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皇帝之前的赵佶,已经是一位书法和绘画艺术的狂热爱好者。这一点,在他即位做皇帝之后,也丝毫没有改变,甚至还有愈演愈烈之势。
宋徽宗的左膀右臂之一,官至尚书左丞的蔡京,就是北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当时的书法界,有“苏黄米蔡”四大家的说法。而蔡家,无论蔡襄还是蔡卞,都远远比不上蔡京的书法出色。一直到今天我们依然能够看到蔡京的作品,比如《节夫帖》《宫使帖》等。
要说蔡京也是位老臣,年轻的宋徽宗做皇帝的这一年,蔡京已经年过半百了。应该来讲,蔡京跟宋徽宗压根就不是一个辈分的人,如果不是因为艺术上的这点共同追求,两人想来也很难玩到一起去。已经53岁的蔡京在官场上混得并不好,新皇帝一上任,他就接到一纸调令,被贬官到太原去了。后来,郁郁不得志的蔡京,画了一幅画,叫作《爱莫助之图》,而这幅画辗转到了宋徽宗手里,慧眼识英才的宋徽宗眼前一亮,蔡京这下才迎来了自己在大宋朝廷的春天。
宋徽宗的另外一个股肱之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册封为王的太监童贯。
童贯比蔡京的岁数稍小,但也是常年混迹于官场上的中年油腻大叔一枚。童贯擅长鉴赏各类金石玉器,是当时北宋一位出色的鉴宝专家。宋徽宗特意封童贯为自己的特勤供奉官,到处搜集各路名家的书画作品。童贯因为替宋徽宗搜罗江南的古玩字画有功,而被破格提拔。童贯把搜罗字画这件事情当成了自己的专业来做,因此也练就了一手好书法。比如说当年童贯曾经搜罗到发迹之前的蔡京的画作、屏风、折扇等不一而足,童贯就在画作上写上自己的评语,然后再转交给皇帝。凭着这股子对于专业知识的钻研精神,以及自学成才的成功欲望,童贯后来官运亨通,尤其是在帝国枢密院中掌兵多年。
换句话讲,包括宋徽宗本人在内,在当时北宋中央的最高权力机构中,居然少有政治家,反而是云集了一群艺术家。这样的政府机构,在治理国家时很难做到对症下药。更何况,蔡京和童贯这两位北宋高官,除了爱好艺术之外,还玩弄权术,卖官鬻爵,把朝野内外搞得乌烟瘴气、民怨沸腾。当时宋徽宗朝的大臣们调侃这二位奇葩,私下里把蔡京戏称为“公相”(公宰相),而把童贯戏称为“媪(ǎo)相”(母宰相)。
有了这二位宠臣的忠心辅佐,宋徽宗则腾出更多时间来考虑更高层次的问题。比如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如何更加系统化、流程化、模块化地获取奇珍异宝、名家名作上面来。宋徽宗非常有创意地创造了一个叫作“花石纲”的物流方式。古代最为先进的物流方式莫过于水路运输,大宋也不例外。而所谓的“纲”,意思是指一个物流团队,一般来说十艘船就成为“一纲”。所谓“花石纲”,也就是专门运送花石的专业物流团队。
花石纲因为是皇帝特意督办的专业队伍,因此必须体现专业性,所以在花石纲经过的地方,当地百姓要提供沿途补给以及劳动力。当然,有时候为了让花石纲船队通过,全国各地拆除桥梁,或者卸掉城门的事情,也没少干。
作为北宋政权的团队带头人,宋徽宗在搭建自己团队的时候,考虑更多的不是专业性,而是凭借个人好恶来选择团队成员。而且在这个团队的指导之下,宋徽宗则更加肆无忌惮地按照自己的个人好恶来治理天下。
不专业的行政团队,带来的一定是不专业的施政效果。
公元1120年,大宋宣和二年,是宋徽宗执政的第20个年头。
中国的华北、江浙一带先后爆发了宋江和方腊起义。尤其是方腊的起义,以宗教名义来凝聚人心,发展力量。鼎盛时期的方腊势力,占据了今天的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的大片地区,方腊起义的气势之盛,不亚于清朝的太平天国运动。
所有这些,都为宋徽宗政权敲响了灭亡的警钟。然而,作为国家最高领导人的宋徽宗却不以为然,在他眼里,官场风气败坏以及百姓民不聊生,都不能阻挡他在艺术道路上的苦苦追求。宋徽宗以官方的名义成立了“宣和画院”,自己更是参与运作,事必躬亲,培养了一大批著名画家,比如张择端。张择端的传世精品《清明上河图》,就出自宣和画院;宋徽宗本人的花鸟画,在艺术上已经达到了相当的造诣。一直到今天,还有很多国画爱好者,在临摹宋徽宗当年的作品。此外,宋徽宗还创造了一种新的书法流派—“瘦金体”。瘦金体的字体,笔法清奇,暗藏刀锋。一直到今天,我们依然认为,这种字体的确是不可多得的艺术上品。
宋徽宗的爱好十分广泛。他崇尚道教,称自己为“道君皇帝”,自己封自己为道教的教主。在此期间,宋徽宗发掘和整理了大量的道教典籍,成为后世道家的重要典籍;宋徽宗爱好茶道,整理并撰写了《大观茶论》,这本书也成为中国茶书的经典。
宋徽宗生性浪漫风流。他根据古籍记载,将赵宋皇室所有贵族女孩重新命名,把自己的公主们全部按照中国上古时代的说法,改称“帝姬”。公主以下的郡主、县主则分别改称“宗姬”和“族姬”。这是秦之后几千年的历史上,公主的称号唯一一次改名为“帝姬”;宋徽宗虽然有后宫佳丽三千,但他依然迷恋青楼女子。京城汴梁的花魁和名妓,宋徽宗雨露均沾。而在东京城内烟花柳巷的万花丛中,李师师独得皇上恩宠。为了李师师,宋徽宗居然同当时的词人周邦彦争风吃醋。不甘示弱的周邦彦因此专门写词挖苦皇帝,并曝光宋徽宗的床笫之事,成为当时娱乐圈一件极其狗血的新闻头条。
我们不妨来欣赏一下这首传说中的听床之作: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锦幄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笙。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宋·周邦彦·《少年游·并刀如水》)
这首词虽然场景不雅,但意境不低,遣词造句更是不流俗。
应该来讲,有资格做宋徽宗情敌的,水平也不是一般人。
多才多艺、风流倜傥的宋徽宗赵佶,除了做皇帝不专业,其他的几乎样样都很专业。不过他忘了,皇帝才是他真正的职业,大宋政坛才是他展示自己的职场。皇帝这个职位全天下只有一个,没有正当理由不能辞职,不能退休,也没法跳槽。而且你还不能懈怠,你如果懈怠了,全天下有的是心怀叵测的人愿意取代你。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一定要出事的。而皇帝这个职业,只要出事,就一定是能够把天捅个窟窿的大事情。
一个典型的案例,是后来的灭辽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