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言三段论:不是想怎么推就怎么推(1 / 1)

趣味思考 黑格尔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

大明白给小糊涂讲逻辑学,谈到了直言三段论。

大明白:“直言三段论,是借助于一个共同概念,把两个直言判断联结起来,从而得出结论的演绎推理:先列出陈述(通常是两段),也就是前提,大前提表示一般原理,小前提表示具体情况,在两个前提的基础上导出结论。”

小糊涂挠挠头,说:“没听懂。”

大明白:“这样吧,我给你举个例子阐述一下,就容易理解了。

——大前提:所有哺乳类动物都是温血动物。

——小前提:狗是哺乳类动物。

——结论:所以,狗是温血动物。”

小糊涂:“噢,那我知道了,我也来给你举个例子。

——大前提: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

——小前提:黑格尔哲学是辩证法。

——结论:所以,黑格尔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

大明白听得目瞪口呆,叹着气说:“直言三段论,不是想怎么推就怎么推……”

看到小糊涂的论断,是不是觉得荒谬至极?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是唯物辩证法,黑格尔的辩证法是唯心主义的辩证法,虽然都叫“辩证法”,但根本不是一回事儿!

论证是一门学问,有不可违背的规则,只有符合规则的三段论,得到的结论才是可靠的。

直言三段论之所以能够从前提必然地推出结论,是因为它以直言三段论的公理作为依据。所谓公理,就是不证自明的道理,比如:“两点之间直线最短”“整体大于局部”“猫是哺乳类动物”等。直言三段论的公理,是客观事物的最一般、最普遍的关系在人们意识中的反映,是在人类亿万次重复的实践中被总结出来的,且不断为实践所证明。

如果违背了直言三段论的规则,就很容易出现以下几种谬误:

四概念谬误

在一个三段论中,有且只能有三个不同的概念,如果把两个不同的概念当作同一个概念使用,以致在三段论中有四个概念,就犯了四概念的逻辑错误。

——大前提:物质是永恒不灭的。

——小前提:恐龙是物质。

——结论:所以,恐龙是永恒不灭的。

“恐龙是永恒不灭的”这一结论,与前文故事中的“黑格尔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的结论一样荒谬!实际上,这两者都犯了四概念谬误。

在上述的例子中,两个前提中的“物质”所指的不是同一对象。大前提中的“物质”是哲学上的物质概念,指在我们的意识之外且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的客观存在;小前提中的“物质”是指具体的物体,指一般物质的具体形态。

不当周延

如果在结论之中,有一个用语提到整个类别,那指向结论的证据必然会清楚地告诉我们这整个类别。如果一个论证破坏这个规则,那它就犯了不当周延的谬误。

——大前提:所有的白天鹅都是天鹅。

——小前提:所有的白天鹅都有白色的羽毛。

——结论:所以,所有的天鹅都有白色的羽毛。

在上述的例子中,两个前提都只提到了整个类别中的某一部分(所有的白天鹅都是天鹅类别的某一部分),但是结论却涵盖了该类所剩下的部分(所有的天鹅,既包括白天鹅也包括黑天鹅),这就是不当周延的谬误。

双否定前提

在三段论中,两段前提为证据,结论由前提推演而来。如果两段前提都是否定的,则不能据以有效地推出结论,这种谬误被称为双否定前提谬误。

——大前提:不喜欢吃甜品的人是瘦子。

——小前提:有些抽烟的人不喜欢吃甜品。

——结论:所以,有些抽烟的人是瘦子。

这个三段论看起来很简单,但其中的逻辑很不靠谱。前面两个否定的前提,并没有说明抽烟者的任何问题。有些抽烟的人是瘦子,可能是因为身体健康出了问题,和吃甜品没关系。

生活中有些人经常会采用让人更容易相信的事实,以塑造具有说服力的否定式句型,比如提及一些大家都知道的事——“没有被免职的人是细心的”“没有国家领导人是懒惰的”。但,无论他们摆出什么“花样”,我们都要记住:如果两段前提都是否定的,就不能据以有效地得出结论,至于对方说了什么内容,不用耗尽心思去琢磨。

每个直言三段论,在前提中出现两次而在结论中不出现的名词,必须是同一的,必须要指向同一对象,具有相同的内涵和外延。否则的话,它就无法把结论中的主词和宾词联结起来,就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