石勒全力狙击祖逖,如此一来则刘琨必死!”
刘渊大喜急咳:“好……好……”
手下递来茶水,刘渊翻手将杯子打落,奋然曰:“诸君所说十分管用,但本王终不甘心,定要与刘琨一决高下再围城!”
耶尔伦劝止不住,只好由他。
刘渊连夜传出金牌令,又分兵五万去拒祖逖,安排妥贴,连夜修下挑战书,一箭射入晋阳城,其词曰:
“大汉天王致晋国刘琨将军阁下:本王与将军俱为刘氏之后也,同属汉裔。本王躬行仁义,复兴汉业,十年征战已有中国大半国土。刘将军何不识时务耶?晋之君主皆昏君。昔日司马氏代曹氏,手段无耻之尤,忝称帝王。如今本王顺天而行,刘将军何不弃暗投,与本王同建汉业,则为大幸也。若不然,破城之日尔无全尸!”
刘琨接信一看,勃然大怒,一剑将信斩为两段,大笔一挥写下应战书,两封信装在一起,也是一箭射下城示刘渊观之,其词曰:
“大晋振威大将军刘琨告匈奴蛮王刘渊:夫汉人一脉,魏晋即秦汉也,何分彼此。尔为蛮邦小君,世代受天朝余荫,尔祖尔父,皆食汉禄;尔子尔孙,永为天朝小民。尔何德何能,竟敢妄自尊大、南面称孤?尔欲破城,本将军欲为吾王歼灭蛮夷小丑,何不决一死战?尔之兵法我知之矣,昨日初战即损兵数万,明日之战定全歼尔军!我赐尔全尸,归葬于燕山之北!”
刘渊读完信吐血不已,狂咳半夜,双耳生风。
此时祖逖正与石勒交锋,百里之内树叶落尽……
千里之内飞鸟无处落枝,灰尘漾漾扑面……
望去不见三军,唯见云海。
灰尘之海。
杀杀杀!一切尽裂为碎片灰尘……
十月十一,初冬。
天色微明,刘琨与刘渊决战于晋阳城下。
刘琨布以“飞龙”、“翔鸟”、“虎翼”、“蛇蟠”四阵,阵势扑朔迷离,隐藏无穷杀机。
刘渊不识阵,硬闯上前,立被痛击。
刘琨奋起神威,率军轰隆隆大杀仇寇。
晋兵喊声震天,将匈奴兵反过来层层围困,一排排消灭。刀刃甚利,斩敌无声。
匈奴兵大溃。
刘琨连人带剑飞越过千军万马,直取刘渊首级。
剑光寒。
目光寒。
剑光映目若火泉!
刘渊遥见刘琨呼啸而至,吓得灵魂出了窍,幸有手下数十员大将拼死前来护驾,这才得以狼狈逃窜。
此役,匈奴兵又损三万。
晋阳城下遍地丘陵。
晋军大胜。
刘渊不敢再攻,转而把城围得密不透风,鸟飞不进。
刘琨几次杀出重围,均被刘渊用人海战术挡了回去。
刘琨也无法,只好双方耗着,渐渐城中粮草危机,祖逖又久盼不至,刘琨温峤与众将官日夜焦急,苦思破敌之策。
幸而晋军军心甚稳,将士们都愿意杀敌到最后一刻,决不放弃。
刘琨温峤大是安慰。
这晚月光分外明亮,刘琨一人背手踱步,漫巡城头。
天地间充满了清凉之气。
四周安祥,绝无杀意。
远山悠长。
天色青青如灯照素壁。
偶尔有颗小星闪烁在壁上,惹人绮思。
今夜定有奇梦。
遥想江南的冬天也是温暖的,江畔梅花盛开,仕女们纷纷出城踏;雪寻梅。
那梅花芳香在少女的衣上,老翁的眼中,童子的指尖上。
户户笙歌,灯月交辉而映城。城外人烟渐稀,山村里传来几声稀稀落落的犬吠。
那是夜行的商旅路过。
那是劳累了一天的人们回家了。
一家老小,欢乐晚餐。
那月光的清辉照在老人银亮的头发上。
主妇慈祥的脸上。
儿童欢笑的酒窝里。
农夫粗壮的大手上。
丰年美乐,家家平安。
刘琨想到这儿,一幅幅美景历历如在眼前,此时心情真是好极了,无语静立眺望远空。
城头夜戍的士兵远远看到刘琨站在那儿,以为有什么事,急忙列队跑过来,领头一人紧张地问:“大帅有何吩咐?”
“没事,你们忙去吧。”
“是!”
士兵们又整齐地列队远去,那手中的长戈在月光下闪着点点寒光,身上笨重的铠甲跑起来“嚓嚓”地响。
刘琨蓦然记起这是在战场上,雅兴全无。
城下即是匈奴军队的兵营,一营一灯,如繁星万点一直排到了天边。
那匈奴兵酗酒与狂歌之声一阵阵传来。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刘琨深深叹息,如今大兵压境,欲战则损兵,两军休战则万无可能。
史记云:“黄帝且战且修仙。”吾不能也。
刘琨心中的烦闷一阵紧似一阵,干脆躺在了城垛上。
脚下空空的,城墙陡峭如悬崖绝壁。
刘琨把剑轻轻放在身边,似觉剑气隐隐浮动。身上金甲冷冷如山石冰凉。
他望着月亮中的阴影慢慢地闭上了眼睛……
月光消逝。
梅花消逝。
农夫与儿童、主妇与老翁一起消逝。
家庭消逝。
城市消逝。
四处战火纷飞,山河破碎,田园凋蔽如墓场……
刘琨脚下空空的,好像已经失去了双腿。
北风呼呼吹过,城头大旗猎猎有声。
刘琨烦恼,干脆昂起身子盘坐在城墙垛上。
月光拂面如水银。
如镜子碎片,片片割人肌肤。
好尖锐的月光!好冷酷的夜晚!
城下匈奴兵营中隐隐传来了呜呜的胡笳之声。幽幽咽咽,牵人乡思。
刘琨忽然灵光闪现,命士兵也取来了一支胡笳。
那士兵取来了胡笳,笑问:“大帅何用?”
刘琨微笑:“你退下吧。”
战士们皆知刘琨精于音律,那士兵躬身退下了返回列中,对身旁战友耳语道:“大帅要吹胡笳呢。”
士兵们都来精神了,一面巡城,一面都注意地倾听着。
刘琨盘坐城垛,如牧人盘坐在草垛上。他仔细地看着手中的胡笳,就着月光轻轻地抚摸那笳上的纹路。
胡笳光滑如水。
刘琨轻吐清气,那笳声缓缓地从管中吹出,如秋水细流。
草原上小河弯弯,碧绿的海洋里亮出一道洁白的哈达来。
那笳声悠扬宛转,分明是牧人在呼唤他心爱的羊群。
羊群如白云朵朵,缓缓移动在草坡上……
天上也有白云朵朵,缓缓移动在碧空里……
笳声粗犷,那是牧人在纵马飞腾,领着羊群在河边饮水。
羊群哞哞欢唱,雪白的蹄子纷纷踏进河中。
河水真清啊,那是远山的冰雪融化汇成。
刘琨的笳声渐渐高亢起来,如见草原的尽头尖峰突起如长剑千仞……
上有皑皑冰雪。
冰的剑。
雪的峰。
莲花般的大地一路盛开。
草原上牛羊欢腾,帐篷中奶茶飘香。
那笳声如梦如幻,又清清楚楚,城下近三十万匈奴兵开始时听着还不怎么在意,渐渐地觉得那笳声声声入耳,萦萦在心,分明是故乡的声音。
匈奴兵们都痴了,不觉放下手中的酒碗,推开怀中的姑娘,静静地走出帐篷仰望城头。
满天星。
冬月明。
巨岩般的城头有人独坐吹笳。
匈奴将领喝止不住,不觉也呆立在地仰头倾听。
城下的匈奴兵与城中的晋兵一齐倾听着这动人的音乐,一时忘却了战争,忘却了胡人汉人;他们看到的只有月光,月光下壮丽的大城。
听到的只有笳声,月光下悠悠不断的粗犷笳声,牵人心魂。
刘琨俯见城下匈奴兵纷纷走出帐篷向他张望聆听,心中微笑起来,运足了内力继续投入地吹着,吹着,吹着……
胡笳中吹出雪花来。
吹出风沙来。
吹走满地枯草。
吹来大雁声声。
冬深。
人静。
夜寒。
高原上大山沉默。
平川上大河奔流。
江山依旧豪迈,只是地上不见居民,唯有尸骨千里不断。
月光冷冷,照得大地纤毫毕露。
为何抛尸野外?
为何被人驱使征战不休?
为何不回到故乡去?
为何还要继续流血牺牲?
故乡有白云般的羊群……
有辽阔的草原……
有哈达般明净的小河……
有圣洁的雪山……
有温暖的帐篷……
帐篷中挂着我牧马的皮鞭……
美丽的姑娘梳着长辫,依偎在一起听老人们弹着古老的三弦……
篝火渐渐熄灭,爱火渐渐点燃……
那达慕大会上,活佛在向人们赠送贝叶的经典……
佛说:不要战争,要和平。
汉人不要杀胡人,胡人不要杀汉人。
胡汉一家,岂不是更美?
城下三十万匈奴兵一齐仰听刘琨吹笳,渐渐地脸上露出了笑容……
此人能吹我族乐器,必是长期学来。
他既然肯长期学习我族音乐,必是喜欢我族文化。
他既然喜欢我族文化,我们岂可杀之!
那笳声优美如斯,纯熟如斯,谁也不知是汉人所吹奏。
那笳声如此深情,大有和解之意……
刘琨这时见匈奴兵尽都毫无防备地拥到了城下,心中忽然闪过一丝杀意……
此时若袭之,必倍胜。
然而他又怎么允许自己这样做?
刘琨慢慢地从城垛上滑下,望天际流云,边走边吹,那笳声欢乐高亢,让人听了有说不出的舒服安祥。
城下三十万匈奴兵默默地听着,似有人在耳边闪烁叮咛:回去吧回去吧……渐渐地有人也从怀中掏出胡笳来轻轻地吹起,与刘琨之声相和。
两种胡笳之声合在一起,更觉娓娓动听,空中遍是祥和。
晋兵们纷纷拥到了城头,住城下匈奴兵使劲地挥动着双手。
匈奴兵终于也动情地吆喝欢唱起来,往城上使劲挥手。
城上城下一片欢腾。
如此良久,匈奴兵不约而同地拔营而起,翻身上马,如潮水般退去……退去……
刘渊与手下大将喝止不住,只好随大军退走。
城头晋兵无不欢欣鼓舞,视刘琨为天神。
刘琨左手握剑,右手握笳,望天外白云仰天长笑。
月下大地如无边壮锦,历历展开。
文翁为西汉大臣,人蜀为官后,蜀地大治,文教大兴。
大父,祖父。
此诗是唐朝杜牧所作,晋朝的温峤本不会吟,作者在此作了艺术处理。
左国城,在今天山西的离石,曾为刘渊汉国都城。
此语出自《庄子大宗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