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胡笳声声02(1 / 1)

东晋风流 王少农著 3398 字 17天前

“轰!”

砖石纷飞,魔僧挥杖来犯。

刘琨轻轻抓剑在手,出手奇快,一剑西去如大雁纷飞,直罩佛图澄头顶。

佛图澄秃顶凉飕飕,急忙举杖护顶。

温峤忽又飞棋而出,棋子穿过空中砖块,“嗤嗤”直射佛图澄中盘。

佛图澄狂念了一声“佛祖!”把身子舞得磨盘上的乌龟似的,腾空而去。

二人随即跟上。

佛图澄在空中忽如秃鹰盘旋,左腿一蹬一拐举杖反扑,势如闪电。

刘琨叱曰:“断!”

飞剑击杖,如入水中,那杖应声而断。

佛图澄从空中跃了下来,恼羞成怒地扔掉了断杖,边走边摇铃,口中念念有词,双眼瞪得倍儿圆。

温峤笑曰:“秃驴又来了……”

话没说完,忽然晕倒。

刘琨内力深厚,不被魔音干扰,凝神戒备紧逼上前,莫邪宝剑如一汪秋水,冷冷冽冽,清清亮亮,直射贼秃面门。

佛图澄的眼睛被这千年剑光照得碧绿如野狼,心中狂躁难平,手中的铜铃摇得更响了。

“叮叮叮叮当,当当当当叮……”

那声音其实很简单,就像小孩在玩儿似的,但细听竞似暗藏无尽杀机,声声催魂。

刘琨知道僵持下去不是办法,当下运起罡气护住全身,大喝如雷霆:“绝仁弃义!”

老子剑无边攻出。

佛图澄忽见眼前山河纵横,森林万里磅礴至日边,那剑势浩浩*,如入无人之境。

见花则摧花。

见石则飞石。

见山劈山,见海填海,其势难当。

佛图澄狂嘶:“咄!我佛来也!”

双袖中狂风喷出……

顿时乾坤倒转,魔域换人间,三山五岳尽散为尘埃,万里山河破碎不堪,无边森林竟被齐齐吹断,仰倒如尸。

刘琨狂啸:“假手异物,托于同体!”

庄子剑冷气森森,剑气沁入骨髓!

佛图澄忽见眼前群星闪烁,飘出红尘。茫茫太空中有异物飞梭,那剑势如方舟浮出,顿时宇宙掀起了一阵砉然巨波!

“轰隆!”

佛图澄不支,仰天嚎叫:“我佛我佛!”

不见动静。

刘琨长笑,长剑刺出……

方舟忽化为飞碟,向佛图澄连翩抛来。

佛图澄尖叫一声,弃铃遁走。

刘琨挥剑一扫,剑气直入地底十丈。佛图澄在土中东躲西藏,狼狈出城回营。

刘琨将佛图澄遗下的铜铃一剑粉碎,再投炉焚之。

那铃火化时,佛图澄心痛难当,体内一阵阵寒风升起,似觉万千冤魂郁结在头顶,欲出不能出,其苦难忍……

刘聪见佛图澄大败而归,冷笑问:“刘琨何在?大师把他擒在了何处?本王子要见他。”

佛图澄大怒,猛击刘聪。

刘聪举起书桌一挡,大呼:“拿下!”

金甲武士顿时涌入。

佛图澄左拼右挡狂奔出帐,翻身骑上猛犸不知所终。

刘琨听细作报知佛图澄已被刘聪逼走,大喜,连夜出击,又获大胜,痛歼匈奴兵一万五千人。

刘聪元气大伤,惧刘琨甚,急忙撤兵不敢再战。

忽在半路上遥见远处烟尘大起,一支军队排山倒海奔将过来。

望之旌旗蔽空,不知有多少人马。

刘聪骇极,无暇细看,疑是祖逖大军,急欲逃走。

手下有一大将眼尖,止曰:“王子勿惧!是汉王亲自来也。”

刘聪定神一看,果然是自家人马,又喜又愧,列队上前迎接。

两军渐近,前方龙旗飘展。

刘聪见竟是刘渊御驾亲征,急忙下马跪倒:“参见父王!儿臣无能,请父王降罪!”

匈奴人极好胜,此时大败皆感无光。

刘聪军队尽都跪倒在地,几万人排了好几里,一时但闻铠甲“哗哗”碰地之声此起彼伏。

刘渊无言,咳嗽良久,微微笑道:“聪儿请起。”

于是刘聪军尽起,一起仰望刘渊,甚是崇敬。

刘聪复翻身上马,小心翼翼问:“父王带了多少人马?”

刘渊又咳嗽了一声,叹息道:“如今各处都在打仗,孤王身边人马已不多,此次灭刘琨只带了三十万人马。”

刘聪大喜,一挥手令原部人马调转马头为前锋,再返晋阳,与刘琨决一死战。

刘渊甚是安慰,宏声曰:“败而愈振,聪儿可称良将也。孙子有云:‘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如今我军五倍于刘琨,当一举剿灭。刘琨一死,祖逖军立成孤旅,难有大作为。我军称雄中原已近十年,岂惧此二人哉。”

匈奴兵大为振奋。

刘渊问:“石勒派兵来了没有?”

“石勒没有派兵助儿臣,反使佛图澄前来搅局,误我军机。”

刘渊大怒,满脸杀气,咳嗽得更厉害了。一会儿脸上忽又露出诡异的微笑……

见刘聪败走,晋阳城中军民欢腾。

然而不到两天,刘琨在城头眺望,忽见前方沙尘滚滚,又有一支大军从天边开来。

远远望去这支大军队列整齐,竞如一座森林向这边走过来,庞大无俦。

温峤低声问:“你看有多少人?”

刘琨眺望良久,神色凝重:“前军已至平原,后军还在山那边汾河两岸无一空隙,这支军队不下三十万人。”

温峤道:“战还是走?”

“战!”

刘琨大笑:“我为国家收复故土,岂可弃城而走!”

“可是……”

“就算百万大军压境我亦不惧!”

“我军当然不惧,然而计将安出?”

“彼众我寡,宜出奇兵。”

温峤会意:“三点一线防守?”

刘琨点头:“再辅以‘飞龙’、‘翔鸟’、‘虎翼’、‘蛇蟠’”四阵。《握奇经》曰:‘握机望敌,即引其后。以犄角前列,不动而前列先进以次之。或合而为一,因离而八,各随师之多少,触类而长。’此之谓也。”

温峤见刘琨胸有成竹,大喜望外。

刘琨又笑道:“士稚昨日已派人飞马来报,他十来天就到晋阳。”

温峤喜极:“那有何惧哉!”

刘琨道:“刘渊不可怕,石勒才是真正的战争高手。士稚如今在路上与石勒相战,我军稍后可分兵夹击石勒,士稚自会与我军会合,掉头来此。先灭刘渊,再破石勒。”

温峤细思:“然也。”

二人火速招集众将官,就在城头议定了迎敌战略。

刘渊率三十五万大军铺天盖地向晋阳城扑来。

晋阳城高高耸立,如大山连绵。

刘渊也不布置,仗着人马众多一挥手大举进攻,匈奴兵垃圾般狂泻过来。

城上忽闻天撕地裂,转眼箭雨倾盆,匈奴兵大败,一层层倒地果然像垃圾。

刘渊急退,怒指城头大骂:“待我攻下定屠城三日,生剥刘琨之皮。”

城头晋军大旗招展,刘琨带领众将俯视城下,目射寒光,威风凛凛。

匈奴兵皆有惧意。

刘聪争功:“待儿臣为父王打头阵!”

刘渊点头。

刘聪用匈奴语一阵大呼,数万匈奴兵又一拥而上,往城头对射、搭云梯、用巨木撞城门。

城门坚固,雷打不动。

云梯还没搭好就被掀翻,大跌肉串。

城头晋兵居高临下,箭箭亲切,尽中匈奴兵心窝。

匈奴兵哭爹喊娘,一时大败。

刘遵甚恨匈奴人,当下瞄准了猛地就是一箭……

“哇呀!”刘聪中箭,仰头就倒。

晋兵鼓声大震。

刘渊急忙救回刘聪,退军三十里。

刘琨在城头挥舞长竿红旗,那远处的伏兵早已望见,遂从左右两方同时杀向刘渊。

刘渊卒然遇敌不及抵挡,晋军伏兵势如旋风扫入匈奴阵中横冲直撞,大杀一阵,忽又飞奔逸走。

匈奴兵晕头转向,人马太多反而转身不灵,只得任其宰杀,当下又损失万余。

刘渊不敢再轻敌,一面派人把刘聪送回都城,一面与手下商量法。

诸将皆曰:“我众彼寡,晋阳又是一座孤城,宜围而困之。待粮草罄尽自然瓦解。”

刘渊反复思考同意了,又问:“万一祖逖来救又如何?”

军师耶尔伦道:“可分兵五万阻祖逖北上,同时下一级金牌令,务必使石勒全力狙击祖逖,如此一来则刘琨必死!”

刘渊大喜急咳:“好……好……”

手下递来茶水,刘渊翻手将杯子打落,奋然曰:“诸君所说十分管用,但本王终不甘心,定要与刘琨一决高下再围城!”

耶尔伦劝止不住,只好由他。

刘渊连夜传出金牌令,又分兵五万去拒祖逖,安排妥贴,连夜修下挑战书,一箭射入晋阳城,其词曰:

“大汉天王致晋国刘琨将军阁下:本王与将军俱为刘氏之后也,同属汉裔。本王躬行仁义,复兴汉业,十年征战已有中国大半国土。刘将军何不识时务耶?晋之君主皆昏君。昔日司马氏代曹氏,手段无耻之尤,忝称帝王。如今本王顺天而行,刘将军何不弃暗投,与本王同建汉业,则为大幸也。若不然,破城之日尔无全尸!”

刘琨接信一看,勃然大怒,一剑将信斩为两段,大笔一挥写下应战书,两封信装在一起,也是一箭射下城示刘渊观之,其词曰:

“大晋振威大将军刘琨告匈奴蛮王刘渊:夫汉人一脉,魏晋即秦汉也,何分彼此。尔为蛮邦小君,世代受天朝余荫,尔祖尔父,皆食汉禄;尔子尔孙,永为天朝小民。尔何德何能,竟敢妄自尊大、南面称孤?尔欲破城,本将军欲为吾王歼灭蛮夷小丑,何不决一死战?尔之兵法我知之矣,昨日初战即损兵数万,明日之战定全歼尔军!我赐尔全尸,归葬于燕山之北!”

刘渊读完信吐血不已,狂咳半夜,双耳生风。

此时祖逖正与石勒交锋,百里之内树叶落尽……

千里之内飞鸟无处落枝,灰尘漾漾扑面……

望去不见三军,唯见云海。

灰尘之海。

杀杀杀!一切尽裂为碎片灰尘……

十月十一,初冬。

天色微明,刘琨与刘渊决战于晋阳城下。

刘琨布以“飞龙”、“翔鸟”、“虎翼”、“蛇蟠”四阵,阵势扑朔迷离,隐藏无穷杀机。

刘渊不识阵,硬闯上前,立被痛击。

刘琨奋起神威,率军轰隆隆大杀仇寇。

晋兵喊声震天,将匈奴兵反过来层层围困,一排排消灭。刀刃甚利,斩敌无声。

匈奴兵大溃。

刘琨连人带剑飞越过千军万马,直取刘渊首级。

剑光寒。

目光寒。

剑光映目若火泉!

刘渊遥见刘琨呼啸而至,吓得灵魂出了窍,幸有手下数十员大将拼死前来护驾,这才得以狼狈逃窜。

此役,匈奴兵又损三万。

晋阳城下遍地丘陵。

晋军大胜。

刘渊不敢再攻,转而把城围得密不透风,鸟飞不进。

刘琨几次杀出重围,均被刘渊用人海战术挡了回去。

刘琨也无法,只好双方耗着,渐渐城中粮草危机,祖逖又久盼不至,刘琨温峤与众将官日夜焦急,苦思破敌之策。

幸而晋军军心甚稳,将士们都愿意杀敌到最后一刻,决不放弃。

刘琨温峤大是安慰。

这晚月光分外明亮,刘琨一人背手踱步,漫巡城头。

天地间充满了清凉之气。

四周安祥,绝无杀意。

远山悠长。

天色青青如灯照素壁。

偶尔有颗小星闪烁在壁上,惹人绮思。

今夜定有奇梦。

遥想江南的冬天也是温暖的,江畔梅花盛开,仕女们纷纷出城踏;雪寻梅。

那梅花芳香在少女的衣上,老翁的眼中,童子的指尖上。

户户笙歌,灯月交辉而映城。城外人烟渐稀,山村里传来几声稀稀落落的犬吠。

那是夜行的商旅路过。

那是劳累了一天的人们回家了。

一家老小,欢乐晚餐。

那月光的清辉照在老人银亮的头发上。

主妇慈祥的脸上。

儿童欢笑的酒窝里。

农夫粗壮的大手上。

丰年美乐,家家平安。

刘琨想到这儿,一幅幅美景历历如在眼前,此时心情真是好极了,无语静立眺望远空。

城头夜戍的士兵远远看到刘琨站在那儿,以为有什么事,急忙列队跑过来,领头一人紧张地问:“大帅有何吩咐?”

“没事,你们忙去吧。”

“是!”

士兵们又整齐地列队远去,那手中的长戈在月光下闪着点点寒光,身上笨重的铠甲跑起来“嚓嚓”地响。

刘琨蓦然记起这是在战场上,雅兴全无。

城下即是匈奴军队的兵营,一营一灯,如繁星万点一直排到了天边。

那匈奴兵酗酒与狂歌之声一阵阵传来。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刘琨深深叹息,如今大兵压境,欲战则损兵,两军休战则万无可能。

史记云:“黄帝且战且修仙。”吾不能也。

刘琨心中的烦闷一阵紧似一阵,干脆躺在了城垛上。

脚下空空的,城墙陡峭如悬崖绝壁。

刘琨把剑轻轻放在身边,似觉剑气隐隐浮动。身上金甲冷冷如山石冰凉。

他望着月亮中的阴影慢慢地闭上了眼睛……

月光消逝。

梅花消逝。

农夫与儿童、主妇与老翁一起消逝。

家庭消逝。

城市消逝。

四处战火纷飞,山河破碎,田园凋蔽如墓场……

刘琨脚下空空的,好像已经失去了双腿。

北风呼呼吹过,城头大旗猎猎有声。

刘琨烦恼,干脆昂起身子盘坐在城墙垛上。

月光拂面如水银。

如镜子碎片,片片割人肌肤。

好尖锐的月光!好冷酷的夜晚!

城下匈奴兵营中隐隐传来了呜呜的胡笳之声。幽幽咽咽,牵人乡思。

刘琨忽然灵光闪现,命士兵也取来了一支胡笳。

那士兵取来了胡笳,笑问:“大帅何用?”

刘琨微笑:“你退下吧。”

战士们皆知刘琨精于音律,那士兵躬身退下了返回列中,对身旁战友耳语道:“大帅要吹胡笳呢。”

士兵们都来精神了,一面巡城,一面都注意地倾听着。

刘琨盘坐城垛,如牧人盘坐在草垛上。他仔细地看着手中的胡笳,就着月光轻轻地抚摸那笳上的纹路。

胡笳光滑如水。

刘琨轻吐清气,那笳声缓缓地从管中吹出,如秋水细流。

草原上小河弯弯,碧绿的海洋里亮出一道洁白的哈达来。

那笳声悠扬宛转,分明是牧人在呼唤他心爱的羊群。

羊群如白云朵朵,缓缓移动在草坡上……

天上也有白云朵朵,缓缓移动在碧空里……

笳声粗犷,那是牧人在纵马飞腾,领着羊群在河边饮水。

羊群哞哞欢唱,雪白的蹄子纷纷踏进河中。

河水真清啊,那是远山的冰雪融化汇成。

刘琨的笳声渐渐高亢起来,如见草原的尽头尖峰突起如长剑千仞……

上有皑皑冰雪。

冰的剑。

雪的峰。

莲花般的大地一路盛开。

草原上牛羊欢腾,帐篷中奶茶飘香。

那笳声如梦如幻,又清清楚楚,城下近三十万匈奴兵开始时听着还不怎么在意,渐渐地觉得那笳声声声入耳,萦萦在心,分明是故乡的声音。

匈奴兵们都痴了,不觉放下手中的酒碗,推开怀中的姑娘,静静地走出帐篷仰望城头。

满天星。

冬月明。

巨岩般的城头有人独坐吹笳。

匈奴将领喝止不住,不觉也呆立在地仰头倾听。

城下的匈奴兵与城中的晋兵一齐倾听着这动人的音乐,一时忘却了战争,忘却了胡人汉人;他们看到的只有月光,月光下壮丽的大城。

听到的只有笳声,月光下悠悠不断的粗犷笳声,牵人心魂。

刘琨俯见城下匈奴兵纷纷走出帐篷向他张望聆听,心中微笑起来,运足了内力继续投入地吹着,吹着,吹着……

胡笳中吹出雪花来。

吹出风沙来。

吹走满地枯草。

吹来大雁声声。

冬深。

人静。

夜寒。

高原上大山沉默。

平川上大河奔流。

江山依旧豪迈,只是地上不见居民,唯有尸骨千里不断。

月光冷冷,照得大地纤毫毕露。

为何抛尸野外?

为何被人驱使征战不休?

为何不回到故乡去?

为何还要继续流血牺牲?

故乡有白云般的羊群……

有辽阔的草原……

有哈达般明净的小河……

有圣洁的雪山……

有温暖的帐篷……

帐篷中挂着我牧马的皮鞭……

美丽的姑娘梳着长辫,依偎在一起听老人们弹着古老的三弦……

篝火渐渐熄灭,爱火渐渐点燃……

那达慕大会上,活佛在向人们赠送贝叶的经典……

佛说:不要战争,要和平。

汉人不要杀胡人,胡人不要杀汉人。

胡汉一家,岂不是更美?

城下三十万匈奴兵一齐仰听刘琨吹笳,渐渐地脸上露出了笑容……

此人能吹我族乐器,必是长期学来。

他既然肯长期学习我族音乐,必是喜欢我族文化。

他既然喜欢我族文化,我们岂可杀之!

那笳声优美如斯,纯熟如斯,谁也不知是汉人所吹奏。

那笳声如此深情,大有和解之意……

刘琨这时见匈奴兵尽都毫无防备地拥到了城下,心中忽然闪过一丝杀意……

此时若袭之,必倍胜。

然而他又怎么允许自己这样做?

刘琨慢慢地从城垛上滑下,望天际流云,边走边吹,那笳声欢乐高亢,让人听了有说不出的舒服安祥。

城下三十万匈奴兵默默地听着,似有人在耳边闪烁叮咛:回去吧回去吧……渐渐地有人也从怀中掏出胡笳来轻轻地吹起,与刘琨之声相和。

两种胡笳之声合在一起,更觉娓娓动听,空中遍是祥和。

晋兵们纷纷拥到了城头,住城下匈奴兵使劲地挥动着双手。

匈奴兵终于也动情地吆喝欢唱起来,往城上使劲挥手。

城上城下一片欢腾。

如此良久,匈奴兵不约而同地拔营而起,翻身上马,如潮水般退去……退去……

刘渊与手下大将喝止不住,只好随大军退走。

城头晋兵无不欢欣鼓舞,视刘琨为天神。

刘琨左手握剑,右手握笳,望天外白云仰天长笑。

月下大地如无边壮锦,历历展开。

文翁为西汉大臣,人蜀为官后,蜀地大治,文教大兴。

大父,祖父。

此诗是唐朝杜牧所作,晋朝的温峤本不会吟,作者在此作了艺术处理。

左国城,在今天山西的离石,曾为刘渊汉国都城。

此语出自《庄子大宗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