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拉硬扯地类比,当心闹出笑话(1 / 1)

趣味思考 东施效颦为什么会失败?

春秋末年,越国有一位知名的美女,名叫西施。

西施长得亭亭玉立,婀娜多姿。有一天,她突发心痛病,胸口疼痛难忍,便用手按住胸口,愁眉蹙额,从村里走过。村里人见她那副表情,觉得比平日更有一种妩媚的风姿。

同村的丑女东施,听闻大家赞扬西施的美貌,误以为是由于西施愁眉蹙额的缘故。于是,她也效仿西施的模样,故意用手按住胸口,紧皱眉头,慢吞吞地从村里走过。

没想到,村里人见到她这副样子,都表现出嗤之以鼻的态度,称她是丑人多作怪,不忍直视。有一位不怕得罪人的老妇人,当着东施的面挖苦她说:“你皱眉的时候,眉头上的皱纹太深了,再捂住胸口弯着腰,跟个老太婆一样!”

东施本是想效仿西施的美态,结果为什么会惨遭失败,还被人当成了笑柄呢?

原因在于,东施只知道西施捂住胸口、皱着眉头的样子好看,却不知道西施的美是客观存在的,不是按住胸口、愁眉蹙额所致。她无视自身的条件,生搬硬套,效仿西施病态的动作,上演了一出笑话。从逻辑学上来说,东施犯了机械类比的谬误。

机械类比

将两个性质完全不同,仅仅有某些方面相似的对象进行类比,就叫作机械类比。这种类比方式违背了类比推理的规则,推出的结论并不可靠,甚至结论本身就是错的。

类比推理是推理的一种形式,即根据两事物在某些属性上相同或相似,通过比较而推理出两者在其他属性上也相同的推理过程。不过,类比推理的运用是有一定条件的:只有当人们已经具有两种事物一定的知识,确知两种事物之间有一定程度的联系,才能从已知的相同的属性,推断它们的其他属性也可能相同。如果两个对象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或两个对象的共同属性与推出属性没什么联系,就不能运用类比推理。

如果有人胡搅蛮缠,非要把不相关、不具可比性的事物生拉硬扯地放在一起做比较,试图用诡辩的方式达成自己的目的,我们要如何驳斥这一谬误呢?

我们可以按照对方的类比发展下去,直至得出荒谬的结论!

——“乌龟只有把头伸出壳外,才能向前进;公司只有愿意冒险,才能有发展。”

如果你不认同这种观点的话,你可以反问对方:

——“按照这样的类比,那是不是公司也应当像乌龟一样,行动时要缓慢,遇到危险就要把头缩进壳里呢?”

仔细想想:用来类比的东西,原本就不可能是同一个东西,不同的东西肯定有不同的地方,而这个本质上不同的地方,就可以用来攻击类比不当!

类比是一种表达思想、进行说服和教育的有力工具,但在运用类比推理的过程中,类比前后的事物必须有尽可能多的共性,且两事物的本质属性与结论之间也要具备一定的必然联系,不能将没有联系、不具可比性的事物生拉硬扯地放在一起作类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